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高效培育技术应用对比试验

2018-03-16 09:43王丽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犊牛月龄母牛

王丽军

(辽宁省昌图县昌图站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昌图 112599)

犊牛高效培育技术是在犊牛15日龄时开始喂饲代乳料,并逐渐增加每日的喂饲次数和喂饲量;30日龄开始上料槽,喂饲优质青干草,保证自由采食量;45日龄开始精粗饲料混合与青干草拌喂;60日龄开始上绳栓饲,并逐渐增加每日的母子隔离次数与间隔时间;120日龄断奶,开始按常规培育到满10月龄。改变了常规培育随母哺乳满3月龄的做法,节约了犊牛培育成本和母体的大量损耗,为培育高产牛打下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随机选择昌图县大兴镇张德林肉牛繁育场和昌图县大四家子镇赵某某肉牛繁育场待产母牛各30头、犊牛代乳料、优质青干草、精料、红外线灯。

1.2 试验方法

在两个试验场各随机抽取30头待产辽育白牛母牛,并按产仔的先后顺序分成了15头的试验组和15头的对照组。大兴镇张某某肉牛繁育场抽取的母牛分别为试验一组和对照一组,编号分别为101~115和116~130;大四家子镇赵某某肉牛繁育场抽取的母牛分别为试验二组和对照二组,编号分别为201~215和216~230。试验组应用早期补饲、早期断奶技术,犊牛满4月龄断奶,然后继续培育到满10月龄结束试验。对照组按常规随母哺乳的方法培育,犊牛满6月龄断奶,然后继续培育到满10月龄结束试验。试验期内对参试母牛测定产后24h空腹体重和断奶后24h空腹体重,并准确记录产后的配种日期。试验期内测定犊牛的初生重、4月龄重、6月龄重、10月龄重,计算出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

1.3 技术措施

1.3.1 试验组犊牛的培育措施

15日龄开始喂饲代乳料,并逐渐增加每日的喂饲次数和喂饲量;30日龄开始上料槽,喂饲优质青干草,保证自由采食量;45日龄开始精粗饲料混合与青干草拌喂;60日龄开始上绳栓饲,并逐渐增加每日的母子隔离次数与间隔时间;120日龄断奶,开始按常规培育到满10月龄。

1.3.2 对照组犊牛的培育措施

随母哺乳满3月龄时开始补饲精料,满4月龄时开始栓饲,逐渐增加每日母子隔离的次数与时间,并采用精粗混合与青干草拌喂的方法进行补饲;犊牛满6月龄时断奶,开始按常规培育到满10月龄。

1.3.3 母牛的饲养方法

对所有参试的哺乳期母牛保持相同的饲养水平,断乳后即可转群按常规方法饲养。

1.3.4 温度调控

为保证新生犊牛不受冬季低温环境的影响,培育舍内增设火墙和红外线灯对舍内低温进行调控。3 结果与讨论

3.1 犊牛增重情况

试验组的犊牛平均初生重是40.8kg,4月龄平均重是131.3kg,6月龄平均重是222.6kg,10月龄平均重是383.7kg,试验期平均净增重是342.2kg,平均日增重是1.14kg。对照组的犊牛平均初生重是41.1kg,4月龄平均重是124.8kg,6月龄平均重是178.5kg,10月龄平均重是311.2kg,试验期平均净增重是270.0kg,平均日增重是0.9kg。详见表1和表2。

表1 试验组犊牛增重测定统计表 单位:kg

3.2 母牛测试情况

3.2.1 母牛断乳后的体重损失情况

试验组产后平均体重536kg,断乳后平均体重550kg,哺乳期内平均增长14kg;对照组产后平均体重538kg,断乳后平均体重516kg,哺乳期内平均的体重损失是22kg。

表2 对照组犊牛增重测定统计表 单位:kg

3.2.2 母牛产后发情配种情况

试验组在产后60~100d内发情26头,正常的发情率是87%;对照组在产后60~100d内发情24头,正常的发情率是80%。

3.3 犊牛高效培育技术应用效果

从试验结果看,应用犊牛高效培育技术效果十分显著,试验期内试验组犊牛的平均增重比对照组犊牛多增重72.2kg,提高了27%,这给犊牛高效培育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4 犊牛高效培育技术对母牛的影响

试验组母牛在哺乳期内,只有个别牛有轻微的体重损失,而从群体看,平均增长了14kg,这说明通过对犊牛的早期补料,降低了母体的营养损耗,对保证孕期胎儿的营养供给十分有利;对照组母牛在哺乳期内,只有少数牛的体重有所增加,从群体上看,体重损失较大,平均失重22kg,这对孕期的胎儿发育和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母牛产后发情配种情况正常,虽然产后60~100d内的发情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7%,但不能说明是试验条件造成的差异。

3.5 环境条件对试验的影响

本次试验设计时只考虑了当年试验当年完成,因而错过了牛的最佳产犊期。如果在最佳产犊期6~7月份开始试验会取得更好的成果。本次试验中所应用的“代乳料”成本过高,有待于在今后推广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改进。

4 结论

应用犊牛高效培育技术的试验组生长发育明显好于对照组,为牛场应用该项技术提供了参考。证明了犊牛高效培育技术对犊牛的增重效果十分显著,同时降低了母体的营养损耗,对孕期的胎儿发育和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犊牛月龄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