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练习的设计

2018-03-06 08:13孔燕侠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

孔燕侠

摘 要:在我国小学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决定了每一个学生未来接受教育的程度。而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根本,也是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学习。因此有效的计算练习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练习不仅能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计算练习

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数字和计算为主,因此加强和提高计算能力也是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设计数学计算练习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该如何设计数学练习,练习中要注意什么?

一、明确数学计算目标,练习要有目的性

小学的数学教育大部分是基础的计算,因此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数学成绩的好坏,而计算能力主要依靠老师的教学和培养。作为教师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整体情况设计练习内容,练习内容一定要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优化设计内容,练习题量不宜太大,防止重复机械性练习。但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可根据学生的薄弱处和易错点设计练习,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起到课堂巩固新知识、课下弥补知识欠缺的作用,全面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分数混合运算时,由于这部分的计算包含了能简算的要简便运算,加上分数除法的特殊性,所以学生很容易计算错误。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特意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易错题进行对比练习。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对比性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让练习不再是肤浅地复制教材,而是实施变式的训练,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结合學生年龄特点,练习要有趣味性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我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初次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主动的探索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恰当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观察,帮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再由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兴趣,从而在数学学习上不断产生新的兴趣、新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使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内容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及综合数学素养。

如三年级数学中的混合运算,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以及速度,我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以抢答的形式每周一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速算24比赛。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小组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冲进小组前三或是保住自己的名次,学生想尽办法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技巧。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有些学生总结出了一些小小的技巧,比如:看3找8、看4找6、看2找12,还可以利用24的倍数,想办法去凑数,如48、72、96、120、144等来求解。这样的练习由兴趣到探索,学生真正动手、动口、动脑,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交流心得,在注重学生双基培养的同时更关注到学生数学态度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练习要有层次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层次递进地练习,达到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先由基础训练慢慢过渡到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性习题,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如一年级数学“比多比少”这一课,我让学生各自准备10颗水果糖放到一个小袋子里,同桌两人进行游戏。每人从袋中抓一把糖放到桌子上,比一比,谁拿得多?多几颗?例:男生拿出7颗,女生拿出4颗;男生说:“我比你多3颗,7比4多3。”女生说:“我比你少3颗,4比7少3。”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指导学生一一对应地摆放,在游戏中学生自己发现了多出(或缺少)的部分相等这一特征。接着我再次加深游戏的难度,要求糖多的人给少的几颗,你们俩就同样多了?一开始有的学生直接把多出来的全给对方,但很快发现不对。于是有学生提出把多出来的糖一人一个,直到分完为止。经过多次的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了分一分的技能,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现当多出的部分是偶数时,两人可以分得同样多;多出部分是奇数时,不能分得同样多。

总之,数学计算练习的设计,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练习得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从而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检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彻底掌握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娟.浅析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2014.

[2]周雅菊.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J].文理导航,2016.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