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跨界”衔接过程中学生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07 15:13李立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教学业跨界

李立辉

(江苏理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深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单招考试,职业学校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职教“跨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高技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口单招的学生与高考统招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是学习投入度的差别造成的。因此,了解和把握单招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深入分析其原因,将对职教“跨界”衔接过程中高技术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跨界”衔接的界定和学习投入度释义

1.1 “跨界”衔接

本文提及的“跨界”衔接中的“界”指的是教育类型这个界线,主要指的是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跨越。职业教育“跨界”衔接从教育类型来看,主要指学生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转变的过程。这种跨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中等职业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跨界,这种跨界同时也实现了教育层次的提升,这类学生的来源是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以及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中的“中本贯通”项目,如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另一种仅是教育类型之间的跨越,即高职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跨界。

1.2 学习投入度

学习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未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投入度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的投入程度。学习投入是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必须稳定学生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投入度。

2 单招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现状

2.1 学习专注度不高

通过对单招学生的调查和授课教师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单招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注意力不够集中。与普通班级相比,单招班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在课堂提问和思考环节,单招班学生的积极性也是要明显低于普通班的。在课外,学习专注度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恒心,是否一心一意地学习。通过对单招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对比调查,研究发现,单招学生在课外或者统招假期,更喜欢选择去兼职、回家或者在宿舍打游戏,去图书馆或者实验室跟随老师做实验的学生很少。单招学生在学习专注度方面的投入也是不够的。

2.2 学习策略倾向表层化

通过对单招生和普通学生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在学习策略方面,单招生更倾向表层化。第一,缺少学习规划。学习规划在日常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课前的预习、听课和课后的复习安排,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相比较于普通学生,单招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投入明显是不够的。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单招学生更多地用于安排兼职、打游戏等。杂乱的学习安排,导致只能在考试来临前几天开始突击学习,这种学习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第二,学习方法片面。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对规划的执行。通过统招学生和单招学生的对比,在对学习规划的执行上,单招生普遍执行力较低,且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任务都需要在教师的催促下才能去完成。

2.3 学习动机存在偏差

随着大学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增多,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面对就业难的现象,单招学生在学习投入方面表现得更加功利。由于单招学生在升入本科院校之前都是擅长技能操作的,动手能力较强,升入本科大学学习,面对难以理解的理论课,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大,这些学生更倾向于参加实践性活动,对与求职就业有关的课程更加感兴趣。这种更加务实和功利的学习动机,造成部分学生面对不喜欢的课程或者难懂的理论课毅然选择逃课,去做校外兼职或者去一些考证辅导班学习。部分学生即使在教室上课,也会看一些考证学习资料或者进行与课堂无关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出现辍学、休学的现象。

3 单招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弗雷德里克斯认为:“学习投入受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变量和环境变量两类。”[2]笔者认为,人口变量也可以归结为个体因素。因此,可以把单招学生的学习投入影响因素总结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3.1 个体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的调查对比,发现影响单招学生学习投入的个体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业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三个方面。

3.1.1学业基础 单招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他们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技能操作训练、计算机学习、技能学习,这对文化课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专业基础不扎实。

3.1.2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从职业学校到大学,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有一个角色的转变。很多单招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后发现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只是因为升学前单招学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小,不得已才报考的。自己对所学专业没兴趣,这种强制性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

3.1.3学习目标 通过对单招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四年大学学习目标就是顺利毕业,至于以什么样的成绩毕业,在大学里要获得多少荣誉,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过低的学习要求直接导致单招学生学业竞争意愿偏低,这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两个方面。

3.2.1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是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个特定场域内所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与文化、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3]调查发现,单招学生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对其学习投入有很大的影响。家人认同的专业,学生会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家人对本专业不太认同或者态度不明确,认为上大学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或者已经规划好了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模糊的,不会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付出过多的努力和投入过多的精力。

3.2.2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经济资本是家庭其他资源的基础,本文主要是指一个家庭可用于确保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经济总量。家庭经济投入少,学习条件差,学生学习阻碍就大,学习投入度变低。调查发现,相比较统招学生,单招学生家庭在学生学习上的经济投入要少一些,这主要和家庭对学生的学业期望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如果家人对本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不高,就会减少学生学习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学生一旦自我要求偏低,在学习上的投入偏少,也影响着家庭对其学业经济上偏少的投入。

3.3 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过程中,单招学生学习投入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主要包括来自学校管理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

3.3.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单招学生如何培养,具体分为课程设置、学业评价机制、师资队伍三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单招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课程是多样的,更注重技能的训练。在大学里,由于对单招学生培养方式的不完善,他们与统招班学习相同的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其次,学业评价机制不完善。学业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最普遍的是用考试成绩来体现。单招学生升入大学,学校使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学习,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单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最后,专业教师的指导不到位。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需要有合适的专业教师队伍对职教衔接制体下升入大学的学生给予足够的指导和教育。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单招学生的学业指导必须与统招生有所区别。然而,从当前师资队伍来看,基本上是相同的授课教师,相同的指导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现代职教体系的理解不透彻,另一方面是学校单招学生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3.3.2职业发展 职业成熟度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职业成熟度越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就会越清晰,这样就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在现代职教建设体系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培养的单招学生却与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不相符合,用人单位认为单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获奖情况都比不上统招学生。在技能方面,用人企业并没有看到单招生高于统招生的优势,因为学校对单招生和统招生的实习安排相同的,并没有特殊安排的实践锻炼和技能训练。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单招生并没有其该有的技能优势。通过对单招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与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不太相符,而且学业成绩更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劣势。往届单招学生的职业发展经历对在校的单招班学生的学习投入影响也是存在的。部分单招学生会因这样的情况,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严重影响自己在学习上的投入。

猜你喜欢
职教学业跨界
艰苦的学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