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方法的研究

2018-03-19 15:39上海工程技术的大学服装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饰服装

郑 彤,上海工程技术的大学服装学院

自1983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设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来,在近四十年的历程中,亲历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点滴的进步发展。其成长过程凝聚了几代服装人的艰辛与付出。

1 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到现在能够形成一套区别于西方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个中艰辛,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进入新世纪以来,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不断的深化,专业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机制日趋成熟,为国家积累了大量优秀服装设计专业的后备人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内涌现出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设计师,为中国服装设计行业最终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动能和人才储备。

中国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尽管在近几年间不断的经历着重组和整合,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方面,依然存在的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教育部门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设置缺乏整体的调控和有效的管理;(2)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升;(3)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2 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设之初,是从直辖于中国纺织部高教司的八所专业高等院校开始的。这在当年是符合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形态的,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也确实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设服装与服饰专业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井喷式的涌现出来,日趋于无序和盲目,缺乏统一和系统性的管理和规划。例如,师范类大学或者农林大学也设置服装设计专业,难免让人一头雾水,也容易误导学生。在根本上体现了管理者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特质了解上的缺失,专业的设置和优化不能单纯的只靠优胜劣汰,更需要卓有成效的管控和规划。专业设置的宗旨应该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有这样,才能将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最为优化的配置。有利于培养出更具专业能力的设计人才。

管理缺失导致的后果主要有以下3种表现:(1)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服装行业工作的比例不高,这里面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很大一部分也是专业设置面过于宽泛缺乏规划的原因。高校扩招以来,让绝大部分的学生有学上,对于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是好事。但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精英教育才是培养高端人才和出成果的必由之路;(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的人数年年递增,不是说出国深造不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学生对于国内的整体服装教育水平仍然缺乏信心。作为服装教育的从业者,这些现象值得反思,许多地方急需改进和提升;(3)课程设置合理性以及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上依然存在着不符合服装设计教学规律的地方。分析如下:从整体上说服装设计的教学体系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工艺课程。就每个课程体系而言,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各自为阵的,缺乏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缺失主要表现为,讲授设计课程的时候是很少讲解设计和结构和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相当致命的。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进行专业的学习过程是碎片化的。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便掌握了结构工艺的相关知识,但是对自己设计的服装如何制作成衣却无从下手。也就是说学生会做衣服,但是却不会做自己设计的衣服,这种现在的存在令人深思。导致这些问题的责任不在于学生设计能力缺乏,应该要看到的是,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缺乏引导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3 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

已有的设计实践都证明了:一件服装产品的完成是伴随着款式设计,结构和工艺制作的每一个步骤的。现在的教学中,这三个板块之间各自为阵,互不关联。从设计的本质上说,这种状况是不符合服装设计的创作规律的。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课程体系本身的问题,更多的也涉及到师资能力的问题,这是指专业教师是否具备全面的能力。目前中国高校服装专业的师资也都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的教师是术业有专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能力是强的。但是服装设计专业恰恰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人文、美学、工科、技术、纺织等多种不同的专业领域,这就对于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把自己只定位为专业老师,应该要成为本专业的全科型教师。

另外,在中国的传统服装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设计,轻工艺的状况,很多设计师认为,结构工艺不是设计师分内的工作,设计师的工作只是服装款式的设计,这是对设计本身最大的误解。服装设计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在服装设计中,设计与工艺密不可分。设计如果脱离了结构工艺那无疑就是纸上谈兵,一文不值。因此在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必须要特别强调设计与工艺之间的紧密的关联性。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教学中两者之间的紧密度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课程设置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着力点应该在提升师资的能力和加强师资的培养上。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有自己侧重的专业方向,但是在其他的专业关联领域中也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做到彼此之间的融汇贯通,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此外,高等教育的培养学生的目的始终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适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是检验高等院校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高校是相对封闭的象牙塔,而服装专业恰恰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性的专业,必须要时时刻刻的关注行业发展的液态变化以及时尚信息的瞬息万变,所以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首先必须从教师着手,以往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兼职,利用业余时间创建自己的品牌。积累市场经验,再回课堂反哺学生。这些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瓶颈,主要的弊端是,牵扯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毕竟教书育人是一件神圣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全身心投入是作为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鼓励教师走出去的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应该把企业引进来,让企业的项目走进高校的课堂。把教学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项目进课堂让教学内容言之有物不再照本宣科;(2)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企业项目,能够很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3)以往学生的课堂作业在完成之后往往就束之高阁,企业项目入课堂能够让学生的设计作品直接面对市场的检验,学生能够通过市场的反馈,检视自己的作品;(4)项目进课堂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企业项目进高校、进课堂是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解决目前服装专业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服装行业前景无限。作为培养服装设计师为己任的高校服装教育,必须要本着教书育人的本心,与时俱进,坚持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超越,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腾飞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饰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