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腹针治疗的临床研讨

2018-03-17 04:04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100029张红林薄智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脑瘤腹针食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100029)张红林 薄智云

1 梅核气的源流回顾

梅核气(imagined bolus in throat)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伴有胸胁阻胀,喛气吞酸,情绪不畅等症。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

梅核气的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可见于《素问·咳论》:“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大甚,为喉吤”,即言喉间有物;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针灸甲乙经·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喝喝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病咽噎不得息,取之天容”;《诸病源候论·咽中如炙肉脔候》:“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赤水玄珠·咽喉门》:“梅咳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古今医鉴》:“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多因喜怒不节,肝失调达而气机郁结,气郁则津液结聚而成痰,痰凝气滞搏结于咽喉所致。临床患者常见的主诉有咽部不适,如有物阻感。后世医家形象地称为“梅核气”。治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四七汤等方。

2 梅核气发病机理的自我体验和研究

2.1 偶然的体会 九十年代笔者患过梅核气,咽中如有“炙脔”,不时一股一股地有气从胸膈往上涌,堵在咽喉。由于有专业的基础,所以笔者体会到是食道痉挛。用天突、气舍、中庭穴,发作时点按,不发作时不治疗,效果还可以。

2.2 偶然的疗效 由此引发出来笔记者研究梅核气的兴趣。后来遇到一位诊断为“贲门齿线上移”的患者,表现为嗳腐吞酸,胃中嘈杂,从咽至心口有噎堵感。观察该患者平时喜欢穿大衣敞着怀,显得潇洒,所以从嗓子到胸口一直到胃口都是凉的。笔者用腹针按梅核气治疗而治愈。

2.3 梅核气发病机理的自我认识 笔者认为,食道上连咽,咽下缘平第6颈椎,当食道痉挛时,咽与食道连接处是最薄弱的地方,最容易拽松了,所以产生了“异物感”“梅核气”。

气管痉挛也是梅核气的病机之一。当气管痉挛还没有到咳喘的状态时,气管与喉结的连接处最容易被拽松,也表现为梅核气。特别是这类病人往往还能咳出一些痰来,人们更加容易从痰论治。

此外,还发现颈椎前侧肌肉的紧张也有一部分表现为梅核气症状,如患者主诉气提在胸口、嗓子,气下去,胸口脖子被勒着等。

3 梅核气的腹针治疗

依据腹针“刺至病所”的原则,腹针可以对“病所”进行直观的治疗。

3.1 处方及方义 由于病发颈部,所以用颈椎病的处方: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由于病位在胸骨后及胸骨上下之食道、气管、颈(前)肌群,故多用三星剌法(注:三星刺:腹针国标使用的常用腹针刺法之一,以主穴为中点沿上、下各距0.3寸~0.5寸,加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直线排列的多针刺法。此法适宜于病位呈带状或条状分布的疾病):中脘三星刺,建里三星刺,下脘三星剌,水分三星刺,脐上取穴,及该针左侧肾经(以提升肺气)。以上诸穴依当时梅核气发生的部位,微调深浅,直至症状消失,灯烤神阙,留针30分钟。

3.2 加减 若食道痉挛明显者,加天枢双,右上风湿点;亦可加右大横。若软腭及鼻后仍有不适,加上脘;若身体上半部气机比较有把握调通了,但症状还未完全消失者,将气往下引至双下肢,加针外陵(双),下风湿点(双),下风湿下点(双)。伴有食道返流、心慌心跳等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者,加下脘下。以上诸穴“以平为期”,“中病即止”,“见好就收”。

4 验案举例

4.1 验案一 王某,女,57岁。头痛半年,确诊为脑瘤,经薄智云老师腹针止住头痛以后,后期的调理我参与了。发现该患者与梅核气、颈椎病有密切关系。她是一名高年资会计,年轻时由于纸质办公,长年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在调治颈椎病的时候,发现该患者伴有明显的梅核气,让患者吞咽空气时,喉间憋紧以致不能吞咽。经腹针梅核气处方,不断依不适部位调深浅,直至梅核气完全消失,烤神阙,留针30分钟。患者主诉把梅核气通了以后,整个脑子松了。现在脑瘤停止发展,头痛早已消失,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进入正轨。

治疗体会:笔者认为该患者由于严重的颈椎病梅核气,把本应从脑子流出的气血通道憋住了,最后卡在嗓子上,只进不出,憋成了脑瘤。经腹针治疗后,通畅了气血通道,使脑瘤停止增长。为今后的脑瘤腹针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4.2 验案二 李某,女,53岁。患抑郁症5年。现头沉重,口干,咽干,咽部(天突穴处)噎堵感重,胸膈中有压榨感,心口紧,腹胀,大便不畅。经腹针梅核气处方,不断依不适部位调深浅,直至梅核气完全消失,烤神阙,留针30分钟。共针10次,梅核气完全消失。

5 讨论

5.1 梅核气治疗的难度 基于以上的认识,梅核气治疗需要医生具备调节食道痉挛的技术、具备调节气管痉挛的技术、具备调节颈部肌肉的技术,所以对医生的技术全面性要求高。同时,梅核气发病的部位广泛,从鼻咽到贲门,而且病位不停变化、移动(以从鼻咽至胸口心下的不断移动为多见),所以涉及的经脉和病机较多,少量的经脉,或者几个穴位不易解决梅核气的全部问题。梅核气发病部位有时在胸骨后,针灸的局部取穴也不能直接局部刺激相关器官。所以对医生的全面性技术要求高。

5.2 梅核气涉及的病种 合并表现梅核气症状的病证比较多,可合并使用腹针治疗梅核气方法,如:①慢性鼻炎,②慢性咽炎,③甲状腺结节,④食管返流,⑤胸骨处噎堵感,⑥肝胆胰诸病伴梅核气症状者,⑦输卵管、子宮、腹股沟诸病伴梅核气症状者,⑧抑郁症伴梅核气症状者。临床中体会,凡是遇到以上这类疾病,加上梅核气的处方,多能取得良好效果,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5.3 腹针治疗梅核气的意义 ①解决了一个历史难题。目前笔者只有用腹针治疗梅核气,从神龟图上进行从鼻咽至胃的取穴,才能比较完整地消除梅核气诸症,腹针对治疗梅核气具有技术优势。②腹针治疗梅核气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与梅核气症状相关的广泛的病种之中。

猜你喜欢
脑瘤腹针食道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所有脑瘤都需要手术吗
新警示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腹针疗法临床应用新进展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