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安

2018-03-14 20:50郑清杨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鼓楼楼宇枝干

郑清杨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陕西西安临潼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富丽堂皇的楼宇映入眼帘,落满历史尘埃的雕花木门的对面,是一段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碎的爱情。顺着小径,走到了后院,那里栽种着两棵并肩生长的石榴树。它们的枝干相互缠绕,苍翠的绿叶互相掩映,那一朵朵娇艳欲滴、殷红如血的石榴花挂在枝头,似在吐露着那位羞花般俊俏的伊人,内心炽热的爱恋。环顾四周,这些曾经的金碧辉煌,都是唐玄宗一手为杨贵妃修筑的。那冬日里,凌于温泉水之上的氤氲,是他经久不息的爱。可是为什么,这份被世人所称道的两厢情愿,却化作了面前的三尺白绫?不知道身为贵妃的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驾鹤西去的?看着已经干涸的汤池与那尊栩栩如生的“贵妃入浴图”的塑像,不禁感到分外叹惋:这个女人,还是赢不过历史的滚滚红尘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骊山脚下是青白的石板路,四面都是满眼的苍翠欲滴的绿,交错重叠的枝干,似是在隐藏着什么。到了山顶,太阳光有些刺眼,让人不由得眯缝起眼。周围空旷了许多,向下俯瞰,那层层叠叠的楼宇向远处延伸,粉白的墙壁,金黄的琉璃瓦,屋檐的四角蹲踞着盘龙,恍惚间,仿佛就要顺着朱红的柱子扶摇而上。窗扉上细腻的雕花,池上的三四点碧苔,停驻在房梁上啾啾呜叫的鸟儿忽地飞入了高空,不见了踪影。在这奢靡的风景中,唯独不见那浩大雄伟的阿房宫。骊山,本就是一个庞大的载体,从上古的女娲,它就烙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兴盛亡衰的印迹。当年的秦始皇想必也曾站在这骊山之巅眺望着他的心血吧?只可惜统一中原的他却没能聚拢人心,一场大火,将这片繁华付之一炬。视线逐渐远移,在那江对面若隐若现的连绵群山之下,沉睡的便是当年雄姿英发的始皇。对面的贫瘠与这边的华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那片奇迹的兵马俑似在向世人证明,他在地下仍然做着英雄梦。那个帝王,终究也挽不住时间的洪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西安城里,仍矗立着钟楼和鼓楼,暮鼓晨钟的习俗也保留了下来。伴随着冗长的钟鼓声,踏上鼓楼的阶梯,顺势而上,一阵清风便迎面而来。如今的西安已不是昔日的长安城,高楼大厦鳞次节比,商业广告铺天盖地;楼下是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流与人流。抚摸着鼓楼凹凸不平的墙壁,感受着时间给它的烙印。我知道,历史在它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它背负着沉重的岁月,它是沉默的见证者。都市的快节奏从它身边经过,似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总会物是人非。可在古都的一草一叶、一砖一瓦中,我们仍看到了历史的影子。时间不会倒流,历史无法重来,过去已成往昔,我们谁都无能为力。无论是谁都无法留住时间,只能任凭它永不停歇地奔走。时间改变了太多,在这瞬息的变化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在这片激荡的水流中,投入一顆石子,使它泛起层层涟漪,留下独有的属于自己的痕迹。一如华清池,骊山,以及西安这个繁华古都……

猜你喜欢
鼓楼楼宇枝干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鼓楼颂
优化楼宇产业生态探索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到肇兴侗寨看鼓楼
凝聚年轻活力,助推“两新”起飞
楼宇党建亮实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鼓楼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