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阅读教学模式实例探讨

2018-03-06 08:13王洪艳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

王洪艳

摘 要:基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动手、动脑的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占用等弊端,我校开展了以构建“生动、高效”的课堂为目标的“活动式”教学研究。“活动式”课堂教学,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随着学校“活动式”教学研究的不斷深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课程理念潜移默化地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有所改变,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体验的阵地。

关键词:活动式;阅读教学;语文

在探索“活动式”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对课堂的“生动”“高效”等特点进行了有效的解读,概括出“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等三大特点。

一、趣味性——为“活动式”阅读教学奠定基石

引导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本身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活动式”阅读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而我们在课堂上会观察到学生知识的获得,参与课堂的态度、情感、自信心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在知识以外的差异,成为我们课堂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

有过教学经历的老师都懂得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阅读课堂上,面对若干个阅读的个体,由于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不同,导致阅读兴趣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此多数教师常常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式”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内容本身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加科学有效。

记得教学《寄给青蛙的信》这个童话故事时,教师试探地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哪些小动物?为什么?”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喜欢小松鼠,因为小松鼠懂得关心别人;有的说喜欢蜗牛大叔,因为蜗牛大叔非常热心;也有的说喜欢小青蛙,因为小青蛙很喜欢交朋友……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那你们就把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句子读一读吧,看看谁能读好这些句子!”教师的话音一落,学生就一个个摇晃着小脑瓜,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学生的朗读没有经过教师的任何指导,但听起来却是那么舒服,因为每个学生都全情投入,这才是最高境界的朗读。最后,教师又把这样一种想法告诉大家:“你们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把自己扮演成哪个小动物,自己找伙伴,把这个童话故事表演出来吧。”于是同学们大胆地离开自己的座位,寻找自己满意的合作伙伴。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剧组”就产生了,看着同学们都在入情入境地练习表演,把童话故事中小动物的形象表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心里不觉一阵欣喜:一节语文课,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仅因老师给了他们一点儿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力,学生的情感体验便在自由组合中得到了升华,学习的情趣便达到了理想状态。这种情趣由文本而生,由教师巧妙引导而浓厚,如磐石一样,扎根于阅读课堂。

二、自主性——为“活动式”阅读教学助力

“活动式”阅读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活动中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要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阅读主要体现在身体各个器官的参与,隐性的阅读主要体现在个人对阅读的感受和独特见解。

以教学《切错的苹果》一课为例,课文记叙的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无意间发现苹果被横着切开后的图案竟是五角星。他把这个神奇的发现告诉了爸爸,而爸爸的心中,苹果被切开后的图案,绝不是五角星,因为爸爸从没有横着切过苹果。这篇文章虽然浅显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能否揭示出其中的道理,恰似文章的价值所在。课上,教师变课堂讲授为自行实验,每个人准备两个苹果,按不同的方法切开,然后观察苹果的图案,再把观察到的结果写到实验报告中。当教师看到一张张精心填写的实验报告时,意外发现学生竟然那样了不起:他们不仅用语言文字记录了实验的整个过程,还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精心绘录下来。特别是看到学生经过亲自实验而得出的结论时,更加令人欣喜。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中流淌出哲理般的语言,有的说:“我看到了被切开的苹果有不同的图案,是因为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切。”还有的说:“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学生竟然引用了恰当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他们主动走进自己的阅读世界助一把力,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三、实践性——为“活动式”阅读教学提供舞台

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细、过碎、割裂的分析占据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等弊端,在读、写、议、画、背、演、练等10种基本阅读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梳理出了“读读、背背、写写、议议、问问”式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型,选择合适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

总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读、多思、多问、多说、多写、多做,实现耳、眼、口、手、脑“全频道”吸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真正成为阅读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黄建英.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J].大众科技,2004(4):45-46.

[2]廖哲勋.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5-53.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