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程”重在何处

2018-03-06 08:13殷开芹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橘子周长黑板

殷开芹

教学前思:

“认识面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面积”这一概念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学生的起点定为虽闻面积之词,不解面积之意。学生已经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在一个平面图形中,“边”属于强刺激源,“面”属于弱刺激源,加上孩子们认识周长在前,所以学生在认识面积时,在潜意识中会受到周长的影响,使得学生对面积概念不能有效建构,对面积单位的应用在理解上也存在着困难。为了让学生对面积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切实地孕育好“面积”这一种子课,我认为面积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建立面积概念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同一封闭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直观对比,使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探索,强化学生的体验学习,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本质属性。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片段:

教学片段1: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是甲、乙两块地。小明、小红在干什么呢?

师:他们在进行跑步比赛。小明要沿着甲地的边线跑一圈,小红要沿着乙地的边线跑一圈。结果小明输了,于是他不服气地对小红说:“肯定是我跑的路线比你长。”小朋友,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因为这两条线路是一样长的。

师:这两部分的周长是一样的,一定是小明跑得慢才输的。第二天,小明不服气又约小红比赛扫地,小红让小明先选。小明心想,“既然它们的周长一样,那扫的地方也一样大。我就选甲地吧。”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对,因为上面这块场地的面积大。

师:你们比较的都是这两块地面的大小,还提到了“面积”这个词。那什么是面积,面积有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这两块地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他们的面积不一样。那什么是面积,面积有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

教学片段2:

二、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面积?

生:数学书、教室、黑板有面积。

师:它的面积在哪?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嗎?

师:你摸的是桌子的表面,它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我们把手伸出来,像老师这样摸一摸桌面,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谁能边摸边说?

师:还有哪里有面积?

生: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师:我们比划的都是物体表面,这些表面都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

师:你能找到这个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谁来摸一摸?

生:全部摸到。

师:他都摸了所有的面,这个物体所有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是啊,这位同学摸了所有的面。这个物体所有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举起一个橘子)它有面积吗?谁来用手掌摸一摸,它有面吗?

师:是像这样的平平的面吗?这是曲面。

小结:它有面,也有大小,就有面积。看来,只要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就有面积。

师:这是?有面积吗?它的面积在哪?你来摸一摸。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他刚才摸到的橘子皮剥开贴在黑板上。

师:看来,这块橘子皮的大小就是橘子表面的面积。只要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就有面积。

师:手掌有大小吗?手掌有面积吗?请你摸一摸手掌的大小。如果用手掌去量数学书的封面,大约几个手掌大?

教学片段3:

三、认识封闭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我想把数学书拿走,但黑板上要留下封面的形状,面积又不能变,可以怎么办?

生:用粉笔画下来。

师:它的面积与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老师用有颜色的粉笔把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出来。

师:这片叶子有面积吗?谁把他的形状也画下来?哪里是它的面积?请你涂色表示。

师:(画一条弧线)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一条线,不是封闭图形。

师:你能使它有面积吗?现在有面积吗?刚才小朋友说到封闭图形,看来,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橘子周长黑板
擦黑板
长在黑板上的诗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橘子沉浮记
晓黑板
漂浮的橘子
橘子的自述
巧算周长
分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