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几大难点及应对措施

2018-03-26 04:27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师资教学管理学科

□文/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

徐勇 沈智 张了了 李支军 岳素兰 廖中华

新一轮高考改革制度下,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内容势必影响到中学的教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重庆现行的高考制度比较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新的高考制度让学生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选择;一年多考,增加考试机会,把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高考录取将逐步过渡到不分批次。这些变化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新问题。学校教学管理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将面临以下难点。

首先,现有学科师资配备难以适应走班制。

学科师资配备将出现大量缺口。新高考以“6选3”代替文理分科,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多达20种选择组合。选课组合的增多势必导致班额的增多,这就需要更多教师,且办学定位越高的地区所需要的师资越多。按照最低层次要求,师资需求约为原来的1.2倍;按照较高办学层次实施,师资需求约为原来的1.5倍;如果实行更高水平的课程选择和分层分类教学,师资需求甚至要达到1.8倍以上。

当前,编制、人社部门对教师实行定编定岗管理,同时国家规定高中学段师生比为12.5—13.5∶1,这些都在管理机制上限制了学科教师的增加。

传统学科教师结构难以适应选课走班。年龄结构上,一部分高中面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困境,精力体力上难以跟上多样化、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性别结构上,存在女性教师占比偏高问题,且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比例更高,一旦出现集中生育,选课走班乃至正常教学都难以维持。学科结构上,由于学生选课需求难以测算且不断变化,固定的学科教师比例难以适应和调整。同时,此次改革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前相对淡化的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将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学科将需要增加大量教师。而高中教师专业性强、更新周期长、利益诉求多,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科教师比例调整。

未来学科教师缺口受学生主观影响较大。从上海、浙江的试点来看,大量高中生扎堆选择生物、地理学科,这些学科难度相对较低、得分较易,可节省大量学习时间。而从专业前景角度来看,据媒体统计,浙江考生选考物理、化学分别可报考大约91%、83.5%的大学专业,而选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分别只能报考大约68.8%、57.9%、62.8%、60.9%的大学专业。因物理、化学数理知识较多、学习难度较高,有学生不愿选、不想选,但此类学科职业需求量大,未来随着学生专业选择日趋理性,这类课程及教师需求可能迎来较大增长。总之,从短期学业发展来看,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缺口较大,而从长期职业发展来看,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存在较大增长需求。

应对措施:学科教师跨校、跨学段流动。众多选课组合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对学科教师要求更高,这是一个或几个学校难以应对的,这就需要在更大层面调剂现有教育人力资源。

目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老师不动学生动”,就是打破学校管理边界,实现高中在校生校际流动,甚至跨校选课走班;一种是“学生不动老师动”,就是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实现师资力量常态化跨校流动。从上海、浙江等试点省市的实践来看,为尽可能降低对教学秩序的冲击,他们更倾向于后一种选择。

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较为集中的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实现教师跨校流动也未必能完全解决师资相对短缺问题。对此,上海、浙江等地少数高中采取教师跨学段流动的办法,按照高中授课标准从初中遴选一部分优秀教师,纳入学科教师库应对短缺难题;另外一种做法是遴选年轻的富余的学科教师进入相应的大学进行转学科的短期培训,以应对学科师资短缺。

其次,班级管理将出现鞭长莫及的现象,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严重挑战。

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纪律管理、学习管理、评价管理与教学管理都是处于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的直接管理之下,而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除语、数、外之外,其余的六个科目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因此除语、数、外的固定班级外,走班将成为另一种班级模式。走班制的实施,由于教师、教室、学生都不固定,将会出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鞭长莫及、学科教师的管理完全被架空的现象。这就会极大地削弱对相应班级的管理,势必会出现更多的违纪违规现象,给班级管理带来加大的挑战。

应对措施:可借鉴浙江省试点的做法,采用的是“小组长班主任制”,即“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只对本班班主任负责,负责走班的纪律、学习、作业等事务,从而加强对走班教学的班级管理力度。

再次,加大了学科教师的教学评价难度。走班制的推行使得同一教师需要承担多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而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并且同一学段的学生有可能学习的课程互不相同,教师还需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而给学科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应对措施:在分层之前强化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提供中考、月考等重大考试成绩分析数据给学生、家长选择参考;引入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帮助学生明确生涯方向;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个别指导;与家长充分沟通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仅凭个人喜好盲目选择,减少排列组合的种类。然后再以语文、数学、外语为轴心,将选课的合并同类,放到主体教学班中去并搭建若干个各层次的主体教学班,在教学上采取分、合的方式,在管理上采取行政班和走班并存的双向管理模式。这样,除行政班外,就可固化“六选三”中的两科班级,一门学科进行走班,也就可减少走班的班级,从而缓解当前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紧张,降低班主任的管理难度,降低学科教师的评价工作量。

最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无法跟上。硬件上,重庆总体落后。目前重庆地区总体上仍然是大班额,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原本就很紧张。实施走班制对于高中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要求非常高,实施走班制后,每个教学班的平均人数可能在20-40个左右,这样现有的教室将出现大量的缺口,无法满足走班制的要求。软件方面,首先是信息化管理观念不强,各部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够,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网络;其次是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要变革教学管理方式,要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唯有借助信息化手段。而重庆地区的学校这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大多是学科教师兼任,专业人员寥寥无几。

应对措施:引进信息化的专业管理人员,建立智能选课平台。将各类分析数据、专家指导、教师建议等放在这个平台里供学生选课参考;为方便走班管理,学校应建立课程管理系统;还应建立智能分班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师生评价系统、师生门禁考勤系统……当然,另一种思路是把这些信息化的工作外包,但也会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不便。◇

猜你喜欢
师资教学管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超学科”来啦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