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创造神奇

2018-03-06 08:13沈亚芬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期待自信成长

沈亚芬

摘 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的实验得出结论,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期待效应。在教育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的潜能,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要让孩子获得自信成长的力量。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锻炼,期待成长!

关键词:期待;自信;成长

案例故事:

小王是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子,瘦瘦小小的。跟她妈妈来到昆山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的时候,都是她妈妈介绍孩子的情况,似乎妈妈说的情况跟他无关,也无所谓,他自己坐在旁边的桌上画画,不说话。我一边听她妈妈介绍,一边看看他,摸摸他的头。他害羞地看看我。

他的妈妈薄薄的嘴唇,很会说话,一个劲地述说自己的烦恼,满脸愁容。“我的孩子特别胆小,遇到不会的问题,只会哭、哭!”见面第一句话,妈妈就跟我这样数落。“老师,你说烦不烦人,一个男孩子,爱哭,多丢人啊!”“他上课还不肯回答问题,即使老师叫起来,也不肯说话。带他到外面,遇到客人时,也不肯叫人。”

我听了她的介绍,笑了笑,说:“孩子爱哭,肯定是有原因的,能不能介绍下你的家庭情况呢?”

听了我的话后,她顿了顿,似乎平静了情绪,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其实,他们也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都是工薪阶层,平时忙于工作。跟普通的家庭一样,妈妈平时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的事情都是妈妈做主,喜欢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依赖胆小的习惯。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孩子的作业妈妈要陪在旁边,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会做的题目,就问妈妈,妈妈不教她,解决的方法就是哭。现在,孩子读四年级了,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妈妈,遇到问题就问妈妈。

听了妈妈的诉说后,我看了看在旁边的孩子,笑着说:“你很信赖妈妈,妈妈的确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但是我们自己也要学会本领呀!这样,我们将来就可以自己做事情,自己解决问题,现在正是学本领的时候呀!”孩子听了我的话,还是害羞地低下了头,轻轻说“我不会”!

案例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在1968年进行了非常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者叫做“期待效应”。——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其实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位妈妈的日常用语:我的孩子特别胆小,他上课不肯回答问题,即使老师叫起来,也不肯说话。带到外面,遇到客人,也不肯叫人。遇到不会的问题,只会哭、哭!一个男孩子,爱哭!多丢人啊!

……

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恨铁不成钢。结果却重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暗示将起到消极的作用。

当孩子说“我不会”,其实表达的是“我肯定做不好”的信息。此时,家长如果害怕孩子做不好,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平时根本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对自己失去了起码的信心,即使很简单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做不好,就给自己贴上负标签——“我不行”。

同时,当孩子自己尝试独立完成事情,妈妈却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你不会做,你不行”的话,就是在孩子面前强化这种印象。在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害羞感,不自信、退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所以遇到困难就妈妈来,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变得越来越退缩、自卑。

体会和建议:

1.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的潜能

孩子的潜能无限大,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成长的愿望,他们要成长,需要自由向上生长的空间。家长要充分地信任他们,舍得对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锻炼实践。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做自己的事,愿意帮助大人做事,大人就应该放手或者帮助、鼓励孩子去做。如果这不放心,那不放心,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家长自己来,那么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依赖和退缩。孩子长大将来有自己的天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

2.我们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

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随时都会遇到困难,孩子哭求、退缩、害怕,家长包办代替、指责焦虑,显然不是很好地解決问题的办法。我们要让孩子长大,就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家长要避免用否定的言语来评价孩子,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行”。家长要指导孩子面对问题如何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己学会长大!当然,有的时候家长在孩子面前还要示弱。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真强,真棒!

3.我们要让孩子获得自信成长的力量

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会让孩子获得自信,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例如不故意为难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难堪。不把孩子的错误公开。不要当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当孩子不会做,犯了错误的时候,要耐心地指导,积极鼓励,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锻炼能力。

当孩子尝试获得成功时,要采用正面强化的方法,多表扬,多肯定,这样就能建立自信。

今天,让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孩子吧,期望孩子,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因为“孩子的第一步不是完美的,却是灿烂的”。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期待自信成长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