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2018-03-06 08:13王素芳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现状创新

王素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创新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分析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新小学语文课堂的几条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状;创新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习得与运用离不开生活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同时,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创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1.应试思想有残留,使语文教学偏离现实生活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语文教学为提高考试成绩而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偏离,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生活化应用能力的发展。

2.新课改不深入,使生活化教学走了形式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普及很长时间了,但很多小学的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甚至流于形式。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接受和具体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要想改变目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就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故事表演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陷入了很多优秀的文章,非常适合开展生活化教学。老师在课前预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并将之与课文内容相融合,然后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由于故事的游戏性和丰富性,学生会主动参与进来。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表演,两个人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其余几个人扮演其他动物。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2.注重个体情感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而新课改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小学生个体的情感变化。小学阶段的语文包含很多的基础知识点和能力点,小学生的理解、接受、探索能力有限,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不少问题,学习上有了困难,就会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甚至出现畏难情绪。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随时观察,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情感引导和方法指导。

注重学生的个体情感,还包括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将教师情感、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三者相融合,让学生学会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并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和领悟文章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创设教学情境

在生活化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课文内容所描绘的情境进行还原或演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进入其境,感受其情境。展示情境可以通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集声光形文色于一体,可以营造氛围,再现情境,因而能够引导学生角色代入,并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比如在学习有故事情节、有几个角色的课文时,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分角色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现或再造课文情境,能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4.注重课堂生成

生活化教学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有差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容易出现诸多“意外”情况,甚至背离我们备课时预设的情景,这就是课堂的现场生成。这种生成是最可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珍爱童心、珍视童趣,充分利用好这种生成,机智处理,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让学生即时得到最好的引导和教育。

比如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一文中的对话生动有趣且富有启示性。学生通过学习寓言可以明白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寓言故事充满童趣,因而我们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应该还孩子们一份童真,千万不能让所谓标准的寓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怎样的情形?大家小手举得老高,争着发言。有的说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还有各种漂亮的小花。有的说青蛙还闻到花草的香味。有的说青蛙来到了果园里,看到了树上挂满了各种水果。还有的学生说,它会到大街上逛逛,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车辆。正当大家沉浸在美好图景中时,有一位同学说它还会看到路边的垃圾堆,闻到很刺鼻的臭味。朝着这个思路,大家把目光引向了另一个方向,于是又出现了各种回答:它到了小河边本想跳到河里好好洗個澡,却发现河水很浑,河面上还漂浮着各种垃圾,甚至还有翻着白肚的鱼。它看到有人在捕捉它的同伴,并把它们剥了皮卖给饭店,于是它特别想回到原来的井里去。

同学们说到的这些,都是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我趁机抓住这个可贵的课堂生成,现场启迪,引导学生:那么我们如何来保护小青蛙,让它快乐地生活呢?于是大家的话题转到了环保,最后一致认为,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师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中相互启发,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语文课因联系生活而变得丰富而精彩。

总而言之,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我们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主动探索,学会感恩生活、改造生活,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高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小学), 2010(9).

[2]杨喜燕.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现状创新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