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培训创新与变革

2018-03-07 05:28康礼志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企国有企业体系

康礼志 徐 莹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总体部署。“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的最强音。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承担建设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的新使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供给者。如何顺应新时代国有企业优化升级的需求,服务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有企业教育培训、人才开发面对的时代课题。

1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教育培训的新要求

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要求,是推进国有企业教育培训创新的基础。

1.1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五类五层次。满足员工安全上的需要,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培训;满足员工归属的需要,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培训;满足员工尊重的需要,企业必须加强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培训,使员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对企业实现价值;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教育培训必须增强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自觉性。所以,企业教育培训和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国有企业教育培训把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也是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

1.2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作为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也好,培训也好,其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完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体系,要完善培训师资体系,建立专兼结合、校企一体的师资体系;要完善受训者体系,建立分层分类分岗位的企业员工培训系统;要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开发契合企业战略、技术技能发展实际的培训项目;要优化培训手段,促进现代培训手段和传统培训手段的协调统一;要优化培训途径,开发校内与校外、厂内与厂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途径;要优化培训环境,包括企业培训的政策环境、培训思想观念、培训设备设施等。国有企业培训机构要处理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关系,将其完善成一个有机体系;要推进产业与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统筹产业发展与人才开发;要完善培训体系,重点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员工学习制度体系、培训项目开发体系、校企协同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等。

1.3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主要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教育培训本身就是企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校企一体。关键是如何做?产教融合,企业教育培训要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融入企业产业流程、融入企业科技进步,教育培训管理、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学环节都要围绕深度融合来开展;校企一体,企业教育培训要做到产业发展规划与人才规划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标准一体化、校企文化生态一体化。要从机制上构建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机制,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建立产业与培训共商、培训与生产同行、技术资源共享、项目体系共构、师资队伍共建、校企利益共赢的一体化体系。

1.4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攻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石。所以,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培训,包括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的训练,以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使企业员工具备创新情感、创新志向、创新个性和创新精神。

1.5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作为永恒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国有企业培训机构要通过完善培训体系,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要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知识资源,激发企业员工学习潜能;要广泛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各类培训,建立完善企业现场问题库、经验库、标准库、案例库,开展全员职业技能培训;要建立完善企业员工学习平台,搭建企业员工学习的物理空间、学习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给企业每个员工都提供自己的学习空间,推动形成“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同时,企业教育培训还要关注老年教育,推动企业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教育培训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发展取向

企业教育培训因满足企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员工的发展而发展。企业培训的目的与制度、内容与方式以及规模与速度等,无一不受到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管理理念、管控体系与企业文化的影响。新时代国有企业教育培训要关注新时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确立自身的发展取向。

2.1 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培训取向

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企业培训什么样的人才,开设什么样的培训项目。企业培训必须反映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技术快速发展为驱动力,以物理类、数字类和生物类门类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并且三者之间协同整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企业教育培训要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开发新技术带来的新行业标准、新职业、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等培训项目,并向管理技术技能协同整合融合的方向发展。

2.2 基于共享的校企生产与培训资源共享

适应新时代共建共享的要求,企业教育培训要推进培训内容共享,将企业的技术与技能、问题与案例、经验与标准带到培训课堂上来,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回;要推进标准共享,校企共同开发适应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培训课程;要推进培训师资共享,企业培训转型升级核心问题是师资的转型升级,要校企共同构建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企业工匠、教育专家组成的企业培训师资队伍;要推进培训设备共享,共享企业生产与研发设备,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培训设备设施系统。

2.3 基于协同的企业培训与产业的衔接

企业培训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有效做好与产业的衔接。做好与产业人才梯次的衔接,分层构建培训项目体系;做好培训项目与学历课程的衔接,将学历教育课程进行培训项目的迁延整合;做好与产业发展方向的衔接,超前培训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做好与企业人才进阶的衔接,将培训纳入人力资源发展整体之中等。

2.4 基于集成与人才链的培训管理流程再造

新时代的企业培训管理要适应人才链管理的要求,强化培训大数据的集成应用。要将培训管理流程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形成统一的系统;要推进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背景下的培训信息的集成、分析与运用,构建企业培训大数据系统;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培训管理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涵盖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资源、培训师资、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培训费用等培训业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流程。

2.5 基于战略层面的培训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培训转型升级,企业培训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培训的供需矛盾由较低层级培训供给向中高层级供给转变、从“数量短缺型”向“优质不足型”转变。企业培训机构转型升级,要关注企业战略,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要关注企业整体,将培训作为企业整体绩效和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要变接受任务为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并建立企业学习战略方案;要为企业提供弹性课程,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员工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等。

3 结语

党的十九大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国有企业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通过共建共享、协同衔接、流程再造、转型升级等,再造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科技强企、质量强企、数字企业、智慧智能制造等战略目标的实现。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德)克劳斯·施瓦布著.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 康礼志,徐莹.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7-79.

[4] 康礼志,徐莹.企业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72-74.

[5] 徐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探悉[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0-42.

猜你喜欢
校企国有企业体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