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攻心感化学生

2018-03-26 12:40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五中学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之术家长同学

□文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五中学 郑 敏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管理。完善、细致的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固然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力的武器,但是,对于管理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人格尊严的青少年来说,欲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才应是“善之善”之策。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即摒弃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采用柔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达到同样的目的。这种兵法上的妙计,同样也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上,用于获得学生的心,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这学期我又当了初一班主任,班上有个调皮的小男生总是惹麻烦,家里条件差,享受爱心午餐,虽然他主动参加学校庆国庆演讲,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主动当电脑管理员,可是他学习习惯差,纪律不好,经常早自习迟到,偶尔作业也不写,教育了很多次都冥顽不灵。

半期考试后,别的同学举报他把手机带到了学校,开学时就告诉学生严禁将手机带到学校,我把手机没收了,他放学的时候来找我要手机,我说:“表现好了再来拿手机。”没想到他第二天竟然没来上学,我打电话通知父母,猜他可能逃学去网吧玩了,可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直没有回复我。第三天他又没到校,他父母也没有他的消息,结果中午的时候,学校保卫科给我打电话,说他被重庆救助站送回来了。等他吃过午饭,我把他喊到了办公室,坐下来和我谈了起来。谈他为什么离家出走,离家出走遇到的好心人。他心中有怨,我总是批评他迟到,在我的教育下,他知道经常迟到是自己的错。他又开始说起了自己的家庭,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外婆听力有问题,家里电视、电脑都停了,他感觉自己特别孤独,他初中后没有一个朋友,他的思想很偏激,觉得现在的朋友都没有真心的,和同学们聊天,他们都聊游戏,他也插不上嘴。听他说了这些,我的心情变得沉重了,外表看起如此阳光的男孩,心理却承受了这么多,他是孤独的。我让他主动和同学接触,教他调节情绪的方法。送走了他,我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说了事情的经过,让他们多关心孩子。

他主动在全班面前讲了自己逃学的事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呼吁孩子们多关心他,和他交朋友,可是周末我坐车时,看到这个孩子闭着眼走路,满脸痛苦的表情,心又揪在了一起。我在微信家长圈里,告诉家长们这件事,请家长们配合我,让同学们周末邀请他一起学习、玩耍。第一周,他没有去同学家,第二周,他终于和同学周末一起玩了。我会耐心地等待,等待他的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教师采用了攻城之术去教育学生,动辄对学生痛骂之,严惩之,结果如何?学生依旧我行我素,其奈我何?当然,尽管在此期间,攻城之术也会小有胜利,但这种胜利果实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原因就在于这种胜利是教师以强击弱的结果,学生是在老师的高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就在这攻城进行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固化成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失去了心与心的沟通。

反之,攻心之术则明显不同。在攻心的过程中,教师不必挥动着大棒,不必大动干戈,只需找准心结,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甚至进行一些无声的沟通,学生就会放下心结,打开心门,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就会不攻自破。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学生改变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感悟的过程,因此,倘若我们能在学生一生的关键时期,稍加用力,使其纠正人生之船航向上的偏差,让其驶向光明的未来,倘若我们能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有所收获和感悟,何乐而不为呢?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为教育的准则,如果我们能以此为原则,则将事半功倍,无往不胜!◇

猜你喜欢
之术家长同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从“长生之术”到“养生之术”——中医怎么抗衰老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家长请吃药Ⅱ
短路学校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言过其实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