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高铁站片区商业开发研究

2018-03-26 20:19
山西建筑 2018年18期
关键词:峨眉山人流片区

王 娜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铁建设的浪潮。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涉猎于高铁建设,秦沈铁路与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铁路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开辟了中国高铁的新纪元。目前许多中小城市已经建成高铁,截至2017年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2.5万km,我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能够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为其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但同时高铁的建设运营具有投资规模大、经营成本高和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1]。为了弥补前期损失,维持高铁的可持续运营,站点周边片区的商业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区基本情况

1.1 区位分析

峨眉山市(城区中心东经103°28′,北纬29°26′)位于乐山市域西北部,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2 ℃,生物资源丰富,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是乐山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峨眉山高铁站位于峨眉山南部片区,距离市中心3 km左右,属近郊型车站,东邻秀湖大道,西邻名山南路,毗邻峨秀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峨眉山风景区,是成绵乐客运专线的终点站,区位优势显著。

1.2 片区优势分析

1)高铁站位于峨眉山风景区山脚下,是联接景区与外界的桥梁,高铁站的投入使用,加速打开了景区对外的大门,同时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快速吸引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商业开发提供重要的后备资源。2)《峨眉山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指出高铁站片区是城市分区“一心,一带,四轴,六区”中的“六区”之一,高铁站片区是另外“五区”的重要节点和支撑,片区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周边经济,有利于缓解旧城压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加快城镇化进程。3)片区内沿虎溪河的城市滨水风光带是片区内的又一大优势,可联合峨秀湖景区开发城市滨水旅游项目,打造景观优美的城市新区。

1.3 片区劣势分析

1)片区内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整体沿虎溪河河谷走向倾斜,地形复杂多变、开发难度较大。2)高铁开通后,短期内游客数量猛增,将给峨眉山的基础配套设施带来很大的考验,而现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足,对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有抑制作用。3)峨眉山作为一座旅游型城市具有“淡季、旺季”之分,“假日经济”现象明显,因此高铁将面临着客流不稳定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片区商业开发程度和商业的可持续发展。4)片区内现存的工业用地对片区整体的景观性和生活宜居性有较大影响,不利于打造高品质生态居住区。

2 开发定位

商业开发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在充分理解城市历史文脉的前提下找准自身定位,结合城市自身规模进行商业开发。峨眉山高铁站片区商业开发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满足《峨秀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2030)》对该片区总体定位:峨眉山景区与峨眉城区的交汇点与过渡地带,景区向城区的关键点,城区西南角的门户和峨眉的城市新名片,是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商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2]。因此,在进行商业开发时考虑旅游、特色产业为城市主导的功能定位,遵循片区政策性条件,切忌盲目开发。其次,峨眉山佛教文化著名,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进行商业开发时应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注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最大程度上保留城市自身文化特质,树立风格独特的商业形象,打造出文化旅游型的商业空间。

3 开发建议

3.1 交通组织优化

商业开发应依托交通,建设良好的车行、骑行、步行环境[1],我国高铁站片区交通用地所占比重较大,交通组织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会影响商业开发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开发片区的交通组织方面,首先要注重外部道路与站区的衔接,增大公共交通路网密度,通过丁字形或井字形相交式的道路结构增强站区与外部的联系;其次面对高铁引起的人流集中效应,需实现人车分流,建立优质的步行空间,设立主要和次要人行活动轴线,创建良好的街道模式,引导人流深层次消费;最后,站区前广场应设置集中停车,同时为避免人流交叉,出租车、社会停车和公交车应分开设置,尽量减少路边停车以提升城市整体景观性。

3.2 分等级分圈层,注重混合开发

高铁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呈同心圆模式,从内而外分为“核心枢纽区”“枢纽周边区”“外围影响区”三个圈层[3]。本文借鉴该模式的同时兼顾片区现状,对片区进行圈层式开发,分为“核心圈”和“外围圈”,实现混合式的商业开发,满足游客衣食住行的多种基本需求。峨眉山是成绵乐沿线中小城市,在商业开发时要避免盲目照搬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可针对自身情况发展大城市的“外溢产业”,不适合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因此可考虑在“核心圈”布置一定的商务、商业用地,但要适度控制规模,商业布局应充分考虑商业业态,做到各种业态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满足旅游出行的多样需求,实现功能业态最优化。“外围圈”距高铁站点相对较远,交通可达性弱于“核心圈”,因此可考虑发展一定的产业支撑空间、娱乐休闲和休憩绿地等空间。

3.3 注重片区景观性,打造旅游地产

商业需要停留,高铁能很快带来人流但也能很快送走人流,因此如何留住人流是一重要问题。旅游地产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消费群体多为中高收入阶层[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端消费人群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朝来夕归”式的旅游方式,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有一个长期停留的空间。借助片区内虎溪河天然的生态轴线,联合峨秀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进行旅游地产开发,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片区整体景观品质和城区城市环境,最大程度上留住游客,促使游客长期消费;另一方面有利于峨眉山传统地产向旅游地产转型升级,加快峨眉山城镇化进程。

4 结语

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整个沿线城市经济的增长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高铁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门户,其商业化更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和定位进行改造开发。峨眉山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旅游城市,其高铁站的开通为峨眉山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峨眉山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铁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将愈加显著。

猜你喜欢
峨眉山人流片区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峨眉山下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勇登峨眉山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