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国内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理论综述

2018-03-19 00:27曲永赟牛赡光王清海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机农业

曲永赟,牛赡光,王清海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

1 有机农业发展概述

提起有机农业,现在应该没有人感到陌生了,有机农业运动在世界的兴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石油农业”、“化学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大农业过度依赖石化能源和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和剧毒化学农药,由此引发20世纪60年代后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以美国作家卡森《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1]等论著对资源和环境危机问题的深刻揭露为代表,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土地之间的关系,反思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食品安全等各种危机的根源。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开始自发建立有机农场,有机食品市场也逐步形成。1972年全球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在法国成立[2]。这是有机农业发展的里程碑。近几年,世界有机农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5年已有179个拥有有机认证农业数据的国家(Countries with data on certified organic agriculture),超过240万的有机认证农民经营着9060万公顷的土地,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份额达816 亿美元[3]。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有机农业,但直到进入21世纪,尤其是多次发生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如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毒韭菜等之后,有机农业才从实践层面得以快速发展。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发布的《2016全球有机农业年鉴》统计,我国现有有机农业企业会员55个,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是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有机食品零售市场[4]。随着我国对环保的加强和人民小康生活的全面实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与我国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产品生产从重视量的提高到重视质的飞跃转变的大趋势相契合。

2 有机农业理论综述

2.1 自然农法(Natural farming)

有机农业理论是伴随上世纪后期我国全面改革开放而引入我国,最早是来自日本的著名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的自然农法。福氏自然农法的核心要点是一不耕地,二不施肥,三不用农药,四不除草。[5]理论的实践来源则是福氏“稻麦混播法”[5]。这似乎与现代农业科技和生产方式格格不入,但“四不”的背后恰恰是以丰富的现代自然和生态科学知识为支撑,“四不”也不是拿过一块田地就可以马上实践的,如此照搬,有机栽培必定以失败告终。“不耕地”的前提是土壤足够松软肥沃,有益生物(如蚯蚓)和微生物丰富而平衡,是它们在帮助耕地,就像森林里的林下腐殖土,不翻耕踩上去也是软绵绵的。现实当中像森林腐殖土那样的肥沃土壤是很少见的,为了不耕地,就要大力培肥土壤,为了加快培肥,早期对粘质坚硬板结土壤进行适度耕翻也是必要的;“不施肥”指的是不施化肥,而农家堆肥,如畜禽粪,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经发酵腐熟后撒施还是要的,也正是这个过程引入了大量有益微生物和生物,为实现“不耕地”打下了基础;“不用农药”则有赖于自然农园的生物多样性,农田、农场及其周边健康平衡的生态环境中拥有丰富的有益天敌生物,包括昆虫,蛙类,蛇类等,实现“以虫治虫”。健康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健壮的作物,也提高了其自身抵抗病虫害的免疫力;“不除草”不意味着不防草,自然农法的做法是人工种植绿肥(三叶草)覆盖和秸秆覆盖。借鉴其做法,果园行间生草、行内清耕覆盖[6];蔬菜有机栽培中采用麦糠,稻糠,草粉,木屑等覆盖行间,抑制杂草的生长,已经在当今生态农业和有机栽培中广泛应用。

福氏自然农法继承了我国老子 “无为”的思想,并试图从精神层面彻底否定现代科技和装备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用自然农法取代现代农业,这是现代社会无法接受的,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彻底放弃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应该是现代大农业的一个适当补充。“自然农法”的“四不”是有机栽培的终极目标而不是方法,只有通过必要的手段持续地改良和培肥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四不”。后续的有机农业理论与实践都注意吸收和借鉴福冈先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智慧的一面,同时融入现代科技,使有机农业更具可操作性,对现代生态农业也有深远影响。例如,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中采用的“主干形”树形[7],即来源于福冈先生的果树“自然形”,依据是苹果,柑桔这些果树,它们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均具有中心干,采用这种顺应果树自然生长特点的树形大大简化了果树的整形修剪,节省了用工。

2.2 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

进入21世纪,有机农业才在我国快速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承接了大量被发达国家淘汰的过剩和污染产能,我国经历了近30年高速度、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学习西方现代大农业模式,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养殖场取代过去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重。由此引发了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热潮,租地种菜一度成为都市人的时尚选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及相关认证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

此时,来自韩国自然农业协会会长赵汉珪先生的自然农业理论引入我国,其本人1997年就已经来到中国教授自然农业理论和实践。自然农业理论更多的吸取了现代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和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具备了 “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cologic pest management,EPM)的现代植物保护理念[8]和动物福利的思想[9],顺应自然,善待动植物,为它们创造最佳舒适生长和生存环境,从而激发其自然的生存潜能和免疫力,最大限度的减少采用外部干预减轻病虫害的方式,以较少的劳动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兼顾生态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自然农业理论强调对土著微生物(即本地良好生态环境下的健康有益微生物群)的充分利用。为了改善和丰富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要对本地域的土著微生物进行综合培养和强化。只要营造良好的根际环境,维持根系同根际有益微生物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就能培养出强健的根系,提高农作物抵御低温、高温、干旱、洪涝等逆境胁迫的能力。[10]有机农业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土壤的培肥和病虫害的防治,选择放弃化肥和化学农药,微生物就成为肥料和农药的加工厂,而本地的有益微生物则是最适应本地环境的。传统堆肥是自然发酵,而自然农业则运用现代微生物学知识,对土著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然后应用于肥料生产和动物养殖,大大提高了土壤培肥和畜禽养殖的效率和效益。现代微生物研究表明,除了分解有机物生产有机肥,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具有拮抗和杀灭病原微生物[11],促进植物生长[12],促进土壤矿物质磷钾肥的溶解释放[13],激发动物自身免疫力,[14]诱导植物抗性等作用[15],几乎涵盖所有化学肥料和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自然农业”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的垫料加工,酵素营养液的发酵和使用,都充分运用了土著微生物技术。

从实践来看,“自然农业”起源于东亚,是对东亚三国中日韩传统农耕一家一户的小农精细化经营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由于三国均面临务农人口锐减,人口老龄化的态势,自然农业一方面可以摆脱现代大规模化学农业对土地和农产品品质的伤害,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农村日益老去的务农人以较轻松的劳作就能获得多样化的优质农产品,在同城市的农产品交易中获得更好的收益,从而使务农也成为一项体面而有尊严的工作。我国是一个多山地丘陵的国家,山区丘陵通常拥有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的外部生态环境,但土地规模较小,而“自然农业”的实践模式非常适合传统小农户进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土著微生物在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本地自然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因此对发展我国山区丘陵地区小规模多样化特色农产品的有机生产和休闲旅游农业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2.3 永续农业(Permaculture)

永续农业(Permaculture)最早是由澳洲的比尔.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戴维.洪葛兰(David Holmgren)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永续农业已不局限于农业,而是为创造可持续人类生存环境而设计的一个系统,已经上升到社会和文化理念的层次。尽管“永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有别于传统概念的“有机农业”,但殊途同归,其理念和结果与有机农业是一致的,因此笔者依然把它归入有机农业理论。永续农业(Permaculture)传入我国较晚,目前研究也不多,但越来越受到关注。

永续农业注重发展城乡互动,缩小城乡差距,合理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永续农业的三重理念是:(1)关心地球;(2)关爱人类;(3)合理分享节余的时间、金钱和物质以实现前面两项[16]。这里的“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当我们健康合理地利用土地,为人类生产出安全丰富的食品时,也就达到了“关爱人类”的目的。“合理分享”正是永续农业向社会和文化层次延伸的体现,是激发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安全食品,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

永续农业来源于对大自然中具有丰富产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观察学习和模拟,同时吸收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并允许适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装备,打造人类的“食物森林(food forest)”[16]。 永续农业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将人类生活同农业生产所依赖,所需要的所有元素进行分析、设计和组合,是对气候气象学,水利学,地理学,土壤学,生态学,畜牧养殖,园艺栽培,建筑与景观设计等诸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系统科学。永续农业分析系统中各元素的功能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系统中所有的产出(比如传统的垃圾)均视为资源,为它们设计合理地利用方式,通过人类,动物,植物生态位的合理布局,在系统中高效地实现能量的贮存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并且能够实现产品盈余来服务系统之外的人类和社区。永续农业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生态学上合理并且经济上可行的农村乃至城市的生活支持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适生动植物资源并结合景观和建筑物的自然特性,提供自身所需要的东西,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因此从长远来说是可持续的[17]。

永续农业实践的核心是设计,即以人居住所为核心,根据农业生产生活中对动植物管理照看的频度,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16]。以一个家庭农场为例,鸡舍,菜园等需要每天都去的地方,就应该布局在住所附近,而果园、牧场,就可以布局在稍远处,生态防护林,景观林等则在更远处。永续农业反对大规模单一种植,而是强调生物多样性,并鼓励种植多年生作物(多年生草本、果树等),以减轻对土地的频繁翻耕;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地形特点,随形作势,因势利导,设计防风林和水利系统,创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小气候,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水资源;布局多样化的小型种植区域,模拟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空间立体复合种植,实现充分利用光能和稳定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比如林下种植和养殖,蔬菜和花卉、香草种子混播等[18],都是永续农业很好的实践方式。

“永续农业”理论学习借鉴了古老的东方农耕文明的精华,它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为我国进行的美丽乡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家庭有机农场、生态有机农庄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与建设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3 结语

从事有机农业是一项良心事业,有机农业理论给人们带来的是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升华。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当代新农人更坚定的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之路。理论的传播也将进一步扩大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影响,深入人心和融入农业发展主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与“三农”现状,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下进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达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农产品品质全面提升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即将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了理论探索和思想准备。

[1] 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7.

[2] 杨朝飞.中国有机食品发展对策与管理[J].环境保护,2001,(3):3.

[3] 2016 CONSOLIDATED ANNUAL REPORT OF IFOAM-ORGANICS INTERNATIONAL[R].

[4] 2015 CONSOLIDATED ANNUAL REPORT OF IFOAM-ORGANICS INTERNATIONAL[R].

[5] 福冈正信.自然农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

[6] 邓丰产.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9,(1):133-136.

[7] 李西侠.苹果主干形及其控冠技术[J].中国果树China Fruits,1998,(3):37.

[8] 陈晓林 .发展中的植物保护理念与现代调控技术.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6):11-13.

[9] 郭久荣.动物福利与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农业学报,2005,14(4):182-186.

[10] 赵汉珪.自然农业[M].权治敏 ,编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9-10.

[11] 纪明山,谷祖敏,张扬.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08,37(4):545-550.

[12] 占新华,蒋延惠,徐阳春等.微生物制剂促进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 [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2):97一105.

[13] 马海林,杜秉海,邢尚军等.解磷、解钾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鉴定[J].山东林业科技,2013(6):1.

[14] 苏绍辉.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116-117.

[15] 黄京华,骆世明,曾任森.丛枝菌根菌诱导植物抗病的内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819-822.

[16] 比尔.莫利森 .永续农业概论[M].李晓明 ,李萍萍,译.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4:3.

[17] 李萍萍.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78.

[18] Sepp Holzer.Sepp Holzer’ Permaculture[M].White?River Junction,Vermont: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2011:28.

猜你喜欢
有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有机推断题中“已知信息”的正确打开方式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