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018-03-06 08:13温有萍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现状小学语文

温有萍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较高,属于基础性课程。但是,许多教师在作业方面的布置效果都比较差,尤其是“题海战术”的应用非常普遍,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同时在作业完成中也缺少思考,导致机械式地完成作业,作业本身的教育价值被埋没。对此,为了更好地优化和改进小学语文教育效果,简要分析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对策

当前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存在量多、单一、重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还会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无法改变考试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追求更高效的教育方式,作业便是其中最需要改变的教学内容。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应当保持着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心态,从而实现作业完成效率与完成质量的持续性提高。对此,探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一、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小学语文的单元作业在布置方面应当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以高质量作业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等教育目标[1]。例如,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泊船瓜洲》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之后的单元作业设计中,可以按照教材内容的意境,绘画出一幅关于教材内容的图画作业,借助这一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故事本身的理解,可以从作业中发现学生是否准确理解教材内容,这也是后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性方式之一。因为小学生本身具备活泼好动的特性,所以在遇到一个趣味但是困难的问题时会主动思考很久,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乐趣,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作业。在小学语文的单元作业设计中虽然不能彻底取消生字词、仿写等内容,但是可以适当减少并适当增加其他趣味性的内容,借助这一种设计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另一方面相对于机械性重复、单调乏味的作业,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可以在作业解决中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强调自主参与,提高作业设计效益

小学语文教育中,单元作业的设计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学习习惯为主,所以作业的布置必须简单但是需要通过思考的问题为主。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自主学习的典故,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并不具备自主约束能力,所以作业本身是保障学生回到家庭之后自主学习的关键,这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作业质量与主体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变与优化,促使作业本身不再单调乏味,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是当前作业设计的关键,这也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意愿[2]。例如,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育“秋天”这一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明确不同的作业内容,例如阅读文章并在父母的帮助之下寻找关于秋天的经典文章,对比文章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总结文章的描写方法与特征。借助这一种开放性的作业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性思维,同时借助文章寻找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进作业评价,提高知识巩固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评价时务必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或表现而决定,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实质内容方面的评价,不能过度应用“很好”“做得好”“不错”等无实质性内涵的评价方式,这一些“花架子”形式的评价语言本身并无任何的应用价值,同时还会形成一定的后果,如果教师长期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便会失去对于教师的肯定评价期望,不会因为教师的肯定而付出努力[3]。对于如何从“无内涵”转变为“內涵”的评价,关键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闪光点、关键点作为评价的核心,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一方面具备明显的时效性,学生可以准确感受到自己的闪光点被肯定,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重视度。

因为目前的教学模式普遍都是以考试、终结性的评价为主,教师对于学生日常性、进展性的学习成果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平常性的学习成果才是最为重要、付出最为直接的过程,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学习调督,在作业设计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后续的评价。作业设计本身需要保障评价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主观性在于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的肯定,而客观性评价则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探讨能力的评价,借助作业合理设计促进后续评价时的有效性,从而发挥单元作业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作业属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力突出。做好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作业的精简化设计,提高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激发与培养,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参考文献:

[1]荣连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策略: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1(26):211-212.

[2]李伟.翻转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师角色转变:以《鸿门宴》课案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2):60-64.

[3]李松.基于行动学习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活动设计与实践[J].语文建设,2016,14(35)“1-2.

注: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8]G06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现状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