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18-03-06 00:17王巍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区域经济关系

王巍

摘 要:我国的各大高校为了与时俱进,让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和社会相接轨,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需要,对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创业教育,实现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发展地方经济还能给刚走出校园大门的大学生以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进行锻炼,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各地的高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构建一个学、产、建一体化的平台,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培训基地建设,在实践的环节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基于此,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区域经济;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3-0062-02

引言

自从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这个战略之后,各大高校就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之中,怎样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创得成业、能创业、会创业、敢创业以及想创业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一方面考虑可以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思路與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提供了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平台以及机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现状,接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入结合以及更好地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机构提供一点参考,共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和现状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在2013年之前,世界上的各大高校创业率平均为9%,其中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比例不足4%,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还是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未来的社会来说,能够掌握新知识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我国实现创新国家的目标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特别需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作用

1.减轻就业压力。每一年毕业季,各大高校就会输送出一大批毕业生,然而市场中的岗位却是有限的,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之下,导致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就业难问题。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放缓了速度,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不能提供较多的机会和平台,令许多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因此,通过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和鼓励一些大学生参与创业,为就业开拓一个渠道,同时还可以为他人的就业提供机会,提升自身的价值意义。

2.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未来市场之中,职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人文科学素质进行培养,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式,借助于创业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积极探索、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精神进行培养,实现大学生竞争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毕业之后具备创业技能的学生,可以创立自己的公司,将其不断地发展,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

3.创业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对于战略资源来说,最具竞争力的是人力资源,一批批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极大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离不开创新,因此创业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能够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一个区域,有没有创业型的人才在其中参与,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例如是否可持续、质量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等。经过不断的学习,可以将人力资本进行提高,从而为日后经济的发展获取相应的技能,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得到相符合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创业教育的深入影响分析

1.人才培养工作是否有好的效果,离不开和社会同步的、良好的培养模式。区域经济若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应该对各大高校不断地提出相应的要求,推动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际环境、需求为主,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将核心放在能力培养这个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服务区域的要求,和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个目标,给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推动,为其奠定良好的技术保障以及人才支撑。

2.影响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创业型人才和高校创业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这方面,一定要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相符合,满足市场需要,寻求可以和地方经济相互融合的一个集合点,建立互促、互需的一种合作关系,将创业型人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极大程度地凸显出来。一个角度来看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升级换代,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引导高校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创业教育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

四、企校合作,搭建培养的平台,实现创业教育的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成立专项基金,完善激励机制。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对大学生创业落实了很多鼓励措施,部分学校还有专门针对创业专项的补助金和奖学金,对在创业方面有一定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还有一些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成果,在政策和场地等方面给了很大的物质奖励和适当的照顾,这些方法都对大学生创业方面制定的奖励机制进行了完善,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激情。

2.建立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实现师生兴趣的激发。各大高校可以开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一些课程,对学生的创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丰富。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渠道聘请社会上较为优秀的成功创业者,定期地为学生进行创业经验的传授,同时还可以请事业有成的校友,回学校和师弟师妹们分享成功的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得到拓宽,将创业教育在社会实践这一块的不足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师还可以去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兼职或者是外出进行深入的学习,对自身的阅历进行丰富,打造一支有实力、有内涵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将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行加强,实现创业意识的加深,与时代的发展相切合,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良好的贡献。endprint

3.对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进行加强,实现创业氛围的營造。各大高校应该实现创业教育的非功利性以及社会性,主要的建设内容的内涵不是岗位的培训知识,目标也不能是培养速成的企业家,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讲解在创业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规律,对学生在创业方面的兴趣和热情进行提高。学校是一个载体,可以将创业教育进行开拓,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的活动开展可以营造一个“劳动光荣、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对在校的一些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鼓励,让大学生以创业为荣,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创业。

4.构建相关的实践基地,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对于我国的创业教育来说,实践是一个瓶颈的存在,这也是和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较为薄弱的部分,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方面能力的加强,学校可以选择与区域企业进行合作,与其共同建立创业实践的基地;各大高校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力量进行创业协会等机构的建立,给学生的实战提供场所和机会。借助于研、学、产三者一体化的结合,可以实现学生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5.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将核心力量进行凝聚。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很重要的一项建设工作就是师资队伍的打造,一个好的创业教育是不能离开专业素质较高的创业教师队伍的。我们应该从本地的企业之中聘请具备一些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工作经验的较为优秀的咨询师、企业家、创业者、创业投资家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对相关的条件进行建立,对教师进行鼓励,让其能够在各项研究的活动、企业创办的经营过程以及企业咨询等方面进行参与,大力地对具备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实现创业教育的核心的凝聚。

6.对创业家的精神进行培养,实现领军人物的培养。高校应该借助于创业教育实现大学生在企业家精神这方面的意识培养,以满足时代的迫切需求,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激发,借助于创业实践、团队训练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的实践方面的活动,对学生在整体的创业实践、团队训练以及创业意识方面进行提高,将大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具备不怕困难、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和思考、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结语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创业教育和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本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最初提出的背景以及现状进行了一定的介绍,然后概述了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影响,并对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入结合以及更好地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希望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其拓展渠道,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

研究,2011,(3).

[2] 高伟,谢峰,刘晓倩,等.大学生创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以松江大学园区为例[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2,(1).

[3] 王碧莹,黎晓敏,李翔宇,等.区域经济转型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

[4] 滕术艺.区域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22).

[5] 高伟,谢峰,陈颖辉,等.大学生创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以松江大学园区为例[C]//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

工作协作会年会,2011.

[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区域经济关系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