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18-03-26 12:25陈梦明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论述构建“1+1+1”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出必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培养优秀师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素养和能力,为以后学生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课程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00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责任,应该积极、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转变陈旧应试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设计以创业理论、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为基本框架的创新教学内容,从课程结构设置、师资培养、实训平台、绩效考评等角度着手,构建“1+1+1”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指导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素质水平,为其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1+1+1”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1+1+1”中的1分别是指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创客空间训练。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商务礼仪、公司法、创业管理实务、风险学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由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进行专门授课,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流程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创业模拟实训等相关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师提出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创客空间是学校为学生团队提供的自主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创客空间训练,学生团队可以进行网上创业实践,参加校园、企业、社會的创新创业大赛,教师仅仅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团队有独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带领团队成员参加不同类型的创业实践项目。

二、“1+1+1”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1+1”的创业教育模式符合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理论+实践+创客”的创业模式训练,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创业的知识和理论,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达到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三、构建“1+1+1”创业教育模式的方法

(一)分层次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学生在校接受三年的高职教育,一般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校完成学业,第三年第一个学期进行校外的实习实践。所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

1.针对新入学的大一学生,重点在于普及创业常识,进行启发式的创业教育,可以主要通过开设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和部分创业基础的理论课程,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实践课程,尤其是鼓励大一新生与高年级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进行合作完成创业项目,达到获得一定的创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对于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想法,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黄金阶段。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更好地掌握创业相关的技能技巧。在此阶段,需要有专业素质的教师进行教授,也可以请具有较丰富经验和良好资质的企业在职人员进行授课,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模拟的训练。这一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创业环境的分析、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团队、选择组织形式、创业资金筹建和经营方式选择、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创业核心部分的技能学习。

3.大三是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通过前面两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较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此阶段的创业教育应该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辅导性的。针对有创业动机的大三学生,帮助选择创业项目,进行预孵化。给学生充分的创业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比如提供校园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校园摊位等形式,同时对跟随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创业项目实践的学生进行跟踪并加强管理。

(二)培养优秀师资力量。目前,高职院校专门的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创业课程教师资源较为有限。多数创业课程教师是由行政人员或是其他专任教师兼任,由于兼职教师有自身的行政事务或是专业发展的方向不同,所以很难在创业课程上有所侧重和突破,导致无法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就难以提高。所以高校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师资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加具有专业性的创业课教师,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到企业跟训、挂职等多方面的条件,并要求教师考取创业培训的相关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只有教师的专业性得到保障,专业能力得到检验,学生才能受益。

(三)改革教学方法。根据“1+1+1”的创业教育模式,针对理论课、实践课、创客空间实训三个主要模块,需要采用不同并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课,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模块化,尤其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方式,结合微课、幕课等方式,教师的角色由“教学”变为“导学”。

实践课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验学生能力的关键模块。学校可以提供仿真的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比如引进国际上通行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实岗培训体系,也就是模拟公司技术。改变原来的教师高控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作为参与者共同参与讨论。

创客空间实训,要从教师指定的方式向学生创业社团确定活动课程的题目、安排课程时间以及控制课程效果的方式转移,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创业学生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能力以及协调控制能力。学校应鼓励学生成立创客联盟,打造“一站式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成果从赛场到市场的顺利转化。

(四)创新评价体系。针对“1+1+1”的创业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是静止、一成不变的,应是采用动态、过程性、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课程模块的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分,在理论课程中,测量指标主要有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兴趣、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等,这些考核指标应该在过程性考核中发挥作用。实践课的测量指标主要考虑学生的创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将活动效果和团队成员的表现结合起来考核。创客空间实训,考虑学生的创业项目比赛获奖率、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创业绩效等测量标准。提倡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将学生创新转化成果折算学分的创新激励制度,激励了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成果转化的动力。

总之,通过构建“1+1+1”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可以较好地营造学生“愿意创业、乐意创业、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良好创业教育环境,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拓展实践型创业教育方式,打造多元的创业导师队伍,健全科学的保障体系,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路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慧清.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解构与启示——基于全球创业观察的理论框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

[2]李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3]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

[4]张国良.高职院校“一融五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作者简介】陈梦明(1986—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