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分析

2018-03-16 08:38杭州市房产管理局
上海房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申请人机关联网

文/杭州市房产管理局

公共租赁房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公共租赁房的推行和实施为我国住房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途径。为合理公正地落实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使国家推行的此项民生工程能够切实地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国家审计必须对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展开审计调查。一方面可以查出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落实中的不合规问题,进而健全公共租赁房的配租政策,同时为公共租赁房的后续管理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能为审计机关开展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从审计的角度看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审计署对公共租赁房配租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在公共租赁房的配租使用方面,各地都出现了不少问题。2014年审计署公布的第二十二号公告、2015年审计署公布的第二十七号公告、2016年审计署公布的第九号公告列出了一批公共租赁房配租不合规的案例。例如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的部分申报人员材料不属实,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格,204户不再符合条件的人员退出不及时,仍然违规领取住房补贴30.56万元,享受实物配租62套。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的部分被保障人员材料申报不属实,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格,造成58户不符合公共租赁房保障条件者违规享受,其中19户领取住房租赁补贴1.32万元,37户享受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37套。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由于公共租赁房动态管理不到位,退出机制不完善,41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退出不及时,仍违规享受公共租赁房实物配租。

二、完善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公共租赁房管理信息系统

对已经通过初审、复审进入公示、轮候阶段的申请人和已经成功配租的人员,在公共租赁房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申请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要重点关注涉及配租流程的行政单位申请人的材料信息。全部申请人的材料信息不仅要在整个配租过程中加以审核,还要在申请人的材料信息发生变动时及时更新并与申请标准核对。此外,要将全部公共租赁房房源信息纳入公共租赁房管理信息系统,对其实现动态管理。

(二)健全与公共租赁房配租流程有关的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一项复杂工程,但与公共租赁房配租有关的内部控制问题,相关行政单位应当关注以下方面:申请人材料的开具单位即民政、户籍、银行、税务等部门应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同时规定由另一人复核已开具的证明材料。公共租赁房管理中心对申请材料的初审与复审应当由不同的人员至少进行两次。公共租赁房管理中心在公示、轮候、摇号配租等阶段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人员参与观察,并将配租流程与结果及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对外公开。

(三)完善公共租赁房的申请标准

首先,社会经济、人民收入水平、房价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申请标准方面也应及时调整。其次,在申请标准制订前应广泛调研,根据公共租赁房的数量和公共租赁房的需求状况进行制订。

(四)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

现行的处罚机制不能有效地防止骗租、违规使用等行为,所以,应当加重处罚力度,使骗租、违规使用的代价变重,并将处罚事项在申请的初始环节告知申请人。曾被处罚的人员再次申请公共租赁房时,在同等条件下不优先享受公共租赁房。

三、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依据缺位

公共租赁房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的依据是指审计机关在实施该项审计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标准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审计准则等。而我国公共租赁房的配租和后续管理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法律规范严重缺位,没有一部具体针对公共租赁房的法律。在公共租赁房的政策领域,只有国务院的政策方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管理办法以及地方出台的实施办法。虽然这些材料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是与法律制度相比,其效力较低、约束力较差。因此,审计机关在开展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时,缺乏权威的标准,审计取证困难,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审计技术落后

在信息化时代,与其他领域的审计相同,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工作正在逐渐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目前财务审计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计算机技术,而该技术在其他的审计方面还未全面铺开。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公共租赁房管理中心、民政、公安、工商、财政、社保、税务、银行等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料缺乏实时整合。所以,仅仅依靠常规审计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审计人员的职业化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每年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审计风险大,审计质量要求较高。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对审计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当前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而言,仍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提升。

四、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审计依据

首先,公共租赁房在全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租赁房的建设、配租、后续管理任务更是繁重,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法律,为公共租赁房配租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国务院要面向全国制定操作性强、符合工作实际的公共租赁房管理条例。最后,各个地方要依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的法规,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台可具体实施的政策,为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保驾护航。

(二)探索联网实时审计技术

联网实时审计是指通过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网络互联,审计机关实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业务等数据,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数据分析后,运用联网实时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业务等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动态预警和日常监督。联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模式和制度安排,主要可以解决审计范围的问题,而实时审计作为一种基于时效的审计模式和制度安排,强化了审计的预防功能,推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

审计机关开展联网实时审计要建立审计监督指挥中心、联网实时审计中心、审计数据中心和审计综合管理平台。审计机关开展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时,依托审计监督指挥中心对多个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处理,快速沟通审计信息,及时对审计疑点进行预警,有效提升决策指导的科学性。联网实时审计中心的核心功能是预警疑点处理,此步骤针对上一环节发现的疑点问题提请决策,对不符合逻辑、不符合指标、不符合政策的申请数据资料,预警模型按照预设好的阀值,自动预警、产生疑点,日常审计监督需要审计人员查看疑点数据,及时控制风险,实现审计关口前移。数据仓库技术是审计数据中心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采集、加工、交换、存储、转换、管理和共享,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审计机关在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时,要对相应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网络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架构、数据库类型、数据量、对外提供的数据以及内部的网络环境和外网接口等情况。审计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采用B/S技术架构体系,构建一个基于SOA的综合管理平台,利用组件式开发技术框架实现业务应用。审计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是支撑“三个中心”的应用。

审计机关在运用联网实时审计时,需要加强七个方面的技术建设,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储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安全防护技术和网络架构技术。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复杂问题。但对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首先,审计人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对政策的理解掌握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在工作中反复实践。其次,审计人员要持续掌握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最后,审计人员在进行公共租赁房配租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时,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猜你喜欢
申请人机关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抢占物联网
打开机关锁
一种含碘氢碘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一种黄霉素A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