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018-03-19 15:3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胶片印刷艺术设计

陈 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 对视觉传达专业开设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艺术院校多年来存在重创意而轻后期制作的培养现象。对于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而言,理论和实践联系不能紧密地结合运用,创意设计不仅是设计思维的活动,更是设计思维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实现活动,所以说创意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设计力培养的阶段。设计图再漂亮而不能通过后期制作及视觉传达专业技术转化为纸媒体呈现在消费面前,也只是纸上谈兵。这就造成了只有创意而无技术的现象,这也阻碍着设计师的完整的设计.因为设计的前期思考无论如何丰富,都要以能生成最终的印刷而成的物品为重点,不能只是屏幕或草图的阶段。这种连续性的设计行为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设计后期的工艺与相应的印刷技术条件,印刷是文字与图像广泛传播的基础,了解印刷能针对性地解决版面设计、图像处理、印刷物输出的关键问题,在设计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一方面是很多艺术院校都进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市场已趋向饱和,而另一方面是设计公司所需要的既懂艺术设计又精通印刷原理和工艺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依然紧缺,这就造成了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刚开始毕业的时候在公司里不能担当一面,还需要进行实践再培训,只有大量接触印刷及印后实践后,才能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企业的需求要求学校在培养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时候不但注意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印刷工艺技能的培养。同时,随着印刷业数字化、信息化的巨大变革,设计软件的使用和完稿设计等新要求已成为设计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将印前,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的完整流程纳入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体系,使艺术设计和工艺设计结合,科学地设置课程和合理安排实践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印刷制版”课程实践的一种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目前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的一种趋势。比如,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每年都以较高的就业率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对这所学校教育工作者深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最好的褒奖。学生利用假期联系多家艺术设计企业单位,如广告、包装、出版等公司,对视觉传达专业基础知识与设计构思相结合,积极开展产学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到公司里去实习工作,以设计为主更好地把印刷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突出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学生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所以要抓紧产学研这个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进项目进课堂,切实掌握制版技术

以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实用性为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比如把红双喜香烟的包装设计、月饼的包装设计、粽子的包装设计等项目真正引进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进行设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举足轻重,如果不了解视觉传达专业的知识,设计和印刷制作的两翼,形式独立,技术上分立离,但结果又必须和谐统一、纠纷因此而频繁产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印刷成本不断降低、设计要求日趋个性化、可选材料日趋丰富、印刷技术不断的发展,平面设计与印刷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许多细节上的处理将影响到整体的效果。没有丰富的印刷技术是很难完成所想要的效果的,印刷设计知识专业性强,由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着重艺术设计、创意、审美等思维的培养,与实际存在一定距离,缺乏印刷专业性知识。具备艺术性及审美价值等已成为赢得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性指标参数。因此,作为专业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胜任这门课程,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印刷方面实际操作知识和艺术设计思维的教学能力。做为教平面设计的教师,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应该把印刷的工艺技巧相结合,总结自己在平时设计制作中所得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对于复杂的包装盒的制版和印前制版要必须注意事项

3.1 在纸盒的印刷过程中CTF,因印前制版不到位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轻则浪费材料与工时,重则导致产品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平版印刷,在拼版时应将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的产品拼在同一纵向位置上,以便于印刷出优质的产品。要注意不同种类的纸盒需要拼在一张印版上进行印刷时凹印,如果拼版时色调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没有拼在同一纵向位置上,可能会出现产品能达到打样稿标准、产品基本接近打样稿标准、产品与打样稿有轻微色差和产品与打样稿色差较大的现象。

3.3 拼版时如果没有考虑到纸盒的内容,简单地采用一种拼版方式,就会导致重要色块印刷后较大的色彩偏差。因此,若装盒有标志性色块,则拼版时则必须注意采作最恰当的拼版方式,尽可能将色差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内。要使商品包装达到客户的期望,就需要客户密切注意专色在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免出现生产的产品没有达到客户希望的效果,从而引起客户抱怨、投诉及退货赔偿,甚至损失货源。专色印刷的特点是大面积实地色块色彩夺目,货架展示效果好,减少了因网点叠印、网点变形产生的色差,颜色稳定,易于识别等。

3.4 拼版时还应注意不能为了节省胶片而将纸盒成品线省去,而是依靠晒版和印刷人员计算和成品的位置,这样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会因为晒版和印刷人员一时疏忽人物,造成重大事故。

3.5 输出的胶片上通常不含标识线,但如果遇到空白的情况,会给纸盒的印刷定位带来极大不便。对此,有必要在胶片上制作出拉规标识线。凡是不需要裱瓦楞纸板的包装纸盒,标识线制作于靠身部位;需要裱瓦楞纸板的包装纸盒软包装,拉规标识线制作于朝外部位。检测系统及仪器确保胶片符合印刷要求,胶片输出后认真核对胶片上的图文是否与打样稿一致(作为核对基准的纸盒刀版线须规范)。保证不同胶片之间的正确套准,这是因为一套胶片一般分两次输出,其套印精度很容易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输出的胶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重新制作。晒版前应认真比较胶片与打样稿金属包装,如果主色调的胶片密度偏大,就应加晒版时的曝光时间,避免印刷色调偏重;如果密度偏小,则应减少晒版时的曝光时间,以免网点丢失影响色彩再现。在做好包装盒印刷时包括在印刷前的包装盒的模切版的制作和拼版在整个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也是一个难点。

4 产学研践习是教学实践的检验的好举措

教师可利用寒暑假或是课余时间申请参加企业的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实习等活动,这样能有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准确有效的指导,明确教学中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基本的印刷专业知识范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首先,此专业教师应精通印刷相关软件以及艺术设计类软件使用、运用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印刷效果中参数的设置,特别是在对印刷基本要素的设计、对色彩再现的理论分析、印刷品色彩再现的控制、印刷品文字及版式设计处理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应必备的印刷基础知识,才能保障印刷设计能够准确、顺利的通过印刷工艺实现。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印刷材料和工艺的了解,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印刷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设计思维将这些实际效果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设计出完美的产品包装作品。

5 视觉传达专业中印刷制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1 教材问题市面上的印刷课程的教材较杂,一般都是在印刷课程或者包装设计课程里粗略谈谈而已,没有真正系列详细地介绍从基础进一步提高的教材,对适合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全面的也不多,目前市面上的专业教材多数是对印刷类的学生编写的教材,大部分讲印刷机器原理内容的:印刷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规范,掌握操作技能等。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所学知识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产品包装设计专业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教材还不多,没有针对艺术设计学生的自身特点及专业技能要求,将艺术设计与印刷知识联系起来,难以满足产品包装设计专业的功能性、实用性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和应用,相继出现了数字化印前制版系统、数码打样、数码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色彩管理等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的更新使得现有的教材的内容已不能跟上这些技术的发展教学难上加难.教师须准备大量的附加材料,投入大量时间设计教学任务,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印刷课程内容设置的印刷课程内容大部分与一般工科印刷专业所开设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开设的总课时一般较少。这个课程均只有32课时,在上视觉传达专业课的同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只能压缩或者删除一些,从而使得知识结构不够完整。

5.3 教学方法问题在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印刷类课程一般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及课外的企业参观。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学生的理科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所以其学习积极性及接收知识效果并不理想.课程实验教学中,一般是学校安排的课内实验,没有仪器去让每个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企业参观,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毕竟是参观有时只是走马观花,总之还是因课时量少而很难将设计理论与印刷技术系统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

6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印刷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6.1 教材编写基于艺术学生的专业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必须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基于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企业对艺术设计师的要求等编写适宜的教材,编写一套既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又有操作性的教材。

6.2 课程内容设置基于艺术学生专业特点及企业要求在课程设置中除了理论学习,还应加强实验训练及实践活动.在实验训练中,应结合艺术设计教师的作业进行印刷设计,要求学生在设计中除创意表现外更侧重于设计与印刷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指导教师在学生设计前应告知学生在设计各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色彩模式的正确设定,字体字号的选择,参数的设置,如何根据设计内容选择经济合理的开本尺寸,出血线的准确使用,转换曲线输出及基本的拼版常识等等。对于一些具有较强经验性的知识技能如:字体字号大小行距设置,色彩数值的设定等,色彩的校色方法、指导教师应将常用的经验值,参考值直接教授学生.关于书刊中跨页两面页面的色彩效果协调处理、位置协调分析,关于不同装订方式跨页页面大小的设定、关于经济节约包装盒型异形盒的拼大版的纸格,出血线设置和文字输出转曲线等印刷工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而且要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了解生产流程,设备,材料,感受生产加工的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消化部分课堂理论知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质量意识。

6.3 教师在上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时只讲理论知识,学生如果不到印刷厂亲临现场,学生总感觉上视觉传达专业课时有时听着理论太抽象而不理解,所以必须带学生去印刷厂进行学习。与不同环节的印工师傅请教学习,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积累,对于视觉传达的印刷课程是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在日后自己实践探索的正确的道路。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的教学应该真正在做到校企联合,让学生进企业并把一线设计师请进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知识实在实用,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改变了印刷工艺课程被忽视的状况,对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培养着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胶片印刷艺术设计
# 如何评价复刻版徕卡 M6胶片相机?#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星.云.海》
《花月夜》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绿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