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和突破研究

2018-03-07 18:41董长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政治

董长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1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为高职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指明了方向。因此,亟须就新时代如何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做一探讨。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担着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而这些人才未来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这些人的道的基础、理论素养、价值观念你都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难点,在思政教育实践中要坚持利于学习、生活,充分服务广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寓教于乐,在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是新时期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没有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这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实际特点,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将教育侧重点放到其实效性上,并由此将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至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上。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受到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和冲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急迫性,及时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发掘适合当代学子的教育方法,改善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有序进行。

2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现代社会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获取社会信息和新鲜知识,这就导致了当代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成熟度更高,思维方式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自我意识更强。然而,与此对应的却是学生本身的局限性,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年纪较轻,并且尚未踏入社会,其身心发展并不成熟,社会经验也有待增加,在明辨是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旦受到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崩塌,导致三观不正。同时,由于当代高职院校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具有独生子女的某些性格弱点,例如自我意识过强、享乐主义严重、抗挫折能力较低等,这使得他们在认识事物过程更容易实践性差,遇到挫折容易片面和悲观。这些学生特征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全面了解当代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想状况。

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

3.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以道德价值为主要发展内涵,将人文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短期过程,其具有长效型,高职院校应在保证教育方针正确的情况下,根据当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时调整教育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3.2 利用大数据把控学生思想动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据爆发的社会,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当代学生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了解当代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生思想特点,根据整体学生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跟学生做到“有话可聊”。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助高速发展的现代技术,能够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收集学生思想数据信息,避免因脱离学生导致的想当然思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尊重大数据运算的结果,顺应数据时代发展规律,将大数据结果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数据收集与运用、分析与研判能力,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趋势的理性研判和个性化特征的准确把握,同时对分析结果做重点与一般的区分,做到在施教过程中有的放矢,逐步使大数据成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3.3 借助网络载体丰富思政课堂教育形式

鼓励高职院校加大网络技术的使用力度,建立可靠的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储备,保证教学过程中可及时借助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使思政教育内容以网络资源、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避免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令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等不良的感官效应,打消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在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媒介开设公众号、博客,建立学院内部资源共享系统,方便学生实时性上网查询最新思政课题内容、听取名师讲座意见、彼此进行学习心得互动和资源共享等。这样一来,就能够令以往思政课堂讲解、面谈等存在的缺陷得到适当的弥补,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鉴别与教育。

3.4 重视思政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扩容,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大数据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分支。“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各任课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反常行为,应该及时与心理咨询教师取得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形成心理疾患,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学生面临就业选择时,校方更应该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服务,提醒学生切勿好高骛远,防止未出校门先被就业压力压垮的现象出现,及时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防止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从不良的网络环境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方法之一。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了解,如创建QQ群、微信群,让学生通过群聊疏解心理压力,同时,可以开展匿名网站交流讨论平台,让学生与辅导员可以进行沟通,最后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情况及时通报家庭,形成良性沟通,最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的效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时代要加快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革新进程,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把握不同课题内容,在完善个人思想心理心素质上获得更多启发,朝着技能、素养兼优型人才方向不断迈进。希望日后各类高等职业院校能不断争强对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视力度,避免令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时产生任何不良心理。

[1] 黄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基于高职院校的视角[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06):54-58.

[2] 张政.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8-81.

[3] 曾学龙.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 .职教论坛,2015(35):19-22.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