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堂

2018-03-06 08:13沈春晖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趣味化智慧教育

沈春晖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融入智慧教育,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视频、APP、平板电脑等手段,使抽象、枯燥的知识焕发出勃勃生机,使学生对教材模糊的理解变得清晰立体。有了智慧教育的融入,突破了小学科学教学“时空”限制,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水到渠成地突破所教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智慧教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使师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沟通、反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智慧教育;科学课堂;趣味化

一、智慧教育,使科学课堂趣味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有内容没有丰富的形式,那么学习就会变得很枯燥,而智慧教育在形式上,大多采用动画、微视频、平板电脑等形式传播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唤起兴趣——情境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原动力,而动态的画面比静态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智慧教育,把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能创设情境,把知识多角度地呈现给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种子的萌发》一课中,在教学时,利用微视频,把种子成长的全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如蚕豆种子是先长根还是先长叶一目了然,无需过多的语言,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教学《动物的卵》时,虽然学生对小动物很感兴趣,但在教学时,教师只用讲解或出示一些图片,很难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其中教学小鸡的孵化时,如果用视频出示小鸡由胚胎慢慢发育成形,最后小鸡破壳而出的场景,在这种情境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2.增添情趣——趣味化

充满情趣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具生命力,教学过程充满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意愿和学习主动力趋于一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知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如《花、果实和种子》在教学给花传粉时,无论用语言描述还是出示图片,总觉得平淡无奇,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智慧课堂——互动化

智慧课堂指的是将高科技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集合每个人的智慧于课堂。它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让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更为专注。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模式。

二、智慧教育,使科学课堂无限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现象与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呈现,而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会遇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苦恼,而智慧教育的融入,科学课的长周期观察实验,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完整的展示,缩短了时间的距离,打破了空间限制,满足了学生持续探究的需求。

1.打破演示实验的空间限制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综合学科。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既能让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示实验的主要形式一般分以下几步: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对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知识和独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做某些演示实验时,坐在后排的学生,往往会因看不清教师演示过程而一窝蜂地往前挤,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2.缩短长周期探究的时间距离

许多科学“长周期”探究活动,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很难完成实验过程,并看到實验结果。智慧教育融入课堂,可以打破时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通过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实验现象内部发生的变化很清晰地进行了展示。

三、智慧教育,使科学课堂重点、难点简单化

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个性化教育,让小学科学课堂不再局限于黑板幕布,智慧教育渐渐崭露出其独具的优势,使原本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

1.声情并茂,突破重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对比较复杂的问题难以理解,教学的重点不易突破,而智慧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声情并茂”的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水到渠成地突破所教知识的重点。如《简单电路》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串联小灯泡要暗一些,并联小灯泡要亮一些,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电流流动的情景,对重点处再给予点拨,这一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2.课件演示,解决难点

小学科学的许多课本知识,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课堂上也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利用智慧教育的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脑中产生大量的情报信息,使新旧知识得到碰撞、延伸,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突破难点。

“智慧教育”,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迎刃而解,彰显了它巨大的作用,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趣味化智慧教育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