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17 08:18张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倡议校企合作

张祺

[提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给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探讨民办高校和企业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变等方面来满足战略人才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从校企协同育人角度出发,探讨最大限度实现高校和企业外贸类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贸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民办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GY2017028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30日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要求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和中坚力量,据统计,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業岗位。这一数据说明,国内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这种积极性在不断持续提升,这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贸企业而言人才是关键,当前急需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精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语言、文化的经贸人才,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国贸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同时在专业实践、语言表达、团队协调和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甚至有些企业还会要求学生具有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证书才能上岗,比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计算机、英语证书等。

(二)企业对跨境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一带一路”跨境先行,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上充当贸易先锋这个地位很鲜明。在全球网络贸易生态圈逐渐形成的今天,很多企业开始注意人才的竞争。在2017年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相关企业家就表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对领域的人才缺口达到450万人,2017年在以39%的速度增加,缺口很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往来不断加强的影响下,中国对外投资活动规模的增长,开始涌现了大批运用网络做贸易的公司,外贸岗位随之增多,对既懂贸易规则又懂电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迅速增长。

(三)企业更重视具备广阔国际视野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贸人才显然成为新时代的特征,也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除了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要求外,应具有从不同文化角度去认识、理解和看待世界的能力,有对各国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的眼光;在拥有中国情怀的同时,应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具备开发、拓展、维系各国贸易市场的能力,根据相关企业调查显示,缺乏国际视野的国际贸易人才将慢慢被企业淘汰,无法满足外贸企业的发展需要。

(四)国际贸易创新型人才受到行业和市场欢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经济时代,企业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经贸人才。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生产研发与市场脱节,使得新产品数量较少,市场竞争力弱。在国际贸易领域,由于企业需要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急需具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国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应对黑龙江贸易格局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面向黑龙江外贸企业及现代服务业需求,在合作中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哈尔滨作为“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已经成为对俄合作最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使得许多龙江企业将对俄合作列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俄贸易的发展使得外贸企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规格提出新的要求。学院国贸专业与对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黑龙江省俄速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确定加强国贸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跨境电子商务知识培养等。另外,学院与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共建专业课程,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投资眼光。为了准确把握对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最新要求,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能够有效衔接,学校定期组织专业负责人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合作企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开展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师以此为依据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时所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

(二)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了突出民办高等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国贸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制定符合龙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关的经贸专题等专业课程,该课程直接切入与“龙江丝路带”建设等内容。另外,通过调研与访谈,了解行业企业最新的人才需求规格,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相关课程,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将每门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衔接起来,构建不同能力模块的课程群。

(三)校企资源共享,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的目标,学院和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哈尔滨华南城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进行合作。该基地拥有为大学生创客和众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快递物流服务、免费电商培训课程、完整的配套服务等优势。这一优势弥补了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学生在基地内学习完成各项与电商运营相关的实践知识,同时借助基地电商平台运营软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地内的一部分企业也可以做实习实训的支撑,大学生在基地培训完的,可以直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双方达成合作意愿的,大学生还可以直接在企业就业,这是基地的资源优势。

另外,哈尔滨华南城立足“龙江丝路带”的战略高度,整合边贸资源,建立了对俄经贸物流园区,打造对俄贸易及东北亚经济圈的商贸、电商、仓储、物流集聚大平台,这一战略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带来了机遇。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一)发挥企业协会作用,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国贸人才的意识。“一带一路”的提出,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往来更加频繁,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将在新时代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民办高校和企业应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可以发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協会的作用,通过协会构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产学研融合,为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服务。通过协会,缩短校企合作距离,简化合作手续,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同时对校企合作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进行宣传和引导,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识。

(二)依据地方特色和企业需要完善国贸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紧缺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证券经纪人、投资分析师等)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进而与企业对接,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

(三)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企业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主体,也是人才的重要需求主体。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制定校企合作激励政策。这一政策既需要企业所属上级部门给予支持保障,对提供实习实训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也需要学校提供更好的支持条件,扩大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使国际贸易专业技术人才更加适应 “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四)建设一支“双结构型”教学团队。作为以培养创新实践技能人才为理念的民办高校,可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企业综合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也可聘用企业专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讲授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行业发展内容,或者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全方位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教学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互联网数据:http://finance.ce.cn/.

[2]胡晟.校企合作:从磨合走向融合的过程[N].文汇报,2017.3.10.

[3]李梁,殷惠光,姜慧,徐孝昶.基于行业协会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倡议校企合作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