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儒学文化根源及其现代价值

2018-03-12 20:44康戈武
武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太极拳价值

康戈武

摘 要:太极拳是以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包括功法、套路和推手三种运动形式的一个武术拳种。这一拳种因理根太极而命名为太极拳。效仿“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拳”,并以此作为太极拳技术标准和技法的理论依据。效仿儒家学以致用的“修齐治平”模式,建立和完善了习练太极拳三个阶段的进程、方法和目的,笔者将之归纳为“练招知定,练劲能随,练神明舍”12字。进而,指出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现代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关键词:太极拳 太极文化 传统技术与练法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01—06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效果,已在长期而广泛的传习实践和科学测试中得到了反复验证。与此同时,太极拳的文化属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冠以“哲拳”“智慧拳”等彰显文化价值的名称。循着由表及里、沿流溯源、沿源求流、承流衍化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传统太极拳的技术、练习方法,探索太极拳传统技法与练法的文化根源。再鉴古观今,顺流而下,赏析太极拳文化价值的时代意义。增强武术文化自信,留住太极拳文化基因以及太极拳在健身养生、防身自卫和修身育人等方面的功能特点,弘扬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习方法的现代价值。

一 太极拳命名源自儒家太极学说

在目前看到的文献中,与太极拳命名相关的文献有三:

一是河南温县赵堡和氏女婿李棠阶(文清)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十四日日记写有:“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人,不参己力,可悟圣学”“未来不迎,已来不滞”(见《李文清公日记》)。李棠阶是晚清著名理学家清廷重臣,曾长期邀妻弟和兆元于左右,与兆元之师陈清平过从甚密。清平乃陈家沟陈氏拳械名家。李氏日记中所言“拳勇”应该指的就是现今所说之“太极拳”。其中“虚灵”等拳论与太极拳技法一致。而作为理学大家的李棠阶说的“圣学”,指的是理学。理学被认为是哲理化的儒学。理学认为,“总天下之理即是太極”,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联系和兆元传留拳架称为“带理架”(或写为“代理架”),李棠阶日记中这一记述帮助我们在探寻太极拳文化渊源时看到了此系拳技与太极一理。

二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河北永年广府李亦畬编订《太极拳谱》。谱中有其师武禹襄于1852年(清咸丰二年)赴河南得到的太极拳文论及此后其师徒二人的作品。谱中收录的《太极拳释名》一节说:“……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又名太极拳。”(见《廉让堂太极拳谱》(李启轩藏本))。既说明此系拳技合乎阴阳之理,也让世人在公刊文献中看见了“太极拳”一名。

三是民国乙未(1919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鑫自光绪戊申(1908年)经12年“汇集先世历传拳学真诠,详加稽考,益以己意” (见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编著成的《太极拳真铨》或名《太极拳图说》书稿。此稿1933年正式出版时定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在《自序》中明言太极拳的命名是“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并通过“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等太极哲理说明拳理;以“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说明此拳凭依太极文化产生的功能(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我们虽然至今没有考明这些拳论是陈鑫之前某代传人的遗文或是出自陈鑫“己意”,起码可以确定的是,“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

“太极”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被尊为中国文化群经之首的《周易》这部书。此书中《系辞上》载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哲学概念,表达了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生成过程的认识,被今人称之为“太极思维”,或“太极学说”。此说的大意是,太极是最原始的混沌之气。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是生两仪),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两仪生四象),继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四象生八卦),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系》,就是《系辞》。“太极”一词,出自孔子序《周易》的《系辞》中。孔子是儒家学派(儒学)的创始人。依此可认为,太极拳命名源自儒家太极学说。

太极拳先贤,不仅以“太极”一词命名这系拳术,称之为“太极拳”。而且,采用太极学说富含的哲理来规范太极拳技术。

二 太极拳技术标准以太极文化为依据

(一)太极哲理图解

太极学说富含的哲理,可以用如下图示进行说明。

图1:一个圆圈(太极圈)充满着最原始的混沌之气。

图2:一条反“S”线将圆圈划分为两个颜色不同但均衡对称的部份(是生两仪);浅色的为“阳”其中深色圆点表示“阳中有阴”;深色的为“阴”其中浅色圆点表示“阴中有阳”。这幅“双鱼形太极图”表明阴阳相互独立、等量对应,而又相互依存,统一一体;以浅色的阳鱼头为运动方向,阴阳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阴阳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图3:阴阳运动产生四时变化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两仪生四象)。继而,四象生八卦,由八卦相叠推衍出六十四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周易》谓之“一阴一阳之谓道”。

图4:把四象配上方位,就是东南西北四正方,加上中间,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方位了。

图5:八卦是四正方加上四斜角,再算上中间就是九宫方位了。

(二)太极文化是太极拳技术标准和技法的理论依据

太极文化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运动法则和方位,被完整地应用于太极拳,成为规范太极拳技术动作的依据,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拳”。

在动作方位方面:既有把掤、捋、挤、按4势与四象的四正方相配称“四正手”;还有把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与五行方位相配称为“五步”;进而,把四正手与后天八卦的坎、离、震、兑四正方位相合,采、挒、肘、靠与后天八卦的乾、坤、艮、巽,四斜角方位相合称之为“八门”;八门五步合称为“十三势”。十三势正好与九宫方位相配。[1](见图5)endprint

太极文化中的方位理念,还规范到了每一个太极拳动作。例如,“六合”包括“外三合、内三合”。在动作的“外三合”中,人体的上部和下部,要遵循上下相应、上下相随等运动法则;人体的左部和右部,要遵循左右相合、欲须向左先向右等运动法则。这些与动作方位有关的技法皆依据于太极学说中的阴阳运动法则。

在动作技法方面,太极拳完整地遵循了阴阳运动法则,以“一阴一阳之谓拳”规范每一个动作。具体的规范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是,将太极拳运动中两两对应和对立的现象一一类比区分阴阳,又两两组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来看:

在静姿动态方面,伸、开、外、出为阳,依次对应的屈、合、内、入为阴。进而形成屈伸、开合、外内、出入4个统一体。

在意气劲方面,实、呼、刚、发为阳,依次对应的虚、吸、柔、蓄为阴。进而形成虚实、吸呼、刚柔、蓄发4个统一体。

在攻防應用方面,攻、击、打、变为阳,依次对应的防、引、化、常为阴。进而形成防攻、引击、化打、常变4 个统一体。

依此类推,还可以找出动静、快慢、展收、大小等等不一而足的相互对应或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第二个步是,应用太极学说中的阴阳运动法则,处理上述统一体中相互对应或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段位武术杨式太极拳起式“单鞭”定式的上肢动作,前掌是进攻动作,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肘关节充分伸直更有利于攻击对方,伸属阳。按照“阳中有阴”的要求,肘关节微微屈曲了。如此,排除了“直则易拆”的忧患,且以“攻中有防”体现了“阳中有阴”的攻防法则。此式的后臂是个展开姿势,展开属阳。同样,按照“阳中有阴”的要求,后臂展开不能与前臂呈直线状,要松肩涵胸使后臂微微合回。按照这样的要求,“单鞭”式的臂、胸臂、背臂均呈现为弧圆状,展示出太极是个圆,太极拳静姿圆形、动态圆活的特点。

这一个动作说明“单鞭”式按照阴阳相依,阳中有阴的法则,规范出了伸中有屈、开中有合和攻中有防的技法。同时,也为这一动作明确了正确的技术标准。

仔细推敲,太极拳的每一招势,都符合阴阳运动法则,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 太极拳练习三阶段以儒家修齐治平为效仿模式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提倡“学而优则仕”(见《论语·子张》)。认为学得丰富的知识后,就要去做事。要为做事而学习实践需要的知识。围绕这一“学以致用”的价值观念,在儒学经典《礼记·大学》开篇有两段名言。

一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二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一段话中由“知”到“得”的学习进程是“知、止、定、静、安、虑、得”七字(以下简称“知得”)。

第二段话中,提出了儒家八目。同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前四目是修身的内容,第八目“平天下”是“天下太平”,这是儒家希望的“学以致用”的理想景象。这就清晰地勾画出了儒家“学以致用”包括的三个阶段,一是修身,二是致用之一“齐家”,三是致用之二“治国”。其中,修身与“知得”相关,齐家与待人相关,治国与处世相关。

当我们回溯传统太极拳早期练习方法时,发现清末流传开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将练好太极拳的进程总结为“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欲著熟须练著,欲懂劲须练劲,欲神明须练神。其中包括着“学以致用”的三个练习阶段,一是练招[2],二是练劲(致用之一),三是练神(致用之二)。而且同样能看到其中的练招与知得相关,练劲与待人相关,练神与处世相关。

从太极拳传统练法三个阶段与儒家“学以致用”三个阶段的类同中,可以看出太极拳练习三阶段是以儒家修齐治平为效仿模式建立起来的。

(一)太极拳练招阶段以儒家修身阶段为效仿模式

儒家学以致用的第一阶段是修身。在此阶段中,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掌握致用于某门实践的知识和品德。循着“知、止、定、静、安、虑、得”七字“知得”齐家治国的方略和努力方向。

太极拳传统练法的第一阶段是练招。在此阶段中,以太极拳技术招势(如太极拳十三势)作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习练对象。循着“知、止、定、静、安、虑、得”七字“知得”太极拳的技术标准和练习目标。

将两者“知得”进程一一对应,表解来看:

在这“知得”七字中,“定”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定”以知止为前提,是致用的基础。从修身与练招进程的相类处,看到两者皆以知“定”为核心。同时也看到,太极拳练招阶段是以儒家修身阶段为效仿模式建立起来的。

了解太极拳练招阶段与儒家修身阶段的文化渊源,有助于提高太极拳这方面的锻炼效果。

首先,晚清遗文《太极拳释名》说,太极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此语以“定”字为终,称为“十三势终于定”。以此说明练习技术动作的目的,在于明确和掌握动作的技术标准(知),经过按标准将动作练至动力定型(止),进入“定”的境界。入定后,才可能心静专一、拳势安舒,听劲敏锐,应对得当地追求完美的锻炼效果。不知止,就没有定,就得不到静、安、虑,练不好太极拳。这一学以致用的进程告诉我们,太极拳的“定”,不是简单地要求不看、不听、不思、不动达到的,而是将思想集中于动作的各项技术标准,专一于以意导动而达到的“定”,由此而得的“静”是动中求静。endprint

其二,太极拳技术标准的依据是阴阳运动法则。在阴阳相依的要求下形成了动作形圆、运动圆活的特点。圆转运动有利于小关节在转动中得到锻炼,也有助于肌肉因关节转动增加拉伸幅度而提高锻炼效果。

其三,在阴阳相依的规范下,太极拳动作绵缓柔和,是一项适宜采用腹式呼吸的有氧运动,也是一项能有效预防运动伤损进行广泛开展的大众健身运动。

其四,太极拳一招一式都体现出太极文化的意蕴。进入习练太极拳的第一阶段——练招,就能领略到太极学说对万物生成发展的认识,以及以阴阳运动法则为核心的太极哲理。

(二)太极拳练劲阶段以儒家齐家阶段为效仿模式(致用之一)

儒家继修身之后,进入“齐家”阶段。这是儒学致用的第一步——待人。如何待人,先从处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做起。太极哲理告诉我们,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可齐家。把家庭成员区别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后,只有阳不离阴,阴不离阳,互敬互让,随和相处,才能组合成家庭。进而,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在齐家的基础上,把与家庭成员相处的成功方法用于对待家庭之外的人,就能亲如一家,我们待人就算成功了。在这一阶段中,“随”是齐家待人的关键。同时也看到,太极拳练劲阶段是以儒家齐家阶段为效仿模式建立起来的。

太极拳继练招后,进入练劲阶段。这是太极拳致用的第一步——待人。为什么把练劲与待人联系一起呢?首先,劲力是通过受力方(人、物体、仪器)感知或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受力方,就难以测知劲力的方向、大小和变化。其次,太极拳中所谓“听劲”,完全是通过触觉去感知对手劲力的变化。所以,《王宗岳太极拳论》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一阴阳运动法则在练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方法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见《王宗岳太极拳论》)。由此可见,练劲、懂劲是通过与对手进行推手较量来实现,锻炼的是待人的能力。其关键与齐家待人一样,是“随”。通过与结伴练劲的对手获取“随”的技能,养成在对待任何人(包括敌手)时都能随和以待。从齐家与练劲的相类处,看到两者的共同目的在待人时能“随”。

了解太极拳练劲阶段与儒家齐家阶段的文化渊源,有助于提高太极拳这方面的锻炼效果。

首先,练劲是通过与人推手较技,提高对对手劲力方向、大小和变化的感知能力以及我随之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能力。这一技能的提高,只有通过与人较量才能获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独自进行功法和套路练习,不可能锻炼和提高与家人、对手、世人随和相处的素质。

其二,清晚期传出的《十三势行工歌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里说的“用”,是指将太极拳的攻防招势用于与人推手较技。推手较技对于“益寿延年”有着不同于功法和套路操练的锻炼作用。而且,通过与人较技的体验,能明白功法和套路中单个动作的“用意”,既有助于把握动作的规格,又有助于通过“用意”提高单人练习的效果。

其三,通过这类练习能提高我们对阴阳运动法则的理解,体悟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随和待人、对事、处世。

(三)太極拳练神阶段以儒家治国阶段为效仿模式(致用之二)

儒家的学以致用继“齐家”之后,进入“治国”阶段。这是致用的第二步——处世。

所谓“治国”,即参与到治理国家的各种事务中。广义说,就是“处世”。在治国处世的过程中,儒家的最高价值观是“仁”“义”。

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大意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礼仪而克制个人的欲望,就是“仁”。在面对生与义进行选择时,为了义,可以“舍生”。

“舍生取义”是儒家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太极拳继练劲后,进入练神阶段。这是太极拳致用的第二步——处世。《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练神就是为了达到“神明”。怎么练的?该论说:“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进而达到“舍己从人”。

显然,此阶段的练习方法,与练劲时的方法一样,仍然是遵循“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的阴阳运动法则,采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等基本技法。在练劲阶段,依此练习的目的是从“求随”到“能随”。到此阶段方法虽未变,但经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练习,默识揣摩,逐渐去掉了“随”中尚存的自我意识。潜移默化地进入“从心所欲”“舍己从人”的神化境界。这是顺应阴阳运动法则,由以“随”促成阴阳一体,和而不同,升华到了以“舍”促成阴阳一体,和而不同。“舍”是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从儒家的价值观和太极拳家的价值观,我们看到了两者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是“舍”。练神阶段长期的默识揣摩,目的就在于要明了“舍”的含义和方法。明“舍”了,才会“舍”。同时也看到,太极拳练神阶段是以儒家治国阶段为效仿模式建立起来的。了解到儒家学说对太极拳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太极拳这方面的锻炼效果。

首先,在练拳过程中,练招时明舍,就能排除一切杂念,专心揣摩动作,掌握技术标准,进入定境。获得预期的锻炼效果。在练劲时明白“舍”的含义和方法;才能与对手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真正进入“随”的境界。

其二,将太极拳练习体悟明了的“舍”用于待人处世,就能放弃个人的、局部的、排他的、独赢的等等一已私欲;立足顾及对手、考虑群体,向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

四 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现代价值

本研究在论述练招、练劲、练神时,已分别从多个角度论及了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实践价值。下面从现代社会的需求角度,扼要谈谈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现代价值。endprint

(一)坚持文化自信,发挥太极拳的文化价值

通过探索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文化渊源,我们看到了太极拳的技术标准和拳理,是以儒家太极哲理的核心“阴阳运动法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太极拳传统练法递进的“练招、练劲、练神”三个阶段,则是以儒家学以致用的“修身、齐家、治国”三阶段为效仿模式建立起来的。太极哲理可以通过太极拳动作表现出来,习练太极拳可以体悟到太极哲理。经过太极拳“练招、练劲、练神”三阶段练习者,可以懂得乃至掌握“练招知定,练劲能随,练神明舍”的致用智慧和能力。

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把已是儒学文化载体的太极拳纳入中外文化交流,能克服语言障碍,通过太极拳直观而生动的肢体运动,在增进习练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发挥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让世人通过太极拳了解太极思维的核心——阴阳运动法则。了解中国智慧强调的是和而不同,是对应或对立的两方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发展。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合则共赢,分则皆损。

(二)保持技术特点,发挥太极拳的健身特点

太极拳传统技术经阴阳运动法则的规范,形成了鲜明的动作特点。在与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项目进行比较时,这些特点更为突出。

例如,西方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多是激烈运动。太极拳强调阴阳和谐,属于和缓运动。和缓运动更有利于精神放松、肌肉舒松。使人从心理到机体都获得一种放松的积极性休息。其次,和缓运动有利于细匀深长的呼吸,加大有氧锻炼的效果。避免因动作激烈而呼吸急促表浅。

又如,西方体育突出对抗,注重胜负,多属竞技运动。太极拳在与人较技时突出阴阳合谐,强调顺随对方甚至舍已从人,属于和谐运动。和谐运动有助于练习者养成严于律己、随和待人,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观念。

仅举这两例已说明,由于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项目的技术标准和理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特点和运动理念,促成了不同的锻炼效果。保持太极拳传统技术特点才能发挥太极拳的健身特点,也才能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三)坚持练打结合,全面发挥太极拳的锻炼效果

从太极拳传统练法三阶段“练招知定,练劲能随,练神明舍”的价值取向看,要全面获取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和文化价值,必须参与“练招、练劲、练神”三阶段练习。在传统练法中,“练招”阶段被视为“知已”功夫,“练劲、练神”两阶段,被视为“知人”功夫。也就是指明第一阶段的个人练习,能提高个人演练技能。二、三两阶段与人交手的练习,才能提高对人的技能,渐次进入能随而升华到明舍的境界,取得完善人格修养的锻炼价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参与某一阶段的练习,就不可能取得相应的锻炼效果。即便是不想学习推手较量的锻炼者,也应参与“练劲阶段”的练习。拳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可理解为想要“益寿延年”,就得“详推用意”。所谓“练打结合”,就是既要个人单练,也要进行与人推手或对打的练习。

(四)留住文化基因,完善太極拳的技理体系

行文至此,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太极拳的技术标准和拳理皆以儒家太极哲理为依据。太极拳传统练法三个阶段以儒家学以致用的修齐治平为效仿模式。由于近百年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太极拳传统技术和练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留住太极拳的文化基因,就是留住了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也才能留住太极拳的技术标准、运动特点及其价值特点。我们要在找回太极文化自信的同时,主动运用太极文化对太极拳进行整理完善,进一步突出太极拳的文化风采。

五 结语与附言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如下四点结语和一句附言。

(一)依据对太极拳文化渊源和技术与练法的研究,可以提出太极拳的定义:太极拳是以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包括功法、套路和推手三种运动形式的一个武术拳种。

(二)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文化根源主要是,太极拳命名源自其“理根太极”。太极拳技术标准和技法的理论依据是作为太极文化核心的阴阳运动法则。效仿“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拳”是太极拳技理总则。习练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是以儒家学以致用“修齐治平”为效仿模式建立完善的。“练招知定,练劲能随,练神明舍”12字,既是习练太极拳的递进目标,也是太极拳文化价值的精髓。

(三)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载体,习练太极拳可以从体悟太极文化的核心——阴阳运动法则,懂得中国智慧是运用阴阳运动法则的表现。反过来说,学习太极文化又能提高习练太极拳的成效。

(四)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现代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纸上谈兵、顾此失彼甚至讳疾忌医,都 不能完整地获得太极拳的锻炼效果。

文尾附言一句,太极拳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萌生、传承和发展,既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硕果,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在写出《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儒学文化根源及其现代价值》后,笔者将从太极拳与道家和道教文化、太极拳与禅宗和禅法等角度续写太极拳技理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其现代价值,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同好。

注释:

[1]李亦畬编订《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2]在武术文献中,招、著、着相通.笔者采用现今通行的“招”.招,即招势、招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极拳价值
太极拳练习如何注意呼吸养生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42式太极拳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