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力 共促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记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

2018-03-24 03:04韩颖
劳动保护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路发展

文·图/本刊记者 韩颖

为加快“平安中国”和“交通强国”建设,以“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安全”为主题,2017年12月19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交通运输部交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共同主办了“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为加快“平安中国”和“交通强国”建设,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交通运输部交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于2017年12月19日在北京开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施贺德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中外知名企业的高级主管等近1 000位嘉宾和代表参加。

此次博览会以“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安全”为主题,探讨新时期交通运输安全领域的新理念、新趋势,分享交流国内外交通运输安全最佳实践,研究新对策、新方案,展示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协力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在博览会的开幕式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致辞中强调了3点内容。

一是加强交通运输安全意义重大。孙华山指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早在2004年世界卫生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就发表了《防止道路交通伤害世界报告》,指出交通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力促各国重视道路安全。遏制事故、确保交通安全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重要思想,将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的民生大事,摆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历次中央全会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委会及其办公室先后印发了“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道路交通安全专项规划,交通运输部等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在各细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划中突出做好安全工作,持续推进安全发展。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事故总量大幅下降,特别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由2004年的55起降至2016年的11起,民航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87个月,创造了历史上最好安全记录。

二是新形势带来新任务。孙华山强调,目前,中国交通运输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港口货物吞吐量、汽车产销量等多项世界第一。但同时车、船、路和货物运输等的快速增长,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每年交通运输事故总量仍居高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70%和80%,重特大事故仍然未根本遏制;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非法违规现象突出、技术装备发展不平衡等制约交通运输安全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应坚持迎难而上、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的事故防控能力。

三是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务实交流合作。孙华山说:“推动安全发展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各国在发展中都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以及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各国企业等的深化合作、互促共享,努力学习经验、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无论是我国东部沿海发展较快地区,还是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都有中国运输企业借鉴国际经验或者直接聘请国外企业帮助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的实例,为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致辞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交通运输部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交通专项整治和道路运输平安年等活动,及时进行重特大事故警示通报和约谈,大力推进依法治安、科技强安和人才护安,加快安全发展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重特大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呈现出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事故总量明显下降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红线和底线意识,以“平安交通”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运输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扎实推进安保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深入推动安全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全球道路安全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施贺德在致辞中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体会及来自国际的最新资讯。施贺德说,每年,道路交通事故在全球造成约130万人死亡,是造成15至29岁年轻人死亡的头号原因。在中国,交警每天接到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报告人数相当于一架满载的波音737客机!并且,还有些交通死亡并未报警,所以中国的道路交通伤亡情况可能不止每天坠毁一架波音737客机。然而,由于这些悲剧死亡多是分散发生,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很多家庭因交通事故陷入贫困。很多年轻人正处在为国家创造生产力的年纪,却因交通事故死亡。据估计,中低收入国家因道路交通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世界卫生组织自2004年以来一直担任联合国道路安全协作机制的主席,负责协调国际和地区的道路安全工作,尤其是各国为保护骑自行车者、行人、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交通参与者所作的努力。2015年9月,联合国成员国就《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达成一致,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呼吁各国在今后15年内采取具体行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69项目标有两项涉及道路安全,包括承诺:到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减半;到2030年,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大公共交通,要特别关注处境脆弱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

在2016年11月底,施贺德参与了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会员国就一系列的全球道路安全目标达成了一致。施贺德也与大家分享了这些内容:“到2030年,所有新建道路均应反映考虑到所有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的技术标准,或符合三星级或更高等级标准;到2030年,100%的新车和二手车将符合高质量安全标准,例如推荐使用的重点联合国标准、全球技术规范或获得同等认可的国家性能要求;到2030年,将增加正确佩戴标准头盔的骑摩托车者的比例,使其接近100%;到2030年,将增加使用安全带或标准儿童约束系统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的比例,使其接近100%。”

施贺德说,为了向所有人提供健康安全的交通系统,必须提供安全、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提供更加安全、能够承受撞击影响的机动车;通过立法和教育改善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行为;并强化事故后的应急响应,及时挽救更多受害者的生命。这需要国家决策者、交通工程师、道路设计师、汽车制造商、交警、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以及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共同为交通、为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交通安全

在为期3天的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安全”这一主题,分道路运输安全、水上运输安全、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数字技术与物流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建设及运营安全、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营运客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驾驶员安全防控体系、未来交通与安全、柳石教授谈安全驾驶11个分论坛,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交流,分享世界先进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经验理念,展示安全生产前沿科技和产业成果。

此外,在本届博览会上,还有近40家国内外参展单位集中展示了先进技术装备和服务,一些交通运输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的安全服务模式集中亮相。此外,本届博览会还首次发布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报告(2017)》,颁发了“最佳交通安全创意奖”,举行了小学生及家长共同参加的“交通安全教育——家庭小课堂”等系列活动。

猜你喜欢
道路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