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2018-03-19 11:57丁丽芳
关键词:马孔多百年孤独拉丁美洲

丁丽芳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风靡全球,向全世界宣告了拉丁美洲的孤独困境和衰落命运。本文着手通过个体——布恩迪亚整个家族内的孤独、群体——其背后的拉丁美洲的孤独、全体——即隐喻人类的最终孤独等方面来分析现代世界的迷惘及孤独。

在书中,作者通过着重描绘布恩迪亚家庭内的联系来展示那些孤独的灵魂。在这个家庭中,无论是夫妻、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之间,他们的感情沟通都极度缺乏和冷漠,这造就了他们之间极度缺乏了解和信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孤独不仅紧紧缠绕着布恩迪亚家族及所在的地区马孔多,而且也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个体的思想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一个障碍。由此,作者意欲通过本书来警醒并团结拉丁美洲人民,从而发出“摆脱孤独”的时代强音。

在此基础上,书中随时随地的孤独感,实质上是作者对一个在发展的却始终被其他所谓的开明世界所挡在门外的拉丁美洲的控诉。由此,“百年孤独”的困惑在时空上都折磨着这样一个悠久却失去自信的民族。“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1](P360)对此,作者满腔的愤怒与不满只能通过对小说的结束来吐露,即使这样的结束带有毁灭性。

一、个体:布恩迪亚家族内的孤独

在《百年孤独》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布恩迪亚家族那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中无一例外地,都深深地打上了“孤独”的烙印。《百年孤独》中展现出的是拉丁美洲原始的爱情观念,人们可以自由通婚,更没有制度约束,也是布恩迪亚看上表兄妹的主要原因。他们这种婚姻观念,正是布恩迪亚家族形成孤寂性格的主要因素[2]。

首先,以个体即布恩迪亚的家族成员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孤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可以被看作是第一种类型的孤独者:他的特征在于他是一个能感受到快乐的人,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智慧上的,因此他无法传递给无法感受智慧的其他人,这必然导致他似乎是一个异类而郁郁终生。

在书中,自吉卜赛人来到马孔多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犹如变了一个人。他对于科学的探索堪称疯狂,但妻子乌尔苏拉却对此忍无可忍,“如果你非发疯不可,就一个人疯好了……”[1](P4)。从某种意义上说,何塞的孤独是必然的也是无可脱离的。作为时代的思想启蒙者,他无疑是孤独的——这一类人总是走在自己时代的前沿,对他们自己身处的社会时常怀着一种批判的态度,但结果又恰恰因为这样而被自己身处的社会所拒绝,孤独的处境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也正因为这样,他是孤独的——对于那些发现自己与时代的价值不协调的人来说,一定会有特别的孤独和焦虑感。”[3]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大儿子霍·阿卡迪奥,与其父亲不同,他更倾向于自我。这是书中第二种类型的孤独者。他的孤独带有一种原始式的野性——这一点在他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在他还小的时候,当父亲拿着从炼金室复原的金子问他“这像什么”时,他干脆利落地答道:像狗屎。当他的弟弟奥雷良诺上校问他什么是爱情的奥妙时,他亦不假思索地回答:像地震!诸如此类的细节,无不说明他的内心世界与日常生活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这样的人往往很容易沉浸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孤独世界。最后,作者以魔幻的手法给了他独特的结局,即霍·阿卡迪奥变成了一头原始的牲口,而他在作为人的时候,却是截然相反的懒惰且好色。如今却简单了很多,只凭着力气干活直至悄然死去。

而奥雷良诺上校是家族的第三种孤独者。他身上天生带有孤独的气质,从小就显得特别孤僻,经常一整天都呆在工作室里,研究那枯燥的炼金术。与此同时,或许正是这种“孤独”,将他与繁琐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积累起一种关于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全新的眼光,这也让他日趋独立。他的独立性表现在他既不为亲情所动但重视生命。不为亲情所动即作为传统保守派的岳父希望他加入政府为之效力的时候,他断然拒绝。他勇敢地说,假若一定要让他做出决定,他宁愿选择自由党——原因在于,他认为保守党人都是骗子,因为他们操纵选举,但是他却因为对生命的重视而选择保护他的岳父,因为就算是自由党,就算是他的朋友,也不可以进行屠杀,对生命冷漠。在他这些多少有点理想化但又纯粹的行为中,读者不难感受到他内心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和坚定信仰,这种力量和信仰让他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但也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然而,孤独的结局仍然是宿命式的。正是在荣誉感的驱使下,奥雷连诺上校逐渐成为了一名暴君、独裁者,并沉浸于权利的美妙而不能自拔。而在他得到了自己所醉心的一切后,他却开始感受到一种冷冰冰的孤独。这种孤独促使他突然在一天夜里,这个晚上显得格外漫长——他似乎又点燃了他曾经的生活并希冀回到那普通却向往的平凡人生。但他好不容易从权力的孤独中得到解脱,随即又陷入到另一种孤独中——精神空虚的孤独。他静待死亡的到来,长年累月地呆在父亲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制作小金鱼。他将金鱼换成金币,再将金币变成金鱼——如此循环,不休不止。最终,他在空虚与迷惘、否定与自我否定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信仰以及精神支柱。对于那些挑战孤独的勇士们来说,奥雷连诺上校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他起码是一个勇士,他敢于对抗孤独,这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在《百年孤独》的字里行间,始终散发着一种幽忧的孤独气息。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初时无不曾对生活寄予热诚,无不以各种方式苦苦挣扎过,但最后却都极具讽刺意味地深陷于另一种毁灭性的孤独。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孤独不再是我们所习惯的空虚、寂寞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或者说多数民族文化在殖民统治下的一种象征,一种无所适从的孤独命运的象征。

二、群体:拉丁美洲的孤独

马孔多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三面环水,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小镇。但是与多数传统地区一样,似乎与世隔绝,始终在原始中。即使到了19世纪,马孔多落后的程度仍令人难以置信,很多物品都尚未被命名,以至于那里的人提起它们时,还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来辅助表达。

马孔多的村民就在一个如此愚昧的环境中与世隔绝、繁衍生息,对于他们来说,世事变迁也与他们无关。总而言之,无论是马孔多之于世界,还是村民之于(外部世界的)人类,前者都是孤独的,他们仍然处于一个极度封闭的状态——即使是独立共和的战争,也无力改变马孔多盲从、愚昧、落后的现实。频繁内战以及殖民者掠夺,不仅没能改变马孔多落后的现状,反而让其长期陷入了动乱,掉进了痛苦的深渊。这些对马多孔而言,几乎没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不仅仅是痛苦,这种痛苦包括它的贫苦、落后和孤苦无依的境况,更将马孔多推离的更远,与现代文明越来越远。它在现代世界的孤独与迷惘现状也更加突出——事实上,马孔多是这样的境遇,整个地球又何尝不是?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做的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演讲中说道,为什么在文学上可以没有保留地赞同我们的独特性,我们在社会变革方面所作的艰难尝试却受到种种怀疑而遭到否定呢?今天值得瑞典文学院注意的,正是拉美这种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只是它的文学表现。朋友们,我就是我们的孤独症结所在[4]。

这种孤独让马孔多积重难返,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马尔克斯曾经评价称,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不断失败的原因之一正好是孤独,不仅如此,马孔多毁灭的一大原因亦然。在此书中,孤独的内里有着层层递进的文化批判涵义:马孔多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边缘小镇——更是哥伦比亚的历史写照——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反映。在书中,马孔多是马尔克斯站在现代性的尺度和西方文化的参照系上,苦心孤诣塑造的象征之境,并借此揭示了拉丁美洲的孤独的历史宿命:这块大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迷失了自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苦苦追寻向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拉丁美洲饱受动乱之苦,政权更替频繁,让人无所适从。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则彼时的拉丁美洲就是一个漂泊不定的孤儿。

对于拉丁美洲人民来说,他们的现实处境是孤独的、复杂的。实际上,他们似乎陷入了多重困境:生存状况的恶劣,形成与外部世界的巨大反差;他们是现代世界的落伍者,甚至是现代文明的附属品;最后,进入近代后,随着美国的独立和崛起后,他们的北面就多了一个强大的邻居,这个邻居在任何现代层面都远胜于自身,并且觊觎着它为数不多的优势。就正如墨西哥政治家迪亚兹所言:“(我们)离上帝那么远,离美国却这么近。”[5]

上述种种,便是对拉丁美洲境况的条分缕析。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迷惘的前进之路,还要摸清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立足于世界[6]。在其内部还纠织着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巨大隔阂、冲击以及历史恩怨,对于拉丁美洲民众之间需要的信任和凝聚力的形成起着难以抗拒的离心之力,自然也很难形成拉丁美洲的社会同质性——而这种同质性,正是现代社会所需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全体:人类的终极孤独

任何一本经典,其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故事中人物的动人,更在于对世界的意义。《百年孤独》之所以能震惊世界,正是符合上述所言。事实上,马尔克斯除了对布恩迪亚家族的悲剧、拉丁美洲的“孤独”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刻画,笔触之外更指向人类的终极孤独,表现了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由来已久的孤独情愫。

正如小镇马孔多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拉丁美洲是地球的缩影一样,人类也是地球上孤独的物种。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极其渺小的一员。作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人类被那神秘莫测的未知笼罩着,对地球、对时空、对宇宙等都保持着亘古不变的敬畏——面对这种敬畏,人类却无从言说,因为他们已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高智慧生物。由此,未知的“威力”让人类无以拥有安全感,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但如果简单地认为《百年孤独》主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那就未免流于表面了。事实上,作品在此之外,同时揭示了人们对生而未知的迷茫与孤独——站在人类视角的高度,其实这也是普天之下,渺小如你我的孤独:我们对于一切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在这种恐惧下的无所适从。

在《百年孤独》中,人类的孤独除了上述种种,还有社会变革中人们精神家园的永恒遗失。在小说中,作者刻意营造了这样的一种气氛,让人们的灵魂无家可归,在孤独中流离失所。在书中,马孔多的人们捍卫着传统留下的一切,但最终都只能以失败告终,故园被现代文明冲击得面目全非。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孔多的人们只有三种选择:要么继续因循守旧,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要么选择逃离,对往昔的一切避而不谈;要么主动求变,奋起反抗孤独的命运。但结果一切的努力都失败了,从而造成了一种灵魂根脉上的断绝。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是马孔多人们对于世事变迁的一种抗拒。换而言之,也是他们对精神家园的固守。但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努力注定是有悖于时代发展的,历史向前的步伐是难以阻挡的,更不会因为小部分人的反抗而逆转。而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当地原住民与世界格格不入、与时代格格不入所暴露在现实面前的孤独。同时,他们的孤独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而是群体性的被遗弃。

此外,这种情感上的孤独,除了表现在群体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外,作者还浓笔重墨地关注了个体的无可依靠,特别是布恩迪亚家族在爱情上的被围困及其引起的失落感、孤独感。在小说中,布恩迪亚一家人在冥冥之中被自己家族中的异性所吸引,甚至与其发生了关系。在历史的循环中,类似的命运不断上演,让他们无计可施,无法走出这个周而复始的道路——这是一种爱情的孤独,一种爱的悲剧的孤独。

从历史上来看,直至今日,就近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而言,孤独可谓是其经久不衰的主题。在《百年孤独》中,对于孤独的描写却更加别有深意:马尔克斯笔下的孤独范围无疑更为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个中寓意无疑也更深刻,处处发人深省。正如《百年孤独》中的“羊皮卷”一样,它极具象征地揭示了人类命运的终极孤独:这不仅仅是民族孤独,更是人类孤独的历史回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对战争、科学、爱情、人生的描写也揭示一种虚无性。战争到最后,不知为何而战;科学到最后,使人疯魔引火自焚;爱情到最后,带来家族的彻底毁灭。人生到最后终是死亡,一切‘有’的背后都是‘无’,一切‘有’最终将走向‘无’。”[7]

四、结语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从写马孔多的创建和发展开始,一直到写内战以及此后的变化,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通过“香蕉热”这一事件来展示美国这个邻居对拉丁美洲在经济上的掠夺有多恐怖……而马孔多的衰败直至灭亡作为一个线索连接全书,表现的形式则是以占据小说中心位置的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的经历,这个跨度可真是将独孤渲染到极致[8]。

通过这样的叙述,马尔克斯让读者认识到,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如马孔多这样的地方不应被现代文明所遗忘,他们的“孤独”的现状也理应得到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人类来说,孤独也许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孤独更像是一种命运,是一种人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无所适从的命运象征。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11.

[2]苏巧明.《百年孤独》与《尘埃落定》中孤独意涵比较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6(4):109-111.

[3][美]诺尔曼·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M].李步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7.

[4][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杨玲,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6]关惠梅.试论《百年孤独》对拉美身份的重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88-91.

[7]余红艳.上校手中的金鱼——论《百年孤独》的主题张力[J].青年作家,2011(4):30.

[8][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马孔多百年孤独拉丁美洲
文学地理视域下地域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研究
《枯枝败叶》:孤独的死者大夫形象分析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那么,就呈现此时的我们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