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光亮那方

2018-03-22 12:17刘飞
江西教育B 2018年1期
关键词:刘老师文本语文

刘飞

刘祥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并未见过刘祥老师,对他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几部著作。读完刘祥老师的《有滋有味教语文》一书,如经历了一场温润而又美好的洗濯,也似一场我与他的心灵约会,让我更加立体完整地认识了他。

眼中有学生

正如刘祥老师自己所说:“我将这些感悟,放置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和语文学科课程建设需要的专业平台上,尽量从‘人的视角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我知道,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的活动行为。”

依据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刘祥建构了“五走进”课堂教学模式: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从课堂实践角度,他提出了“三度语文”的教学理念,即“丈量语文的宽度,营造课堂的温度,扩展语文的深度”。他认为,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是“知识、技能与生命”的融合与共鸣。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践抑或教学理念,不难看出,他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学生”。

当今的语文教学,人文色彩被弱化,造成老师成为教材内容的“传声筒”,学生沦为做题的机器,“这样的语文,了无情趣,倘若真要品一品它的滋味,除了血腥气,便是腐臭味。”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打造出活色生香的语文课堂,努力加工出有营养、符合学生需求的语文“盛宴”。

为了能够调理出“色香俱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刘老师提出几点要求:有时教师应该积极走向台前,做好学生“翻山越岭”的领路人;有时却要低调藏在人后,做好学生的“后援力量”,在学生遇到险阻、攀爬费力时,及时给予点拨与指导,保障学生更好地领略沿途的风景,且顺利抵达目的地。

手中有技巧

此书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气,没有凌空蹈虚的艰深理论,没有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有的是可资教师参照的操作范例。刘祥说,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守正,也要出新。守正是要批判性地继承优良的传统教法,比如需要讲授的内容,教师就要认真地讲授;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深入体会的,就给足时间让学生大声地诵读。出新是指教学方法的择取一定要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要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本质属性。

比如在课堂主问题的设计上,刘老师强调,要围绕核心目标与教学重点来考量,一堂语文课尽量围绕一个主问题来展开。如果课文篇幅过长,文本信息量过大,内容繁杂,就需要借助辅助问题的铺垫与引导,从而形成问题串,以落实课时学习目标。他强调,课堂活动的组织要围绕学习目标来展开,偏离了目标的教与学,无论多么精彩,都只是低效或无效的活动。另外,活动设计需要基于师生在文本间的充分对话,可以来自于学生预习,也可以来自于教师预设,还可以来自于课堂现场生成。换言之,课堂活动是师生在文本间对话的沟通桥梁,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另外,在如何导入新课以及如何对课堂进行引申等方面,刘祥老师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以上这些要素可以说是一个语文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后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能否打造一堂优质语文课必须关注的要点。

脑中有理念

《有滋有味教语文》整本书都体现了浓厚的“教师理解课程”意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仅教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更应教文本的表达形式,即“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刘祥老师强调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

对于小说文体的教学,刘祥强调,“其所呈现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并非语文教学的主要学习任务。语文教学该完成的任务,是分析这样的社会生活画卷如何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环境和典型的情节表达出来;是品鉴此种表达的优劣,并从中学习相应的写作方法、鉴赏方法、评价方法。”还有对于诗歌教学中的诵读活动,他认为,之于学生而言,关键不在于读什么,而要知道为何读以及怎么读:“只有基于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精心預设的阶梯式诵读,才能借助诵读的形式落实对诗歌的理解,让诗歌真正滋润学生的生命。”

对于一些背景较为复杂、内涵比较深的作品,比如《祝福》《林黛玉进贾府》《哈姆雷特(节选)》等,因为课时有限,所以如何从“文本的原生态价值”中抽离出“作为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就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用刘老师的话来说:“语文教师需要做的依旧是依照教材的课程属性,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意义,再抓住贴合课程需要的那些意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不难看出,刘祥老师的语文教学有着深深的课程理论的痕迹。在他看来,一篇课文,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决不能完全依靠经验主义,而应该基于课程本身及标准进行择选。

胸中有丘壑

此书开篇,刘老师就化用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台词“习武之人有三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来比喻语文教师亟须的三重修炼。其中的“见自己”主要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更要确保自己在做的事尊重了教育,尊重了生命。”那些已有自己教学主张并形成一定体系的名师大多已经进入了这重境界。而“见天地”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最后的“见众生”是一种“无我之境”,此时的教师不被外界因素(分数、名利等)所捆绑,自觉以学生生命成长为追求,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刘祥老师早已告别了单纯的“应试语文”,在他的心中,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为诉求,以顺应学生天性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为旨归。刘祥老师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在场的课堂,是灵魂自由呼吸的课堂,是能够让每一颗心灵都能领受到润泽与光明的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猜你喜欢
刘老师文本语文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幽默的刘老师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