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绘对欧洲印象派绘画的启示

2018-03-12 06:28辛洁
美术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浮世绘技法

辛洁

【摘要】19世纪中后期印象派绘画的出现,在绘画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时这种新的派别的绘画题材和技法的创新则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难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看到绘画题材和绘画技法受到浮世绘启示之后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印象主义;浮世绘;题材;技法

在历史上东西方相隔甚远,各自传承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单元,但是从古至今,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东西方都是在交流和影响中发展和前进的,绘画也不例外。但是两个不同画种的融合在19世纪中后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东方的浮世绘与西方的印象派绘画。

一、浮世绘影响印象派绘画的原因

19世纪欧洲绘画在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几个时期之后,就进入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古典主义美术的最后阶段。照相机的出现,使得欧洲的写实绘画被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时印象派就从现实主义美术中走出来,他们所发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情感和色彩,还有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他们重视的则是色彩构成和光影变化。但是对处于刚刚起步的印象派来说,它在难挣脱传统绘画的技法、视觉效果、构图等约束的同时,还要克服社会舆论和传统画家们的冷嘲热讽,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封闭的欧洲大环境中印象派还是无法马上脱离传统美术在各个方面的约束。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当时和印象派同样属于不入流的美术——日本浮世绘的出现给了处在困难时期的印象主义的艺术革新以很大的帮助。“日本的‘浮世绘又称‘江户画‘风俗画。从日本绘画史的发展来看,浮世绘这种绘画样式是从桃山时代流行的美人画、风俗画演变而来。‘浮世绘作为江户时代(17~19世纪)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它率直地变现江户市井中活生生的人物及其场景,如美人、浴女、优、歌舞伎、妓女、浪人、游女、侠士、花街柳巷、红楼翠阁、旅游风光等,被誉为‘江户时代的形象的百科全书。”在1853年美国用战舰迫使日本港口对外开放,与欧洲贸易日渐频繁的前提下,日本浮世绘在欧洲也开始大量传播开来,欧洲画家们开始注意到这些东方艺术作品。当时他们关注的核心是东亚艺术,尤其是他们在1867年世博会上看到的日本的版画。一些史学家认为,有两个“帮手”促成了印象派绘画变革的最后胜利,一个是取代了绘画一部分功能的摄影术,一个就是非常贴近下层和日常生活的日本版画,它启发一些画家打破欧洲的传统程式,大胆建材取舍和精心设计画面。印象派画家发现了浮世绘这种新奇的美术形式,并且在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后,这些画家和学者开始由最初的以浮世绘中的日本元素为创作素材,发展到后来的从日本浮世绘中寻找新的技法。在浮世绘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东方绘画中线条的简练概括,构图没有欧洲绘画中的透视和立体的约束,在画面中还有对比、留白、平涂等技法,这些深深吸引了印象派画家的目光。

在日本浮世绘技法的影响下,当时西方画坛出现了如下已成定论的新画法创新:画面构图的中心开始偏离画面的中心;视点得到提升;画面开始出现大开大合的交叉线;用黑线将所画图案围住;不用明暗对比,改用色调直接对比反差来暗示立体起伏感和体积感。正是日本浮世绘在欧洲的出现给予了正在发展时期的印象派以新的启示,很多印象派画家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日本版画,并试图在其作品中运用浮世绘中的一些在欧洲绘画者眼中相当独特的新题材和新技法,来丰富他们的作品。

二、浮世绘对欧洲印象主义绘画题材的启示

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绘画,印象派的画家们想摆脱传统绘画中关于宗教、历史、神话的题材束缚,并且他们极力的想在人像与风景画上面突破传统,添加一些新鲜的“血液”,因为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在欧洲迅速崛起,经过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而处于中产阶级地位的市民则希望过上轻松和浪漫的生活,而印象派的画家们大多都来自于这个阶级,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绘画对于他们在艺术上的精神寄托,努力的寻找着能够改变画家们创作题材的机会。在日本艺术传入欧洲一段时间之后的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他们看到了具有独特趣味的浮世绘。东方绘画的艺术个性深深吸引了当时处于创作瓶颈的印象派画家们的目光,浮世绘中表现日本妇女生活的美人图和表现日本戏剧文化的艺人图更是让印象派画家们兴奋不已,浮世绘颜色的搭配和充满东方味道的服装让当时的这些画家们相当好奇,于是在他们的绘画中就开始把这些具有东方情调的素材放在自己作品的画面里。

在马奈的绘画作品《爱弥尔·左拉肖像》和《尼娜·德·卡里阿斯肖像》的背景中,我们不难找出有关浮世绘的痕迹。而莫奈更是直接让模特穿上日本和服,创作出了著名的作品《穿日本和服的女人》。再看梵高的《唐基老爹》系列中,都是以日本浮世繪作为背景。他的《杏满枝》(图1)更是彰显出了东方的味道,以至于梅茨格尔和瓦尔特在评论梵高的绘画作品时写道:梵高“画了很多使人想起日本风景画的花木”。如果说马奈、莫奈和梵高都是用日本元素丰富自己的绘画内容的话,那德加则是受到浮世绘中描绘对象的启示。他尝试用新技法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比如他笔下的舞女和浴女,这些描绘对象与日本浮世绘中所描绘的对象极为相似。总的来说这些印象派画家们的画作,不管在画面背景上还是在描绘对象上,都充分地体现出日本绘画对他们的影响,这种影响给印象派绘画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点不置可否。

三、浮世绘拓宽了欧洲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新空间

在印象派绘画作品的题材受到浮世绘影响的同时,印象派的画家们又在努力寻找日本浮世绘技法方面的启示。在摄影术没有出现之前,古典主义绘画的单一焦点透视法还可以引领人们追求科学精神,支撑欣赏者的视觉需求,但是在摄影术出现以后,人们发现它们与摄影比较起来,确实没有自己特有的纯属绘画性质的东西。由于此前美术语汇与新生摄影在构图上都是居于单一焦点透视,求异的创新就必然首先指向对这单一焦点定位的突破。在构图方面浮世绘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体现在印象派精神领袖马奈的作品中。在他的作品《爱弥尔·左拉肖像》和《查哈利·阿斯特茹科肖像》中大面积的暗黑色平涂消除了景深感。他的代表作《吹笛少年》更是用一整块略有变化的大色块,代替了三维空间背景的景深感,使得画面中主体更显突出。在马奈刻意消除景深感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奥林匹亚》(图2)了,该画成功的将背景以及背景当中的人物和饰品做了暗黑处理,以突出前景当中的奥林匹亚。其实,这种去除景深感的新的构图方法在遥远的东方早已是最基本的构图法则,而在欧洲,这种新的构图法则则被称作“自然透视”。自然透视不是那种完全人为的、使我们的眼睛成为受文明教育欺骗对象的古典科学,而是我们从遥远的东方,如日本学来的那种艺术透视。endprint

而印象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德加则是在作品构图中运用空间切割和中心位移,使画面表现出装饰性的效果,这不能不说画家是受到了浮世绘版画的影响,特别是在《棉毛制品报道中的针织机买主》一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Jean Sutherland Boggs认为这幅画“画面展现出一种非传统的平面空间构图,这类似于日本版画”。当然还有印象派代表大师莫奈的风景画的构图例如《圣·达多雷斯的平台》也是受到了日本浮世绘《富岳三十六景》的影响等。在画面的构成上,印象派绘画受浮世绘影响的表现则是体现在色彩和线条上。德加在绘画上不仅注重构图的形式,而且更加追求画面的动感和作品主体动作的捕捉,他所描绘内容大部分都是浴女和舞女,而且这些形体都是非常富有动感的,在他的作品《梳发裸女背影》中,画家对女人体背部中央的脊椎表现尤为突出,他笔下的浴女突出了人体线条的律动,而相比之下安格尔的《瓦尔平松的浴女》则体现了传统绘画中三维视点原则,画中女人体背部中央的脊椎线几乎没有做任何展现,这也体现出了德加在东方绘画的影响下对画面构成进行了大胆地创新。这种独自具有意义的线条律动是此前欧洲绘画中没有的,而在东亚人物画中却众所周知地是一个核心原则。

德加的学生卡萨特更是推崇日本木刻版画中线条的运用。在她的作品《母子或正在喂奶的母亲》(图3)中,画家用均匀对等的轮廓线使画面显现出了在欧洲同类绘画题材中从未有过的韵味,而这种韵味恰恰来自东方绘画。画面中红色的轮廓线一直延伸到婴儿的全身,这样更加体现出了婴儿的动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在色彩的启示中,浮世绘的绘画选择鲜明的、纯净的颜色,利用色块之间的对比和衬托,使画面整体分外华美,光彩照人,这对梵高和高更的影响都非常深刻。梵高在接触和研究过浮世绘之后,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中间色,进而使得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和谐,这与他在1886年之前的作品几乎不用中间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高更则是在参考了日本的套色版画之后,把颜色不加混合的用之于画面之上,使画面颜色超越自然的给定性,这毋庸置疑是来自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虽然在此之前莫奈早就在日本浮世绘的启迪下依照自己的想象开始对作品进行赋色,但是这种脱离自然的色彩的给定性的用色,高更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作品《迪埃普的海水浴》中,画家用橘黄色和绿色表现海水体现了他用色的风格。

结语

在整个19世纪的欧洲绘画中,无论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印象主义几乎都是对过去绘画的传承和创新。印象派绘画是在饱受争议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每一种流派的产生都是有多种因素决定的,然而日本浮世绘对印象派绘画的启示无疑是相当深刻的,这种启示对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难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看到绘画题材和绘画技法受到浮世绘启示之后的创新,也不难在印象派画家的人物传记中找到他们对浮世绘的赞美,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客观地评价印象派绘画中关于浮世绘的作用,因为印象派绘画的发展不仅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启示而且受到了19世纪文学艺术上的自然派、光学和色彩学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画家们对光与色的追求和后来的巴比松画派作品的画面中,找到印象主义绘画革新的历史前奏。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夸大浮世绘对于印象派的作用,更不能把这种作用绝对化,那些认为没有浮世绘就没有印象派的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们更要摆正日本浮世绘和欧洲印象派繪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理斯·哈里森.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保罗·史密斯.印象主义[M].张广龙,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约翰·雷华德,贝纳·顿斯坦.印象派绘画大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王天兵.西方现代艺术批判[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7]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刘晓璐.日本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9]王才永.印象派与东亚绘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0]佟景韩,余丁,鹿镭.欧洲十九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浮世绘技法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浮世绘
克劳德?莫奈及作品浅析
印象派音乐中管弦乐的语言形成分析
秀秀台
浮世绘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