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和实践

2018-03-09 06:28金璐玫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高职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求,是目前解决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所学与企业所需脱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以辽宁省级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和院级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如何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高职;职业教育

一、机械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校企共同设计教学任务,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融入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采取考核方式灵活化,课程成绩注重过程化等手段,实施个性化、灵活化的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从而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鉴于其“理论”和“实践”并存、并重、并行的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1)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能力总是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实践活动中才能发展人的能力。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且重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职业情境中展开。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合理的环境。“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要模拟设立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情境,在实践活动中营造文化和制度文化,搭建实体场景,或直接把课题搬到校外实训场所。让学生在职业情景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工作过程知识涉及到企业整个工作过程,不仅包含工作经验,而且还包含有关生产目的与生产进程方面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具体的情景中积累起来的。

(4)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帮助学生明确在职业情境中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职业情境的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自我建构实践智慧、专业能力和职业情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机械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是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院级示范专业,多年来一直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文以其为例,说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1)根据“工学一体、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性质,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群,与企业进行合作,每个课程都探索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高度融合,构建任务产品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们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豪森瑞德设备有限公司、帝业技凯(辽宁)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关系,一起完成了对专业职业描述、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的分析,共同设计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及其全部教学内容。将企业的实际产品引入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相一致,实现教学内容的产品化。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多轴加工》等学习领域进行开发,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模式。

(2)以“面向岗位、突出能力、系统设计、注重标准”为原则,以企业真实生产内容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学生采用小组分合制,项目任务采取难度多选性,教师设立主副讲制。

通过系统分析金州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金州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和保税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机械加工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我们与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程教学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教学体系,实现技能鉴定随堂化,将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等工种的中高级技能要求与相关知识要求渗透,贯彻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3)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了数字化仿真实训中心,制作数控技术专业网络课程平台。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而很多实训设备价格昂贵,学校采购数量有限。数控专业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了数字化仿真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有200台计算机,计算机安装有数控机床操作仿真软件、数控机床维修仿真软件、数控机床多轴加工仿真软件、液压气压仿真软件、低压电气仿真软件、AUTOCAD、UG、CAXA制造工程师等软件。仿真软件的解密锁挂在学院服务器上,学生在学院任何地方都能使用软件,充分满足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要。

(4)建立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建立课程实践环节的灵活运行机制,解决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设备紧缺的问题。

数控专业建立了数控加工综合实训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金工实习基地、维修电工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考虑到实训设备投入的昂贵,学院教学场地的紧缺,以及配置套数量大的实训设备也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数控专业采用全天开放实训室,各个教研室根据各门课程授课进度,安排学生课后到实训室内完成课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同时实践时均配有指导教师。

三、总结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目前解决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所学与企业所需脱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现在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求。高职深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全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既实现教育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目标,也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真正的能够学以致用,实现高质量就业。

作者简介

金璐玫(1980—),女,浙江丽水,副教授,硕士研究751F,辽宁轻工職业学院,大连,116100,研究方向:制造技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