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为了摘帽而扶贫
——访江口县委书记杨华祥

2018-03-25 06:16岳振王铁清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8年42期
关键词:高频词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岳振 王铁清 文叶飞

今年,江口等14个县(市、区)实现整县出列,成功脱贫摘帽,在此次符合贫困退出条件县(市、区)中,江口县的群众认可度位列第一位。江口何以取得如此佳绩?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江口县委书记杨华祥。

干群之间“没有距离感”

当代贵州:今年贵州省14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江口的群众认可度达到99.05%,居第一位。你如何看待这个成绩?

杨华祥:现在,大家都说江口“用美丽战胜贫困”,就是说梵净山下的江口有美丽的生态,森林覆盖率超过75%;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美丽的故事,干部群众鱼水情深;上下同心、奋力拼搏,换来一个美丽的江口,这也是脱贫攻坚的“江口答卷”。江口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用美丽战胜贫困”是江口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江口是贵州10个不考核GDP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相较于其他县市区,江口不论是经济总量、人均水平,还是基础设施指标,都很低。也没有什么工业产业支撑,公共财政收入在全省挂末,脱贫难度大。

其实摘帽只是其中一项成绩,更大的成就在于:极大改善了干部与群众间的感情关系,极大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不只为了摘帽而扶贫。脱贫过程中,老百姓自发给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送锦旗,干部走到农村,老百姓很热心,对我们很好,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缺失的东西。一个地方发展得再好,老百姓不支持、不认可我们,那就没有意义。

当代贵州:到江口工作一年多,见证并推动了江口脱贫的“关键冲刺阶段”,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杨华祥:我们的干部到基层,经常说老乡家的狗都不会叫,因为彼此太熟悉了,老百姓热情对待我们的干部,大家都没有距离感。老百姓能够认可我们的工作和成绩,这难能可贵。所以,我有三点感受:一是认识越统一,认可度越高,就是一定要解决干部在群众工作上的思想认识问题,把群众当亲人;二是参与越广泛,认可度越高,一定要让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把脱贫当成自己的事儿;三是荣誉感越强,认可度越高,要想办法增强干部和群众在脱贫摘帽方面的荣誉感。

提升群众认可度

当代贵州:脱贫攻坚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从群众工作方法上讲,江口有些什么举措?

杨华祥:在提升群众认可度方面,我们用好了三个方法。一是“四个下沉”,实现政策落实公平公正。二是“四个结合”,实现发展红利共建共享。三是“四个覆盖”,实现群众认可全面提升。

我们推动了责任体系下沉、村民自治下沉、民主评议下沉、项目实施下沉,都下沉到组,组内群众都是熟人,相互最了解,村一级就不一定了,很多人互不了解。把村民自治与民主法治相结合,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合作组织与村级组织相结合,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相结合,解决乡村环境、村容村貌问题;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结合,解决村民养老、社保等福利问题。推动干部培训全覆盖,开展四次千人大会,进行政策培训;入户走访全覆盖,走访所有村民,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位贫困户;思想动员全覆盖,培养、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群众的荣誉感;长效机制全覆盖,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管养一体化机制,动员群众参与自主管理。通过“四个全覆盖”,提高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率。

杨华祥:江口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用美丽战胜贫困”是江口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图为杨华祥(右一)走访官和乡贫困户。(江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与群众交流中,运用好“五个讲清楚”,即向老百姓讲清楚近年来农村面貌变化是最大的、所有农村群众都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扶贫济困是我们重要文化传承、干部作风是近些年来最扎实的、脱贫摘帽是江口最值得自豪的大好事,帮助老百姓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由对脱贫的抵触到支持,最后形成脱贫自豪感。

当代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干部干事创业的务实作风很重要,江口县委对全县干部工作作风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杨华祥:我们明确要求:“群众不认可一律重来,评估不通过一票否决,工作不到位一概问责。”

我们总结了“一学二访三会四评”工作法,即学政策学标准、逐户走访农户、召开组内群众会、召开村民代表评议会。要求领导带头示范,县级领导、科局领导全部驻村,对贫困户必须走访到位、同吃同住。通过召开四次千人大会,把责任压力传导给每个干部,对相关政策进行培训,让每个干部都掌握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各战役阶段目标完成好、考核排名全县前两位的乡镇,颁发“骏马奖”,阶段完成目标差、考核排名挂末的乡镇,颁发“蜗牛奖”。并严格督察考核,推行转段机制,考核不达标的,延迟转段,直至考核达标后转段。

同时,开展“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组织不会忘记”三个不会忘记思想动员活动,激发广大干部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当代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四场硬仗”等,是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词、高频词,在这些工作中,江口有何亮点?

杨华祥:农村产业革命,产业选择要做好。2007年时,我们还没有一亩茶叶,到2017年,我们发展了15.7万亩茶业基地,并引进培育了贵州最大的茶叶加工企业;江口发展出贵州最大的冷水鱼基地,冷水鱼产量第一,目前达到了3100吨,销往东南亚及广州、长沙等地。走市场化道路,龙头企业带动,突出特色和优势,冷水鱼产销不愁。我们的红心猕猴桃,销量也不错。目前,三大产业突出了江口自然禀赋,契合了市场需求。同时,江口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我们用10个月时间完成1213公里“组组通”路,到2017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是2014年底总数的三倍多;用10个月时间解决了农村的饮水工程,3万余户房屋改造全部完成;用10个月时间完成了7828人搬迁,搬迁入住率在全省排名最高。在教育、卫生方面,教育、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当代贵州:江口县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巩固脱贫成果,以确保脱贫实现稳定可持续?

杨华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确保未脱贫人口按期脱贫,同时要从源头上防止致贫,防止非贫困人群变贫困,这要从制度上解决。其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开始先抓试点、抓创新。第三是确定“一核两区”的未来发展思路,发展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铜仁中心城区。把江口建设成生态宜居之城、休闲度假之城、会议会展会客中心。通过这些举措,为江口全面小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高频词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中外媒体灾难报道比较研究
新课改下历史考前复习策略
编织新时代中共全球“朋友圈”
《人民日报》社论评论中妇女形象建构的文化分析
盘点区县乡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的十大“高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