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梅花针叩刺反应点治疗偏头痛43例

2018-03-18 04:33傅宗浩赵维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

傅宗浩 赵维杰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加梅花针阿是穴叩刺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丝竹空、太阳、印堂、百会、悬厘、率谷、风池、太冲、侠溪等,其中风池穴加灸,悬厘-丝竹空,风池-百会夹电针采用疏密波治疗。针刺结束后用梅花针叩击反应点微微出血。7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痊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结论针灸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发作期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针灸;梅花针;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5-0069-02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发病常有季节性,有遗传倾向,女性多发,首次发病多在青春期前后,病因复杂,至今发病机理不明。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1]。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颈交感神经反应性激素,过敏,短暂性脑水肿,短暂性垂体肿胀,内分泌障碍,精神因素等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轻者数月一发,重者数日一发,甚至发作时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难以缓解,发病常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笔者运用针灸加梅花针阿是穴局部叩刺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所有43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其中男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412岁;女3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均385岁;病程1 a内27例,1~4 a 13例,10 a以上3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头晕不适等,每次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6~72h,平均305h。均属于无先兆性病例。中医辨证分型:肝阳上亢25例,痰瘀内阻12例,肝肾阴虚6例。

1.2.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颁布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及疼痛程度分级法(0-3级)[2];分级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制定。主症:头痛而胀、心烦易怒、目赤口苦,次症:面红、口干,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具备以上主症一项,次症一项,参照舌脉可诊断。(1)纳入标准:符合有先兆偏头痛或无先天兆偏头痛的国际诊断标准;头痛严重程度符合2或3级标准;处于头痛期(发作期);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阳上亢,痰瘀内阻、肝肾阴虚型头痛,年龄16-65岁。(2)排除标准:排除先兆型偏头痛(典型性偏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或局部疾病所致的偏头痛;年龄在16岁以下,65岁以上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妇女。

2 治疗方法

(1)针灸主穴:百会、悬厘、丝竹空、太阳、印堂、率谷、风池、太冲、合谷、侠溪。患者侧卧位,痛侧头部在上,少数双侧头痛者左右交替选取。常规皮肤消毒后,选取苏州华佗牌一次性025×25 mm和03×40 mm针灸针。丝竹空透率谷平刺05~10 cm;悬厘透率谷(10±02)cm行滞针法;太阳直刺01~02 cm,风池刺向对侧鼻尖方向(06±02)cm,小幅快速捻转5 s,针感向上到巅到眼为佳,余下诸穴按常规针刺方法进行。痰湿阻络加针刺丰隆、内关,热盛加针刺合谷、曲池,阴虚加三阴交、太溪。针刺多采用平补平泻法。对于热象不明显的患者,笔者一般采用风池穴加艾柱灸法(即用苏州大华艾绒厂生产的药艾条剪成10 cm小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与皮肤接触面用纸板隔开以防烫伤)。治疗同时在丝竹空和悬厘,风池和百会穴上加两组电针(上海华谊G6805-2B)采用疏密波,2HZ,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次针灸治疗30 min,7 d为1疗程,中间休息两天,再进行下1疗程,一共3个疗程;(2)梅花针叩刺:在患侧头部寻找压痛点或怒张的浅静脉,用消毒好的梅花针重叩患处,微微出血为度。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数分钟。

3 治疗结果

3.1.观察指标头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后10min、20min两个时点的头痛强度进行测量,以观察各种针刺治疗方案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作为评价受试者主观疼痛感觉的标准[3]。患者在长10cm标尺上标出疼痛的程度,以刻度的数字作为疼痛评分数值。

3.2.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以疗效指数评定[4],疗效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治疗后头痛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55%≤疗效指数<90%;有效:20%≤疗效指数<55%;无效:疗效指数<20%。

3.3.治疗结果43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

4 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剧烈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全球头痛流行病学调查[5]显示,偏头痛的终生患病率达18%,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4]。三叉神经与脑血管系统通过释放具有强力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6]。对于轻中度偏头痛的治疗,西医多采用乙酰氨基酸,或非类固醇抗炎剂如阿司匹林,以及麦角衍生物类,曲坦类等,因其副反应大以及服药的依赖性和成瘾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7]。Lee等[8]对2001-2010年间世界范围内以针刺治疗疼痛有效性为主题的循证研究作了全面回顾,仅8篇高质量的循证研究文献纳入,结论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肯定。而近期由国内研究团队独立发表的2篇代表性国际学术论文提示,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上是具有差异的[9-10]。偏头痛在祖国医学中属“头风”,“脑风”,“少阳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邪侵袭,或肝郁气滞或痰瘀内生,或阴虚风动,或气血亏虚而导致气血失调,脑络不通而发。无论其病证属实属虚,均为经络瘀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若邪留不去,久必入络,络阻血瘀,致头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临床常分为肝阳上亢、痰瘀内阻、肝肾阴虚三型,但根据笔者长期实践观察临床尤以肝阳上亢为多见。头痛属于经筋病范畴,手少阳筋上达颞部、结于额角,足少阳经筋从耳后上行到额角,故偏头痛的发生与手足少阳经筋密切相关。目前在偏头痛针灸临床研究领域中,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但缺乏同一背景下多种针刺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性研究[11]。笔者在临床发现,采用悬厘透率谷滞针法治疗偏头痛,效果极佳,常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缓解头痛。针刺风池以升阳经之气,善治一切风邪为患,既能祛风解表,清头明目,又能清肝熄风,清晕止痛。临床患者除明显有实热症状外,笔者多采用艾柱直接插在风池穴上的针柄(多用40 mm华佗牌一次性毫针)行温针灸,国医大师贺仁普基于“人身之气血喜温而恶寒”“遇寒则凝聚不通,借助火热,得温则流通”,认为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通过“温阳祛寒、疏通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12-13];百会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寄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清头散风,醒脑开窍,升清降濁,而使络通痛止;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太冲为足厥阴经输穴,肝之原穴,两者同为四关穴,既可调气又可调血,印堂清脑安神,三者可调理气血,安神止痛;侠溪是足少阳胆经之荥穴,“荥主身热”,善于清肝胆之热。现代研究也表明,风池、百会、合谷、太冲各穴能调整交感神经的功能,对人体颅内外血管的舒缩功能,内分泌功能均有一定的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及时地解除分支动脉的痉挛,使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恢复正常,微循环获得改善,从而疏通经络,使其“通而不痛”。

针灸结束后,用梅花针散刺反应点(偏头痛患者疼痛发作时多在枕骨下缘可找到反应点,即压痛点或结节,针刺反应点症点消失时,反应点结节也随之消失)[14],即所谓“宛陈则除之”、“血实则决之”之意。此外,散刺放血时对血管壁的损伤刺激,促使组织胺或其他活性激肽类物质的释放,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血管壁内痛阈提高,血管紧张度恢复常态,同时激发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的产生,产生镇痛作用,从而使头痛迅速缓解。有研究表明偏头痛发作期,采用毫针针刺,同时配合电针及阿是穴放血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即刻止痛效果[15]

最后针灸治疗偏头痛是一个复杂的干预治疗措施,其效应的产生除了针灸本身因素中,穴位、针刺方法等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因素[16],还与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对针刺治疗的期望值和对医生的信任度有关[17]。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慢性病患者中存在,心理因素在整个治疗中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医者平时应多关心病人,多倾听患者的心声,把患者当朋友,让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对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焰生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4-696

[2]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J].Cephalalgia,2004,24(suppl 1):24-36

[3]中華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4]殷振瑾,闫远杰,暴宏伶新砭石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10):903-905

[5]贝贝我国头痛患病率超过20%[N].现代保健报,2010-10-21(2)

[6]贺永进,杜洪印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0,16(5):631-633

[7]Antonaci F,Dumitrache C,De Cillis I,et alA review of current European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migraine[DB/OL].2009-12-18

[8]Lee M S,Ernst EEvidence-based integrative medicine acupuncyure for pain:an overview of Cochrane reviews[J].Chin J Integr Med,2011,17(3):187-18

[9]Wang L P,Zhang X Z,Guo J,et al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migraine prophylaxis:a single-blinded,double-dumm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ain,2011,152(8):1864-1871

[10]Li Y,Liang F,Yang X,et al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acute attacks of migrain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Headache,2009,49(6):805-816

[11]王京京,吴中朝,胡静,等《偏头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编制特点与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0,30(4):325-328

[12]贺林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针灸三通法原理[J].环球中医药,2009,2(6):454-456

[13]王麟鹏,王京喜,徐春阳,等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三通法概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4):205-206

[14]熊会海,李妍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为主治疗偏头痛[J].中国针灸,2012,32(8):695-696

[15]王巧妹,王京京,胡静,等偏头痛针刺即刻镇痛效应方案优选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0):798-801

[16]范刚启,赵杨,符仲华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0,30(11):965-968

[17]石广霞,刘存志,王麟鹏,等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2):193-196

猜你喜欢
偏头痛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夹虎口治偏头痛”有用吗
针灸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解救”妇女偏头痛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