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温泉特色小镇规划策略初探★

2018-03-23 12:02欧军珺王仕刚
山西建筑 2018年36期
关键词:滨水温泉小镇

欧军珺 王仕刚

(1.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2.安徽皖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采用“大城市”发展方式,带来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代价的后果[1],无法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宜居、社会和谐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连接点,它能够承接大城市的功能,又能对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规模偏小,产业定位不合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型工业为主,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投资和管理效益低下,配套产业不完善,人口集聚能力弱,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2014年年底浙江省首先提出“特色小镇”概念,随后结合浙江省原有的地方块状经济优势,陆续建立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产业小镇,推进了浙江省经济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2]。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2020年前将培育1 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3],其中包括皖西地区的岳西温泉镇。

1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4]。它不是行政区划上的概念,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也不是四者的简单叠加。它是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新业态,是一种全产业链融合、各种创新要素聚合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平台,是“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功能承载平台[5]。

2 温泉镇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岳西县温泉镇建制于1992年3月,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城北郊,距县城仅6 km。境内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目前,温泉镇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发展以温泉休闲度假、红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养老及疗养等二、三产业,2016年财政收入达到3 707万元。目前,温泉镇特色小镇建设有了初步规模,但也遇到了以下问题:

1)规划编制停留在总体规划阶段,缺少其他层次规划编制,指导性不强,规划设计严重滞后于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缺少城乡统筹考虑;重视镇区规划建设,忽略乡村规划控制引导,导致建设随意扩大规模,滥占耕地,盲目开发现象严重。

2)产业发展定位模糊,现状温泉养生产业发展层次低,上下游产业培育、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导致温泉养生项目内容单一,公共建筑缺乏特色,品味不高。

3)现状山、城、水自然空间格局特色突出,但开放空间缺少有效整合,可感知度低;滨水地带空间特色缺失,景观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尚未形成特色地段。

4)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存在规划趋同现象,产业、旅游、文化、社区功能融合度低,导致功能叠加不足。

3 温泉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3.1 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土地结构

将温泉镇纳入到岳西县县域城乡空间中分析研究,镇区周边乡村地区由过去简单的“农业生产地区”转化为城镇不可缺少的功能区和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对城乡发展空间、生态环境作出统一的布局安排,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规划分析。借助特色小镇建设,加强镇区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温泉镇规划建设与县城中心城区协调融合,实现城镇点轴发展模式,加快城乡融合。

以原有的《岳西县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编制成果为依据,结合温泉镇自身发展要求和特色小镇创建的目标,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适当调整。首先,适当增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满足温泉镇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需要。其次,根据建设现状和规划矛盾,统筹考虑,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调整用地布局。最后,保留建设条件较好的榆树村村庄建设用地,重塑村庄特色风貌街区。

3.2 结合品牌产业,构建空间体系

温泉镇明确温泉国际养老养生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两大品牌产业,结合地域代表性的中华禅宗文化,充分利用现状温泉资源,打造观光度假、休闲养生、疗养健身、文体会展、生态美食、休闲为一体的养生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并结合温泉镇“山、水、城”自然格局,构建一座山环水绕的“温泉小镇”。城镇发展以温泉大道为主轴,镇区中心位置布置现代商旅配套服务用地,镇区南侧布置国际文化养生产业园用地,西南侧结合现状汤池中学布置现代教育园用地,东北侧布置康体养老疗养用地,北侧布置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体验用地。沿蔡家河设置滨水景观带和滨水公园,形成“一心、两带、三轴、五片区、九大乡村旅游节点”城镇结构,积极构筑“显山露水”空间格局。

3.3 传承地域建筑风貌,实现传统街区复兴

温泉镇的岳西古民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建筑形式虽不如皖南山区徽派建筑特征鲜明,但由于其身处大别山腹地,受现代文明冲刷较少,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貌。通过对温泉镇历史文化遗产王步文故居、刘氏宗祠、斯桥牌坊、朝阳寺、皖西民居等传统建筑和镇区现状代表性民居的分析,岳西民居布局一般中心轴对称,基本格局都是三堂两厝制,即为三进四厢,再加左右跨院,内部空间四通八达,主次分明,居内设祖堂反映了“崇宗祀祖”之风[6];建筑装饰“内雕外素”,外部青砖砌筑,朴素大方,内部结构繁复精巧,形式多样,采用以退为进的内嵌式大门型制[7];另外,建筑空间形态组织与地形的特征紧密联系,随地形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形式。

根据山地建筑特点,对街巷空间进行控制,主要利用建筑间的街巷空间和自然环境一同构成了建筑外部形态的骨架,利用线网联系型、踏步主轴型、层台组合三种形式进行街巷空间设计,合理调整街巷两侧建筑高度和巷道宽度,控制小镇街道的舒适性,展现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特点。重点打造位于中心镇区西侧榆树村,保留现状村庄带形街巷空间格局,维持村庄和自然农田融合的特色景观风貌,划定一定范围的自然农田作为绿化开放空间,同时将村庄内部河流进行拓宽、清淤,提升河流两侧绿化景观,加强村庄街巷空间与滨水空间联系,形成“街道”“河道”平行布局的特色街巷空间。然后,结合村庄现状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底蕴、村庄空间布局特色及温泉镇发展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目标,引入农家餐饮娱乐休闲、民宿农事体验、民俗节庆活动、农耕文化展示与体验、家庭旅游、创意艺术部落等新功能,从而给榆树村注入新的活力。

3.4 打造绿色开放空间,促进“山”“水”“城”有机融合

温泉特色小镇建设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山水资源,划定山水资源的保护范围,避免破坏性建设,结合小镇空间形态综合考虑,打造连续性、系统性的绿色开放空间。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水系和绿化作为小镇开放空间的基础,使自然岸线、山头、湿地等生态景观资源成为永久性开放空间,将“山”“水”“城”有机融合,进一步形成开放的空间结构框架。重点打造蔡家河、榆树河滨水公共空间,局部重要节点空间增加控制宽度,滨水绿化范围原则上不做建设用地,只作为绿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加强滨水公共空间渗透,滨水绿地和广场向城镇建设用地内渗透延伸,形成垂直指向河边的开放空间。

4 结语

目前皖西地区的特色小镇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规划设计方法还有待探索,本文结合岳西温泉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案例,对特色小镇规划提出若干策略,并运用于温泉特色小镇建设,以期对其他皖西地区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从而促进皖西地区小城镇的产业创新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滨水温泉小镇
KAI BEPPU温泉酒店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小镇(外一篇)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