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3-14 19:01王学兵
甘肃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语文教学

王学兵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有效阅读;基本体

系;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1—0100—01

本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无效阅读,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阅读。首先,要建立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体系,即:“篇章、片段、句子、词语”为横轴,“主旨、手法、结构”为纵轴的有效阅读体系;其次,要构建有效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即:“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品读文本,重点领悟→走出文本,拓展延伸”。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课程背景下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体系

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多年的教学摸索,笔者认为有效的阅读体系就是“篇章、片段、句子、词语”。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它可能是情,可能是理,也可能是志或趣。其次,看文章由哪些片段组成,各片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再次,看文章的重点句子,这一句子在这一片段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最后看词语的含义。大概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平面模型,“篇章、片段、句子、词语”作为横轴,“主旨、手法、结构”作为纵轴。其中,手法一栏,对于研究篇章来说主要指表现手法,包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拟人化、借景抒情等;对于研究片段来说,主要指结构手法,包含悬念、伏笔、过渡、照应等。主旨和结构指什么要容易些,这里就不细说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作用、效果、含义等其实都是指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主旨。

有了“篇章、片段、句子、词语”这一横轴,“主旨、手法、结构”这一纵轴,如果再加上不同时代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即时间这一纬度的话,我想那就能立体地理解文章了,也就是从学习语文的角度理解文章了。

二、有效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教学过程由各个教学环节构成。各个教学环节相连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这里称之为“课堂流程”。笔者融合新课程理念,围绕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基本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摸索出如下有效阅读教学的课堂流程: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品读文本,重点领悟→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先说“阅读文本,整体把握”。这是通读文本,熟悉文本结构内容,明确“是什么”。具体方法是:勾画障碍——疏通障碍——把握要旨——合理归纳。比如学《范进中举》这篇古典白话小说,除了生字词,有些文言色彩浓厚或者古今义差异明显的句子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阅读时宜先勾画、疏通,比如:“不要失了你的时了。”意即“不要不知道天高地厚,要掂量掂量自己是什么货色。”而不是有些学生以为的“不要耽误了你的时间”的意思。还有如“不三不四,也想天鹅屁吃”这一句,“不三不四”非指品行不端,而指范进相貌不出众,与前文所说的“尖嘴猴腮”相照应。障碍疏通之后,方便把握各段要旨,进行合理归纳,找出文章脉络: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并轻易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场围绕“中举”展开的闹剧就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为进一步具体分析文本局部打下了基础。

再说“品读文本,重点领悟”。这一环节重点品味文本语言,也就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体系图表的空白部分,具体探讨关键问题,领悟文本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关键的一环。语文阅读课,就是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语言所蕴涵的思想与情感。这样由品“文”而悟“道”,不仅落实了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审美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也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语言所蕴涵的思想与情感,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使“人文性”有了着落。“品文”与“悟道”相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模式。

“走出文本,拓展延伸”。这是对所学文本做思想和艺术的总结,然后“学以致用”的一个环节,是由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可以是“拓展人文”,运用学习总结的文本思想去关注社会、感受生活、认识自我;也可以是“拓展写作”,运用学习总结的文本艺术特色去指导写作,进行写作训练。

总之,有效阅读教学是指教师按照文本的特点组织学生主动地参与文本阅读,在多重对话中增强阅读感悟和提升理解能力的过程。教师必须正视阅读教学中的无效阅读的情况,建构有效阅读的新理念,才能探索出有效阅读的理想课堂模式。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语文课堂的“维他命”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