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盾牌刀”选修课可行性研究

2018-03-24 02:27王震王宏
武术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选修课可行性

王震 王宏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就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盾牌刀”运动选修课的可行性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武汉体育学院具备开展“盾牌刀”选修课程的可行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底蕴的“盾牌刀”运动,在体育类高校开展符合现阶段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新时期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武术进校园方面讲,作为传统军事武术项目,“盾牌刀”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而且能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汉体育学院现实条件而言,完备的教学设施、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条件是武汉体育学院开展“盾牌刀”选修课的现实性基础。

关键词:“盾牌刀” 选修课 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萃取,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盾牌刀”运动作为我国传统军体项目,是我国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项目,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有机成分,“盾牌刀”运动亦具其特有的“健身、防身、修性、竞技、娱乐等多方面社会功能,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它不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民族武术运动,更是一项防身护体的传统技击术,也是切合军警格斗需要的民族优秀传统格斗文化。“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盾牌刀”运动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符合新时期现阶段提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势。同时,“将更多运动引入高校的课程中既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也可以为毕业生就业增加新一条道路的去向。

1“盾牌刀”运动走进体育院校选修课的理论依据

1.1“盾牌刀”运动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

盾牌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广泛的使用,我国盾牌最早是出现在军队之中,使用时配合长矛、长枪或戟等长兵器形成盾阵,进可攻退可守,单兵作战配合刀、剑、短棍等短兵器来使用,是非常实用、多变的一种兵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载有“千古有圆长二色,其来尚矣,主卫而不主刺”。说的就是盾牌刀这一器械。刀盾兵在我国古代军队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兵种,“盾牌刀”运动就是从古代军队的刀盾兵逐步演变过来的,是我国新兴的一项民族传统武术项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吃的麦当劳汉堡、喝的可口可乐、穿的牛仔裤、住的欧式别墅和坐的奔驰宝马。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武术项目是我国文化新形势下对民族传统武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盾牌刀”运动作为新兴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它继承了中华民族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传统文化基本精神,非常适合当下文化形势对民族传统武术发展的要求。

“盾牌刀”运动作为现代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脱胎于传统武术的技击术,又融合了西方体育中的竞技性,成为了现代武术中一种典型的竞技体育项目。“盾牌刀”运动做为民族传统武术运动无论从内容、技术还是运动器材都独具民族特色。“攻守兼备”是“盾牌刀”运动的核心技术特点,他区别于散打、拳击、跆拳道以及短兵等同场对抗竞技运动,“盾牌刀”,运动的“盾牌”专注于防守,

“盾牌刀”中的“刀”既是进攻的武器同时也能用来防守,同时在竞技过程中也能运用腿法进行攻防对抗,这些都是“盾牌刀”运动区别于其他竞技项目的关键。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刚健中正的行为准则和文化内涵。

1.2“盾牌刀”是具有优势的民族体育项目

“盾牌刀”运动作为民族传统武术运动中的一项分支,它起源于古代军旅武术,非常注重技击性和实用性。技击性作为中华武术最本质的特点,无论哪个项目都应当具备这一特点,“盾牌刀”運动将这一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冷兵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盾牌刀”技术在现代军警系统中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譬如说武警部队的警棍盾牌术,还有就是民警执勤过程中配备的盾牌警棍,这些都是“盾牌刀”运动的实践运用,只不过在军警系统里这个“刀”是指警棍。由于武警和公安系统的执法大多都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贸然使用手枪、刺刀之类的致命性武器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所以盾牌警棍在武警、公安民警和干警执勤处突过程中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8年3月14日的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中,因为是人民内部矛盾,武警部队的官兵没有办法使用枪械等致命性武器,所以西藏总队的执勤官兵在面对暴骚乱的人民群众时只得利用盾牌警棍这些非致命性警械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是充分利用的盾牌警棍攻守兼备的特性才确保了武警部队的执勤官兵的人身安全,妥善处置了这起突发事件。2010年“爱国人士围攻日本大使馆”这一突发事件中,武警部队北京总队紧急调动战士,利用现有的警棍盾牌组成盾墙团团围住日本大使馆防止情绪激动的人民群众冲人大使馆搞破坏,才确保了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下去,维护了国家的形象不受到有心人的破坏。

而在2016年10月27日东莞发生的运钞车押运员开枪击毙砸车男子这一事件中,因为押运员擅自开枪击毙该男子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果当时押运员不是使用致命性武器,利用盾牌警棍来处理这一事件当属更好的保卫措施。如此,既能保证运钞车的安全,又能及时控制该打砸男子,毕竟当时押运员的人数是由绝对优势的,如果及时控制该男子移交公安系统来处理应该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这些事情都说明了“盾牌刀”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进入警察队伍后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社会形势,当前社会需要更多的执法人员掌握更多的处置突发事件的技能,而不是面对突发情况而手足无措的无能执法人员,需要的是能够更稳妥、更和谐的处置方法,而不是只会利用致命性武器威胁到社会人员生命安全的执法者。

1.3“盾牌刀”项目能够提升毕业生就业素养

我国体育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大部分都是向着以下三个工作方向进行的:第一,体育教师;第二,体育工作人员;第三,武警公安。

首先,“盾牌刀”项目作为新兴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该运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也非常强,不仅适宜在高校开展,同时适合在普通中小学开展此课程。体育类院校开展“盾牌刀”选修课既可以丰富学生课程,也能使学生掌握“盾牌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多方面教学的能力。

其次,“盾牌刀”运动作为同场竞技格斗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格斗竞技能力,同时能够了解“盾牌刀”运动竞赛的组织,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开展同类竞技项目铸就基础。

最后,体育类院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武警、刑警、特警等军警系统。而在武警部队中就有警棍盾牌术的训练,提前接触“盾牌刀”运动也可以在部队生活中更快地掌握警棍盾牌术这一科目。刑警、特警等警察类的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在各局所里还是一线的治安巡逻站点都配备了盾牌警棍这些警用器械,然而只有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在上岗前接触过这些警械,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连见都未曾讲过,何谈熟练运用。针对这种情况,体育类院校更应该开设“盾牌刀”选修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军警系统迅速融入打下基础。

2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盾牌3刀”选修课所具备的现实条件

2.1武汉体育学院师资力量方面

“盾牌刀”运动最早是由武术学院散打教研室的戴小平老师在武汉体育学院传播开来的。戴小平,教授,1978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专业,1982年毕业后从事武术套路训练工作。1995年调入武汉体育学院散打教研室任教至今,2001年8月参加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同等学历学习班,2003年结业。现武术国家裁判员,武术七段。长期以来从事武术散打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具备可扎实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多年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一本《中国短兵》书籍,同时戴小平教授也是目前国内研究“盾牌刀”这一新兴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的先驱。2015年时任2013级体育教育学院7组散打组专项的戴小平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武术运动项目,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传授“盾牌刀”技术,利用学校现有的“盾牌刀”运动器材向学生充分展示了“盾牌刀”这一古代军体武术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2013级体育教育学院散打7组的学生对“盾牌刀”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下经常三五一组的讨论“盾牌刀”的技术动作及技击特点。经过戴小平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学生们的刻苦训练,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散打7组的学生经过一年课余时间的学习训练终于熟练掌握了“盾牌刀”运动的技术动作与动作要领,2015年下半年从部队服役完毕回校继续深造的学生王震也参与到了“盾牌刀”的训练中,同时带来了部队的警棍盾牌技术,学生与戴小平老师一起取长补短完善了“盾牌刀”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盾牌刀”技术。同时,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散打教研室还有很多“盾牌刀”运动的器材和“盾牌刀”比赛所用装备。“盾牌刀”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随便一处空旷的地方都可以组织训练,武汉体育学院众多的运动场可以提供很充足的训练场地。

2.2学生具备学习“盾牌刀”的基础条件

武汉体育学院的学生大都是经过全国体育特长生考试和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的优秀体育特长生。其中,大多学生都是学习过散打、短兵、拳击、跆拳道和武术套路等同场对抗性竞技运动选修课的。另外,武汉体育学院培养学生立足于使学生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备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组织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知识和能力,这也符合提高“盾牌刀”运动水平的基础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对“盾牌刀”运动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喜欢做了以下统计。首先在武汉体育学院校园内向300名学生询问了是否知道“盾牌刀”这一传统武术运动,结果见表一:

由表1可见抽样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只有34%共计102人知道“盾牌刀”运动,有66%共计198人不知道“盾牌刀”运动。然后对抽样中的102名知道“盾牌刀”运动的学生进行关于“学生对“盾牌刀”运动的喜欢程度”的问卷调查。两周以后,再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采用同一份调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值均小于0.05,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可靠,可以满足本次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以保证问卷调查的效度,邀请了10名“盾牌刀”、武术短兵、散打等同场对抗性项目的专家对设计进行了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效度较高。(见表2)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300名抽样人员中了解“盾牌刀”运动的102人有11人喜欢并愿意学习“盾牌刀”运动,占到了了解人员的10.8%,占抽样总数的3.7%。

3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盾牌刀”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3.1宣传不到位,认识不全面

“盾牌刀”运动作为新兴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起源于我国,具有超过千年的历史。但是“盾牌刀”运动进入现代传承出现了断层,关于“盾牌刀”的训练方法大都只能在书籍上找到,现代根本没有关于“盾牌刀”运动的专著。“盾牌刀”运动在各高校的宣传就更是微乎其微了,這导致了前面调查出现的情况,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了解“盾牌刀”这项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盾牌刀”运动有别于盾牌舞。盾牌舞是一种武术、杂技、舞蹈、造型、音乐于一体的民间男子群舞,是一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项民族武术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盾牌刀”运动是运动员手持具有安全性能的真“盾牌刀”的替代兵器,采用盾牌、“刀”、腿法的攻防动作进行两人或多人下实战对抗的竞技运动。“盾牌刀”运动中的“刀”与武术短兵运动中的武器相同,内部构造分别有,硬质条状物可以是藤制类,也可以是木制类,还可以是玻璃钢等等材料。在硬质物外包裹着一层厚实的高压海绵,再套上一层薄薄的成型皮制外套,装上护手柄,即“刀”制成了。不过相比较短兵来说“盾牌刀”中的“刀”更短小一些,单手运用起来更加方便。盾牌是使用圆形硬质木板外面包裹一层厚实的高压海绵再套上一层薄薄的皮制外套制成的。其主要技术包括了基本姿势;基本步法;进攻技法包括短棍的刺、劈、砍、斩、点、崩;还包括了腿法进攻中的左右蹬腿、左右踹腿、左右鞭腿、前后扫腿、左右劈腿;防守技法包括盾牌的格、挡、架也包括短棍的截、挂以及腿法的提膝防守。

3.2师资力量薄弱

“盾牌刀”作为新兴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由于其处于萌芽阶段,深入了解、研究的人数并不多。武汉体育学院的戴小平教授作为“盾牌刀”运动最早一批研究者与教学者,由于担负着武术学院散打教研室散打专选课的课程任务,同时有肩负学院武术短兵队的教练一职,课时任务繁重,只能利用晨练和周六日等休息时间来组织学生训练和比赛交流,显然,对于“盾牌刀”这一新兴民族传统武术项目来说,仅靠戴小平老师和一些对“盾牌刀”感兴趣的少数学生来推动、发展“盾牌刀”运动是很不现实的。

3.3“盾牌刀”科研能力不足

“盾牌刀”运动是由传统军体武术逐步演变过来的,经过与现代武术散打和武术短兵的融合,形成了现代“盾牌刀”竞技运动。“盾牌刀”作为新兴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盾牌刀”运动在科研方面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因为目前少有人接受系统完备的训练,所以在这方面很少有人能做出权威的解释。目前国内关于“盾牌刀”的研究大多是关于“盾牌刀”套路对练的研究,关于同场竞技方向的研究少之又少。同时研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权威的、系统的、全面的关于“盾牌刀”运动的技术理论体系、基础理论体系等方面的专项研究,这就限制了“盾牌刀”运动技术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4如何在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盾牌刀”选修课程

4.1

全面推广“盾牌刀”运动

“盾牌刀”运动的学习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强反应能力和防身自卫能力、拓宽就业途径等等。

“盾牌刀”运动体现了民放传统武术运动方式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特征,是一项集民族性、历史性、教育性、健身性、整体性、对抗性于一体的运动。“盾牌刀”运动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开展“盾牌刀”运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厚德载物”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团结互助的品质。“盾牌刀”运动还可以促进人体的力量、耐力、灵敏度、速度、柔韧性、协调能等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毅力,深入挖掘自身潜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练习“盾牌刀”运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果正确的看待事物,学会审美,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培养创造性。

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推广,只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盾牌刀”运动,认识到“盾牌刀”运动的魅力,喜欢这一新兴民族传统武术项目,才能够使该运动在各高校的课程中站稳脚跟,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走得更远。

4.2积极培养教师

开设一门新的课程首先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盾牌刀”运动钻研的人很少,能进行教学的更少。目前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散打教研室的戴小平老师能够担负“盾牌刀”运动的课程,但是这对于一项运动课程来说教学力量还是相对比较单薄的。培养新的“盾牌刀”运动课任教师是办好该选修课的重要基础,所以开课前要着手任课教师的培养,对任课教师的“盾牌刀”技术进行规范。由于“盾牌刀”运动与武术散打、武术短兵等同场竞技对抗运动有相似之处,所以可以通过组织学校武术散打和武术短兵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集体组织任课教师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盾牌刀”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在理论及教科研方面给予“盾牌刀”教师以支持照顾,使“盾牌刀”理论与技术同步快速提高,也争取在理论之先导方面走出创新之路。

4.3举办相关比赛、交流等活动

比赛是展示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交流是分享与接收新知识、互补不足的过程,只有大力开展“盾牌刀”竞技比赛和交流活动,才能促使“盾牌刀”运动快速发展。通过比赛和交流,发现不足,比如在散打7组的课外对抗赛中,有的队员攻强而守弱,有的防守有余而进攻技术不多,通过对抗赛的实战全部都暴露了出来,然后通过戴老师的指点与点拨,学生迅速找到自身的缺陷并在日后的训练中加强弱项的训练。通过交流,教师明确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教练学习,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理论学习,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盡快成长为业务素质强,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通过比赛与交流,广大学员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激发学习与训练兴趣和激情。

5

结语

综上所述,第一,“盾牌刀”运动是一项具备丰富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项目,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民族文化特点在它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不仅“体现了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注重和谐与整体的思维方式”。第二,“盾牌刀”运动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于一体,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也是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快速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第三,武汉体育学院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为“盾牌刀”运动的开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四,“盾牌刀”运动在体育类院校中开展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契合了党中央提出的“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选修课可行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