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8-03-21 10:57李娇奕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观观念儿童

■李娇奕/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学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幼儿时期,其对于情感的认知以及对行为的约束方面都开始迅速发展,这也是家长教育的关键阶段。家长教育观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教育效果,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1]。农村地区很多家长虽然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但在观念及具体方法上仍存在误区。

一、研究方法

选取本省农村地区的15所幼儿园作为本次研究基础,总共向其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每位幼儿1份,交由家长填写),总共回收367份,有效回收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5%。为进一步印证调查结果,邀请部分家长进行访谈。

二、研究内容

实际调查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家长的儿童观、家长的成才观,了解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待幼儿教育的具体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地区家长的核心教育观念,并分析家长在幼儿教育上所存在的误区,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理论。

三、研究结果

(一)教育观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观调查结果(n=358)

品德素质 75(20.95%)兴趣爱好 113(31.56%)家长期望 31(8.66%)社会需求 108(30.17%)开发潜能 219(61.17%)

表1结果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结果。最多家长最重视对幼儿潜能的开发,占比61.17%;最少的家长重视对家长期望的符合,占比8.66%。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即使在农村地区,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观念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家长开始认识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并努力朝这一方向跟进。

(二)儿童观

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儿童观调查结果(n=358)

表2结果为家长对于儿童培养核心目标的认同。大多数家长更认同对儿童兴趣爱好的培养,占比66.76%;最少的家长认同应以父母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占比10.61%。这一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家长的儿童观是客观负责的,他们都逐渐开始接受不应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儿童。

(三)成才观

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成才观调查结果(n=358)

根据表3结果,绝大多数家长都更期望儿童最终进入大学,拥有大学学历,占比85.2%;极少数家长期望儿童学历止步于高中即可,占比1.12%。多数家长希望儿童能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职业,占比54.19%;少数家长认为儿童可以从事普通职业,占比8.1%。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农村家长希望儿童最后能够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但认同职业无高低的家长占比却较少,虽然很多家长都对于儿童的期望仍尊重儿童的兴趣,但还是更倾向于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

(四)不同性别教育差异

过去农村地区较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在本次调查中并不显著,对于女孩和男孩的期望,家长并没有明显区别。根据个别访谈发现,在教育的投入方面家长对待男孩和女孩也不存在显著区别,在男孩的教育投入上稍多于女孩。但对于男女儿教育的侧重点仍有明显区别,家长更希望男孩按照社会需求学习,而更希望女孩按照兴趣爱好学习。

四、讨论分析

(一)教育观念误区

首先,农村家长容易片面地将幼儿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虽然这也算是观念上的一种进步,但不够彻底,这样的认识会造成幼儿园在教育设置上一味迎合家长需求,导致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难度不断增加,这对于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2];其次,农村家长不重视对幼儿的全面开发,过于重视智力教育,因此很容易忽略儿童的特长和兴趣,这样很容易形成向儿童强行输入自身价值观的问题,不利于儿童日后的成长;最后,家长在教育儿童时,没有重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只将眼光集中在儿童身上,却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没有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

(二)教育观念影响因素

对于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最主要还是因当地经济水平决定的,通常经济水平高的地方,相应的教育水平也会较高;家庭传统观念和家族历史,也是影响农村幼儿教育观念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样的观念流传较长时间后,就不太容易改变[3];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也是明显的,经济水平高的家庭,有能力更加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因此在教育观念上就会更加开明,而经济水平低的家庭则相反。

五、结语

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观念未实现彻底改变,但改变已经非常明显;少数家长教育观念过于陈旧;少数家长难以妥善处理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家长通常对于子女的期望较高。

[1]许可.我国农村幼儿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成因与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10):46~49.

[2]李根.农村家长视角下“好幼儿园”的调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141~142.

[3]谭恒.农村初入园幼儿适应对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意识的冲击——基于隔代教养的分歧[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10):39~45.

猜你喜欢
教育观观念儿童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观念摄影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