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当先,“引”适时,“学”“思”相得益彰

2018-03-16 22:10张体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让学引思

张体奎

[摘 要]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给学生自信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做到“让”当先,“引”适时,“学”“思”相得益彰,促进学生真思考、真探究、真实践、真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让学引思;相得益彰;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65-03

我校作为城郊接合部的一所小学,学生家长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文化层次低,有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有的教育能力跟不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再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心灵深处那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强烈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导致学生学习缺少热情,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上,因自己的“大力作为”,使得学生不会作为、不想作为。对此,教师应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倾听童声,放飞童真,启迪童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应给学生机会,以教师的“无为”,促进学生“有所作为”,不越俎代庖,不包办代替,真正做到“让”适当,“引”适时,“学”“思”相得益彰,从而让学生真思考、真探究、真实践、真反思,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给学生以生长的力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下面谈谈我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氛围,给学生自信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教学中,我们应做温暖型的老师,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积极参与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场”,能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舒服地学习,能促进学生顺其自然地想象、思考、表达、思辨、评价。在“思维无禁区”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积极发挥思考力,进而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发言时,教师面带微笑并投以专注的神情,或点头,或竖起大拇指;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予以热烈的掌声,给学生更大的信心;有些学生回答问题说不到点子上时,也应给予鼓励;有些学生说错了,应肯定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其他对学生发出笑声或嘲弄声的行为要予以制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用鼓励的话语、肯定的手势、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充分发表见解,能给学生带来自信的力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以境生情,以情促智,让良好的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小明寻宝”的情境:小明参加了一个寻宝游戏,宝物就藏在距离他左脚3米的地方,你知道宝物在哪里吗?请你以一点代表小明,在纸上标出宝物的位置。学生思考、操作、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上出现了无数个点,这无数一点形成了一个圆。教师在圆内、圆外、圆上分别选取一点,提问:“它们可能是宝物的位置吗?”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情境中,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等,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课末,教师再次出示小明寻宝的情境图,提问:“宝物除了可以在这个圆上任意一点外,还会在别的地方吗?”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宝物可能在小明左脚下3米处,也可能在左脚上3米处(课件显示:小明的左上方有树枝)。学生发现只要符合“距离左脚3米”的条件,都可能是藏宝物的地方,这些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图形——球体,球体上的任意一点到球心(小明左脚)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样的情境设计,首尾呼应,具有现实性、思考性、挑战性和适度性,从平面引向立体,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认识渐趋深刻。

好的情境就像磁场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置身场内,浸润于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探索交流中,能不断地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的作用,能带给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

三、经历过程,创设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计算、猜测、推理、概括、验证等活动,可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建构知识、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并做到“让”当先,“引”适时,“学”“思”相得益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让学生提出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我首先出示玩套圈游戏的情境,提问:“这个游戏你玩过吗?”然后出示“小明玩了3次,平均每次套中4个”这一条件,提问:“读一读,你能想到什么?想想还有什么可能,在方格图上涂一涂。”学生通过思考、操作、交流,得出了好几种情况。接着,我再次提问:“有没有感到这个‘4很特别啊?它还有个名字,谁知道?”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它叫平均数”。最后,我继续提问:“你以前见到过它吗?关于平均数,你想研究什么?”有的学生说:“什么叫平均数?”有的学生说:“学习平均数有什么价值?”有的学生说:“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还有的学生说:“平均数怎么求?”将提问权交给学生,可以改善课堂的对话氛围,不断增强课堂的活力,与此同时还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2.思路让学生说出来

让学生说思路,可以促进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的“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我首先展示习题“每个书架有4层,2个书架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了多少本书?”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练习,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则追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说思路:先求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再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了多少本书。继续提问:“还可以怎么解决呢?”学生回答:“可以先求出2个书架的总层数,再用‘总本数÷总层数=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的本数”。通过说思路,让学生明白:要把相关联的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3.规律让学生找出来

“规律让学生找”,实质上就是要重视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数学规律无处不在,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找规律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简单的事实背后寻找隐藏的规律,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

例如,教学四年级的“四舍法调商”时,我在课始设计口算练习(如右图),待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我及时评价:“好美妙的一组算式,简单的口算背后藏着不简单的规律,这就是数学的内在美,数学有意思吧?”这样,利用简单的口算练习渗透规律教学,为学生理解四舍法调商的算理打好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给足学生找规律的时间,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探究心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予以学生必要的示范及指点;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为找规律提供团队支撑,从而让学生不但学会观察现象,更学会探寻本质,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4.活动让学生做起来

皮亚杰说:“活动是智慧的源泉。”活动是学生的经验建构方式。学生只有经历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数学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平方米”时,我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米大小的彩纸,先让学生看一看,初步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接着,让学生伸出双臂表示1米的长度,再比画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感知1平方米;或让四个学生上台围成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感知1平方米大小。然后,让学生闭眼想象1平方米的大小,在脑海中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最后,让学生估计黑板、桌面等物体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学生通过看、摸、围、想、估等活动,在“做数学”中亲身体验,多重感官参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更牢固。

5.结论让学生得出来

例如,教学四年级的“四舍法调商”时,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本第18页的内容,并尝试完成课本上的“练一练”。上课时,我先出示四道四舍法试商的复习题,让学生估商,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接着,请学生讲课本中例题的计算过程,我随机板书;然后,让学生口答“练一练”中的四道题,并说出想法。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这一类题目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用四舍法试商,都把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开始试的商偏大了,要调小。我相机板书“四舍法→把除数看小→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四舍法调商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结论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总结。

6.错误让学生辩起来

郑毓信教授说过:“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经过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班级群体中,学生的认识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有人出错是正常的,教师不可回避,应抓住契机,适时发挥调控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辩”起来,从而促使学生抓住本质,深刻理解知识。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当我出示“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时,有学生说是1/2,有学生说是2/4。对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各自说理,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错因,排除干扰,统一认识,建立分数的正确观念。

7.“老师”让学生当起来

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加·戴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别人”这一方法可以记住90%以上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讲题,既能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让“小老师”根据预习所获来讲题,教师点拨、引导、强调、补充,帮助学生走向完善、走向深刻。同时,还采取“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可“隐身退后”,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三道小数乘小数的算式,然后,请做对的学生上台讲解计算过程,可以直接讲给其他同学听,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这样,经过几位学生的讲解,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越来越明晰。这时,教师提问:“现在你知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待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适时提炼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练习中,让学生每人出两道题考同桌,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要想考别人,自己先得有正确的答案。于是,学生都认真做题,并细心检查,确保答案正确,接着,让学生互换题目,做好后,相互批改,如果有错的,另一个学生要负责教会。这样,学生一边做“小老师”一边做“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这样的教学情境正是教师所期盼的。

8.收获让学生讲出来

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讲收获,有助于学生深化知识、提炼方法、積累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后回顾并小结,讲收获;可以在练习中,从解题方法经验的角度,讲收获;可以在课末,回顾全课,讲收获。

例如,教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时,学完新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的探索过程(如怎样得出乘法分配律),从而总结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又如,在做完“练一练”第1题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道题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公式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过来用”的结论。在课末,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及时回顾,有助于培养学生梳理、概括、反思、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我会走在“让学引思”的教学之路上,巧妙地“无为”起来,让学生睿智起来;“若愚”起来,让学生思考起来;“懒”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退”下讲台,让学生走上前台。让学生学会对话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拿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自己去探索无穷的奥秘。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让学引思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