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2018-03-06 21:37汤晓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政府

汤晓东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社会福利院,云南昆明 654100)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它的工作方法具有科学性,主要是运用社会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压力。目的在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

1 我国的社会工作现状

社会工作是个新兴的专业,其基本功能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的结构转型期,随着老龄人口、隐性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等社会特殊群体带来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同时由于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将不可避免会在一定时期大量涌现。这些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也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现阶段社会工作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1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会遭遇价值观冲突

一是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的社会环境中,它的理念、理论、原则乃至技巧都体现出了西方特色。而在中国,对于能否解决我国的问题是值得质疑的。二是在社会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处于两难境地。我们可以试想下:在案件过程中,既要尊重事主的隐私权,又要求保护另一方不受伤害,当隐私涉及到对另一方的危害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进行选择?,他们虽保持一定的专业自省,但容易被同化。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并规范自己的价值观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2 目前对社会工作者的理解和接纳不高

社会工作在我国是由政府推动而逐步发展起来,带有很浓的行政色彩,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大都是通过书本得来的,对社工的普遍认识存在着偏差或不足,社工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普通居民通常将社会工作简单理解为政府救济,倾向于接受无偿、志愿性的服务。对社会工作的本初内涵缺少认知,至使社会工作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状态。这就会出现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1.3 社会支持力度较小

社会工作的发展仰仗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中国的现状是政府强大和社会弱小的对比,所以我们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社会福利事业一直由民政部主导,社会工作活动经费只是政府相应的拨款及募捐得来的,这就局限了社会工作活动大范围的开展。与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比较低的,缺少民间组织的介入,就没有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作为根基,加重了公众对于它的陌生感。

1.4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缺乏,实际业务水平不高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需要专门的人才来开展工作,而我国的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却满足不了需要,据统计,到2014年底,社会工作者的数量才达到40万人左右。其中持证上岗的仅15.9万人,在整个社会服务领域,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存在更大缺口,从其他国家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人员配置来看,德国每650人中有1位社会工作者,香港每900人中有1位社会工作者,美国每470人中有一位社会工作者,以此推算,我国的社会工作者需要达到250万人左右才能满足需要。而且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比较年轻,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及业务技巧,而且有的工作者之前所学的并不是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威望也很低,导致了业务能力的低下。

2 解决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要加强社会工作宣传,提高社会大众的认同度

当前“社工”一词频频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却毫无踪迹。要重视宣传的重要性,舆论媒体部门和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能够更加了解社会工作,采取开展研讨、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中的取得成功案例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新闻案件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工作取得的业绩,树立起在今后出现困难找社会工作机构意识。

2.2 完善政策及法制建设

提高政府支持,完善相关法规,可以制定类似于《教师法》的《社会工作法》,要学习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经验,与国际接轨,结合我国国情,注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借鉴学习西方国家管理方式方法,使人员分工和职责明确,使各种政策能够落实到社会工作中去,完善相关制度,维护社工合法权益。

2.3 构建“政府主导、民间机构参与”的社会工作体系

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会资源的渠道来源越多,越有利于社会工作职能的实现。在今后福利政策的调整中,政府应当发挥主要角色,民间机构要积极参与,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的投入,使它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不断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2.4 培养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全面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我国要完善社会工作的准入领域和准入资格,设置好社会工作岗位,给予适当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应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以此为今后的业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中国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不断增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工作者应进行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创建中国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工作模式。只有在政府的支持和各地社会工作人才的努力与奋斗下,社会工作在我国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在中国,社会工作是个冷门专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也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推动了社会工作在社会中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正在不断推进发展

[1]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社会科学,2009(7):66-70.

[2]刘继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处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4-108.

[3]王思斌.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8(1):23-25.

[4]朗太岩,石磊.再论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J].社会工作研究,1992(S0).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政府
青春社工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