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启智慧
——小学英语5L倾听习惯发展智慧的思考与实践

2018-03-11 06:33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程建斌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句型习惯课文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程建斌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主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人经常对小孩子说上课时要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学生听得怎样呢?从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辨别力、创新力等方面可以将学生听课情况划分为五个层次,各个层次决定着相应的学习效果。

一、听课的五个层次

1.听而不闻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耳朵的“大门”紧闭,教师讲的内容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一问三不知。《礼记·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就形象地说明了不注意、不关心的状态。听而不闻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学生年幼,不清楚上课该干什么,长此以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会集中注意力。原因之二是少数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讲课内容与学生旧知衔接不上,学生听不懂。原因之三是个别学生兴趣不稳定,不爱学习,上课时明显不愿听。

2.假装在听

有的学生表面看上去在听,耳朵的“大门”打开了,可是心门、脑门没开,没有一边听一边理解、记忆所听内容,所以学习效果不见起色。有的家长批评不听话的孩子,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学生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常,没发现开小差做小动作,有时也会点点头、眨眨眼,略有回应表示在听,其实他们的心思没有跟着教师走。

3.间歇听听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通常为20分钟左右,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情绪不稳定。一堂40分钟的课,有的学生对于喜欢的内容还会听,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听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一会儿听一会儿不听的情况。有的学生自以为是,觉得这个话题是熟悉的,只听了个开头就认为自己都懂了,没什么好听的,便转移注意力,想别的事了。还有的学生天生好动,坐不住,一会儿想想这个,一会儿想想那个,听课效果不言而喻。

4.囫囵吞枣

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需要学生一边专心听讲一边积极思考,举一反三或者归纳总结,融会贯通地提炼出关键性的重点。可是有的学生听到什么记忆什么,照单全收,缺少自身的咀嚼消化,笼统含糊地掌握知识。比如,学习了《英语》(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课文后,有的学生对语篇内容很熟,甚至可以把Liu Tao,Wang Bing的对话完整背诵出来,可是在介绍朋友时He lives...He studies...句型频频出错,没有掌握动词形式变化的规律。虽然能够背诵课文,但仅仅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5.倾耳拭目

侧着耳朵静听,擦亮眼睛细看,这是多么谦虚好学的状态啊!为了学习更多知识,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很多学生小耳朵竖直,小眼睛发光,打开身上所有感官,专心倾听,细心观察,设身处地想象,如饥似渴地汲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倾耳拭目的学生不仅能够听明白言内之意,而且能够揣摩出言外之意,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听懂了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了科学的规律,增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力,信心百倍地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培养5L倾听习惯,发展学生智慧的实践操作

听课有五个层次,良好的听课习惯追求的是“倾耳拭目”的高层次,因为这一层次的听课不仅融会贯通地吸收知识,而且增强理解力、记忆力、创新力等,促进学生练就各种技能,从而开启智慧之门。本文所指的倾听习惯是一个广义概念,从时间上讲包括整节课40分钟;从空间上讲涉及教室内教师、全体学生、所用媒体,等等;从方式上讲包括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脑袋想、用手写等,还可能是Listen and colour,Listen and speak,Read and match等组合模式;从内容上讲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交流的信息、教材及音视频等。总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的各种行为倾向的总和。依据陶行知先生“五大解放”理论,倾听习惯不外乎专心听课、细心观察、联系已知、列出重点、回归生活等,这五个习惯对应的关键词Listen,Look,Link,List,Life都以字母L开头,所以本文统称为“5L倾听习惯”。

1.专心听课(Listen)

英语是一门外语,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依赖大量的语言输入。听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启视、听等各项感官,时刻处于吸收学习的良好状态。Listen不仅是听一听,耳朵接收到声音,更需要大脑思考,听懂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参与学习活动的感官越多,效果越好。可以说一节课中Listen都在进行,而且是伴随着眼、口、手、心同时进行的,比如,根据指令做事情,听懂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等等,各项感官共同完成“任务型”学习活动。

2.细心观察(Look)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眼睛接收视觉信息后,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处理,识别有用信息,过滤掉无用信息。小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实物图片、情节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思。例如,《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 Twins的课文中首次出现了Su Hai,Su Yang两个人物。怎样区别这对双胞胎呢?她们的长相一样,表情、动作、服装不固定,不能依此判断。学生读课文,看图片,反复观察对比,最后欣喜地发现,原来她们头发上的蝴蝶结形状不同,一个是圆形的,另一个是三角形的。

3.联系(Link)已知

《论语》上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联系紧密,新知识通常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例如,教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复习四年级学习过的每日活动以及一周七天的名称,然后过渡到谈论周末活动和呈现一般现在时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变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己的日常活动及周末活动。在接触一般现在时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变化时,学生联想已学句型与新句型的差异,乐于尝试新的语言表达形式。

4.列出(List)重点

所谓重点,是指同类事物中重要的或者主要的部分。这篇英语课文的重点单词有哪些?这一节英语课的重点句型有哪几个?今天一整天有哪些学习收获?抓核心、列重点,是一项重要的听课习惯,它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逐渐积累而成的。列出重点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记住关键信息,提高反应速度,提升学习接受能力。例如,教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的课文时,教师与学生谈论假期活动中罗列出动词过去式went,picked,caught,wanted,ate等,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Mike,Liu Tao做过的事情并且识记这些重要的动词过去式,就能逐渐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能体会到Mike,Liu Tao假期的愉快。

5.回归生活(Life)

学习始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服务生活。英语各单元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增强学习的认同感,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也应当联系实际,加入自身的生活经历,验证学习内容,丰富话题内涵。例如,教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课文时,通过Su Hai,Su Yang的新家认识各个房间和主要家具的名称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clock,fridge等,然后学生利用课前画好的自家房间布局图介绍各个房间及相应陈设。学生用新授的词句介绍自己生活的家,遇到不会说的单词主动询问教师,如台灯lamp,书架bookcase等。

三、结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实践证明,倾听是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形成积极生活态度、发展综合能力的“关键招”。培养学生“5L英语倾听习惯”能够实现“五大解放”的理论,逐步开启学生的心智,架设一座坚固的桥梁,通往智慧的乐园。♪

猜你喜欢
句型习惯课文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典型句型大聚会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