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嘉兴市养老模式研究

2018-03-17 07:55陈晓晓唐铁球王璐洁洪榕泽郭宇菲钱伟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嘉兴互联网+

陈晓晓+唐铁球+王璐洁+洪榕泽+郭宇菲+钱伟能

[提要] 本文通过了解嘉兴市居家养老模式开展现状,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嘉兴养老服务创新与重构的影响因素,认清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与挑战,深入了解当前嘉兴市养老服务工作现状与困境。综合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通过理论演绎、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该居家养老新模式在未来的可行性,并对嘉兴市当前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嘉兴;“互联网+”;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30日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受信息化浪潮的影响,养老服务产业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养老服务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传递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务院在2015年7月4日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嘉兴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老龄化程度连续10年高居浙江省榜首的嘉兴,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更是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为“互联网+”与养老的结合提供了新机遇,要求嘉兴传统养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行业与养老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养老模式的创新。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为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调研情况,对目前嘉兴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并在初步调研基础上,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个案访谈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汇总,运用相关理论统计分析,就如何完善嘉兴市养老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调研问卷以嘉兴市市区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共设有20个问题,主要在居民有关“互联网+养老”模式的态度和看法方面展开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原因,得出相应结论和可行性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纸质问卷,回收350份。调查对象为嘉兴市不同社区的居民,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社区的养老现状,以及老年群体对目前新型养老的态度和看法。

一、嘉兴市养老现状

嘉兴市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1987年就提前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省统计局非普查年度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嘉兴市常住人口461.4万人,比2015年末净增加2.9万人,增长0.63%。“十二五”期间,即2011~2015年,常住人口分别增加2.64万人、1.30万人、1.40万人、1.20万人和1.50万人,增速分别为0.59%、0.29%、0.31%、0.26%和0.33%。2016年较“十二五”期间无论从增加绝对数还是增速看,均有加快趋势。分县(市、区)看,常住人口各地增幅不一,市区增长最快,增加1.36万人,较上年增长1.11%。其中,南湖区增加0.69万人,增长1.08%;秀洲区增加0.67万人,增长1.13%。嘉善县、海盐县和平湖市常住人增长相对平缓,相较于2015年分别增加0.19万人、0.14万人和0.23万人,分别增长0.33%、0.32%和0.34%。

嘉兴市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以及高齡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等特点,其中嘉兴本地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尤其突出。根据市公安局统计,2016年底,嘉兴市户籍人口为352.1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8.19万人,与上年相比,老龄人口总量增加3.25万人,增幅为3.8%,老龄人口增幅比户籍人口增幅高3.1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5.05%,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及省内11市相比,嘉兴市的老龄人口总量居全省第7位,但老龄人口占户籍人口之比居全省第2位,比全省平均水平(21.1%)高出3.95个百分点,比最低的温州市高出7.91个百分点。与“十二五”末相比,全市户籍人口老龄化进程有所放缓,由全省首位退居第2位,老龄人口占比提升幅度有所下降,但老龄化形势仍较严峻。人口结构出现新变化,年龄结构趋于成熟型,少年儿童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占比继续上升。老年人口趋向高龄化,性别比降低。随着嘉兴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供给能力面临挑战。

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养老不单单是事业,更应该是产业。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既要考虑民生,又要考虑发展,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年来,为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嘉兴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工作中,更是将医疗卫生与医疗服务的结合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2015年乌镇以“互联网+养老”为发展思路,开始探索“智慧养老”项目;10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由镇政府出资,委托第三方管理机构椿熙堂管理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当前,嘉兴正在大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50~80岁之间的老人,少数为35~50岁之间的青老年人。除了近30%的老人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外,53.7%的老人中小学毕业,18.5%的老人未上过学。老人们的月收入大多在1,000~5,000元之间,极少数在5,000元之上,也有近15%的人收入没有达到1,000元。而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工资、退休金、养老金或子女补贴,还有5.6%的人进行个人投资理财保证收入。调查发现老人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和学历高低成正比,而学历较高的老人则采取相对较多的方式进行投资理财。endprint

(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约89%的老人身体状况为能自理或身体健康,其余为半自理或不能自理。受调查人群几乎无无子女现象,42.5%的老人有一个孩子,46.3%的老人有2~3个子女,3个以上子女的人数比例占10%。针对居住情况,71%的老人现与配偶居住或单独居住,只有24%的老人与子女居住,极少数由保姆照料或与他人居住。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和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使得独居现象越来越突出。

(三)老人们平常的娱乐活动方面,散步占89%,57%的养老社区具备完善的养老设施,有25%的人会同时选择看管孙辈、做家务、练太极以及参加广场舞和唱歌之类的文娱活动,还有小部分人会选择看书写字、旅游之类的活动。近80%的老人希望“互联网+养老”能够提供安全监测和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对家政服务、身体保健、情感沟通、休闲娱乐等有需求的老人比例占58%左右。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满足老年群体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远远不够,不同对象对老年服务有着多样化需求,尤其在情感沟通、休闲娱乐等精神慰藉层面的需求比例在不断增加。

(四)关于进入养老机构意愿的调查,29.43%的老人表示接受,剩余的老人则更倾向于居家式社区养老和子女养老。在“互联网+”新型养老趋势下,仍有65%的老人从未听说过网络养老方式,且64%的老人表示不会使用互联网,但是在解决使用网络问题的基础上,有将近75%的老人表示支持“互联网+新型养老”。对于“互联网+养老”的实践应用,43%的老人表示最担心的是操作困难,22%的老人则最担心服务质量和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其次,52%的老人认为网络养老比传统养老模式更加节约时间精力,59%的老人觉得方便挑选服务人员上门陪伴老人,充实老人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少数人还能体会到受教育和结交好友的乐趣,但44%的老人则认为这种模式会增加中介开支,56%的老人担心陌生人借此出入家庭,有安全隐患。由于群体的阅历和认知水平不同,会对“互联网+”新趋势下的养老模式构建形成不同的理解。但从总体上看,调查的群体对于这种新模式是接受认可的,虽然仍然存在对安全隐患以及操作难度等方面的担忧,因此对于新模式的宣传普及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背景下嘉兴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在老人的隐私信息保护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在乌镇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老人通过一张绿色身份证般大小的“乐享生活卡”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服务信息等数据。只要工作人员扫一下卡上的二维码,老人的信息便传至后台“照护服务执行系统”,便可以获得免费体验、生活指导、娱乐活动等养老服务。通过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更新的方式,能够为老人提供诸多方便。但现实生活中,在维护老人的隐私信息方面存在很多隐患,这也使得智慧养老模式的推广有了一定的难度。从群体年龄这一主观因素来看,本次调研的主题以养老模式创新为核心关键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77.78%,50~60岁的占18.52%,参与调查的人群以老年群体为主。对于养老模式的态度和看法,站在老年群体角度上,会对智能设备的操作难易程度存在担忧,并且其预防风险隐患的能力较差。详细的信息数据采集包括健康状况、地理位置、兴趣行为偏好等,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隐私信息保密方式,这些准确真实的数据将会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牟取个人利益,容易滋生盗窃、欺诈等犯罪行为。

(二)没有专业的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只局限于少部分的地区,与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关系。2015年8月15日,全国首个“互联网+养老体系”在乌镇养老照料服務中心试运营,在其线上平台,通过为老人在家中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硬件设施,并利用阿里云服务器、微信、app等进行远程管理。可以让子女、医院等实时了解老人的情况,从而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服务,形成“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然而,大部分社区和养老机构缺少此类智能设备,即使有也多为进口设备,价格昂贵,而社区机构等资金有限,也无法全面引进智能设施。由于老年人经济条件有限,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再加上对设备使用的担忧,智能设备应用普及率较低,无法真正服务多数的老年群体。中国传统文化里讲养儿防老,后代成为肩负养老责任的人群。社会里的养老意识较淡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兴起,养老的选择比较多元化。从对“互联网+”养老模式的认知方面看,有近六成的居民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但是当具体说明时,他们也是乐于支持的。由此可知,互联网下的新型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依靠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加以推广普及。现阶段,“互联网+”养老的发展并不成熟,首先,互联网这个概念在老年群体中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更不用说让他们运用这种技术,激发学习使用此模式的热情;其次,对于新型养老模式的初级阶段,相关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信息的安全以及人员的专业化选拔都不完善,存在许多弊端,在这时期推广,群体接受度和参与度不高,运营就比较困难;最后,是心理和思想观念的因素,目前有不少新闻曝光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虐待老人,导致人们对养老机构存有意见和看法。同时,受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的影响,许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喜欢居家或子女养老,享受儿女常在左右,这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感情陪伴。

(三)养老政策滞后。嘉兴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老龄化程度连续10年高居浙江省榜首的嘉兴,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更是不容忽视。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纯老年家庭人口13.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5.54%;全市共有失能、半失能老人5.8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9%。根据统计资料,嘉兴市老年人口比例还在以超过17%的增长率逐年攀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目前嘉兴市政府面对此局面尚未做好战略准备,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不能营造良好的养老氛围,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存在着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低、养老产业链条不健全等问题。以“互联网+养老”为发展思路,探索“智慧养老”项目起步较晚。endprint

(四)养老服务种类单一,未能满足多元化需求。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椿熙堂与桐乡老年大学合作,开展老年大学培训课程,课程每周一次,截至目前已开展40课时,所有学员已全部完成两学期的学习安排。同时,应乌镇老年人的需求,还推出了规范性的老年教学课程——“椿熙课堂”,邀请相关领域老师开展专业教学,课堂主要开展微信课、电脑网络课、烘焙课、DIY手工课、英语课等,深受老人欢迎。然而大部分社区、相关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内容仍多为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务,未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更缺乏提供针对老年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况、生理状况设计多样化与定制化的服务。

三、嘉兴市养老模式完善建议

(一)完善并规范社区的智能养老模式。在关于进入养老机构意愿的调查中,结论显示29.43%的老人表示接受,剩余的老人则更倾向于居家式社区养老和子女养老,其中居家式社区养老占66.67%,而选择子女养老方式的占42.59%。这说明通过完善社区智能化信息化养老,能够进一步改善养老服务的环境。而社区作为活跃于最基层的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老年群体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设备,增加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新型养老模式的推广。在社区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老年群体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家政服务、医疗卫生、身体保健、休闲娱乐、情感沟通、安全监控等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应当和社会服务组织相互合作,出台完整可行的政策。培育新型养老服务产业,引导养老产业向市场化发展。如今出现了许多线上养老服务平台,政府应当加强对线上服务平台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保证平台的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线上服务困难、信息与实际状况不匹配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线下服务交易实行有效的追踪,保证服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部门通过了解各地区的实施现状和发展水平,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三)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信息的共享,实现养老服务一体化。椿熙堂采用“互联网+养老”的创新服务模式,依托现代互联网平台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基本实现老人健康管理智能化,并通过物联网运用,把服务延伸到乌镇当地老年人家中,让老年人更便捷地享受到为老服务。打造了一个智慧养老的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六大系统,分别是会员服务管理系统、服务需求评估系统、照护服务管理系统、社区服务交互系统、服务数据分析系统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养老氛围,就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地进行制度设计和整改,学习了解优秀养老机构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运用新型养老模式,最后形成自身的特色。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相互联系,促进养老服务信息的共享,促进养老服务一体化。通过各部门的资源整合,提供物质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四)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良好的养老氛围。对老年群体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纠正错误的养老意识,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老年群体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不应该成为社会问题和包袱,其经验、智慧都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也在一定时期为社会做出许多贡献。政府、社会要积极地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积极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求,大力发展老年用品用具制造业和老年服务业,努力构建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文化环境。(指导老师:唐铁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娟.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机构发展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敬老院为个案[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吴雅琴,郭紫薇.共享经济视角下“互联网+养老村”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32.

[3]牛自山.异地养老服务平台设计构想与应用:基于个案管理与O2O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徐歡.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商业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

[5]刘硕田.“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生态系统探究[D].安徽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嘉兴互联网+
《初心》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