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是人品教育

2018-03-26 09:13墨白
现代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俞敏洪人品新东方

墨白

最近,江歌案引起极大轰动。案件发生后,大家开始思考案件背后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下的教育。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接触学生上百万,在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相当的发言权。他是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中的人品教育呢?近日,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人品教育: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俞老师,听说有些家长为孩子所苦,宁愿把家里的钱都捐给您,只要您能把他的孩子变成正常的、阳光的孩子。真有此事吗?他们为什么愿意求助于您呢?

俞敏洪(以下简称俞):是有这样的事。但是我对这些家长说:“太晚了,因为孩子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事情最好在他18岁以前就做完。”我之所以得到家长们的信任,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

我一开始在北大教书,后来创办了新东方,光是从新东方走出去的学生就有700多万。我见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见过很多被耽误的学生;我见过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孩子有出息而生活得心满意足,也见到很多亿万富翁最后因孩子不争气而导致精神分裂。

现在的中国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我们从农业社会一下子进入商业社会,大家都不适应,陷入慌乱之中在所难免。慌乱中,很多东西就失去了标准,比如教育。过去,家长教育孩子要诚恳,可如今诚恳的孩子在外面可能会受欺负;过去,家长教育孩子要善良,可如今善良的孩子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于是,家长就反思,我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或者更凶悍一点呢?

现在,中国的教育也变得非常复杂,社会有社会的标准,家庭有家庭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很多是不正确的。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定的标准就是——考北大、考清华,如果能考上哈佛、耶鲁,那就更好了。

这些标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成了父母评价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孩子的成功可以有很多标准,比如,人品高洁可以是一个标准,个性健康可以是一个标准,做事有创造力、想象力可以是一个标准,摔倒在地爬起重来也可以是一个标准……但是现在很多家长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内——成绩好、考高分、上名校,而不是其他。成人世界的成功标准似乎只有一个:有钱、有地位、有财富,都跟物质有关。

记:那么,您认为自己是成功者吗?

俞:我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但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因为我有做人的基本准则。

首先,我很善良,心中始终没有邪恶。从小到大,我没做过伤害别人的事。有时不小心说了伤害别人的话,我会赶紧道歉。其次,我非常愿意帮助别人。我有钱时向甘肃的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我没钱时一样乐于助人。我14岁,是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我17岁,是县里优秀的拖拉机手。我上学时成绩不好不坏,老师根本不关心我。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到北大后依然如此,每天主动打扫宿舍卫生。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给同学们打水,有时我忘打了,就有同学说:“俞敏洪,你怎么还不去打水?”我没觉得打水有多吃亏,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我相信好处是有的,只是你做了一件善事,它的回报可能今年出现,也可能10年后出现。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同时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其实,你不求回报,回报也会来的。

1995年,新东方有了一定的规模,我希望找到好的合作者,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我的同学们。他们回来了,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的水。”他们还说:“我们了解你的人品,你有饭吃肯定不会只给我们粥喝。”这些人的加入使得新东方不断壮大,并在美国上市,有了今天的规模。

我想以我的经历告诉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到处惹是生非,你不要责骂孩子,追根溯源,他的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出在你身上。如果父母懂得教孩子人品和道德,就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以后即便没有大富大贵,一辈子也会过得比较顺利。父母们要记住,将来真正拉大孩子之间距离的是人品,而人品的树立多半来自榜样的力量。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则是复印机。

心情教育: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

记:您认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是让孩子拥有好人品,那么第二件大事是什么?

俞:第二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心情教育。

在一个班集体中,有的孩子永远考第一,他的智商就是高。其他孩子不管怎么努力,成绩不是在中间,就是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家长怎么办?还非要求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吗?当然不行。家长要承认孩子与孩子的差异,同时不要灰心,只要你的孩子智商正常,以后一样能够成才。

我是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协会里有1000多名企业家,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不到20个,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毕业,他们当中甚至还有农民、工人、中专生和大专生,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功。所以,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而不能决定全部。

家长必須练就这样一种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不伤害孩子自尊。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高兴,得倒数第一也高兴,让孩子感觉活在世上真美好,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这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面的男主角曾是穷光蛋,一天他在纽交所门前碰到一个笑容满面的股票经纪人,他看到股票经纪人很幸福,于是不断努力也当上了股票经纪人。他有个同行开始很看不起他,后来发现他玩魔方厉害,而此人也有此爱好,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而男主角因此获得机会,成为美国最有名的股票经纪人,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

这个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落下来,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有些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买下,于是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但是我不会。我在给孩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买,必须让他完成一项任务才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里同学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她也想买一台。虽说家里有台式电脑,但笔记本电脑携带更方便,给她买也应该。于是,我告诉她,如果你能背下30篇新东方的英语课文,就给你买。

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她就把这些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于是我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双方皆大欢喜。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付出才有回报,同时也把她喜欢的东西变成了她做事的动力。

鼓励教育:适当鼓励孩子,激发其潜能

记:您是个聪明的父亲。请问,您还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和家长们分享的?

俞:做父母的,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有相似之处,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上还不如动物园的驯兽员。

驯兽员驯动物有两种方式:一是鼓励,绝对的鼓励;二是限定,甚至是惩罚。

我曾问过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海豚能从水中跃起,从高高的圈子里钻过去?

他说,当然要训练,海豚是不会自发这样做的。为训练海豚,他先把圈放在水里,海豚钻过去一次就给它一条鱼吃,不钻就不给。海豚很快明白并形成了条件反射,我钻过这个圈就有鱼吃,不钻就挨饿。紧接着,驯兽员把圈提出水面,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为了吃鱼只能跳过去。于是,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也就完成了。看过海豚表演的人都知道,凡是从圈里跳过去的海豚一定会游到驯养员身边要吃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鼓励和限定在教育中十分重要。比如,孩子得了0分,你鼓励孩子下次考10分。孩子一想,还算容易,就答应了。你可以提一些附加条件,并许诺他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这样孩子的成绩就会一点一点升上来。

如果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你咋考的?人家都考90分的。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不过下回你能不能考70分呢?我希望你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而他每上去一点分数,你就鼓励他。如果孩子下次的考分更低,你要告诉他,这是偶然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鼓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定规矩。

我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总是吃很多,把牙都吃坏了。我看这样下去不行,就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且必须吃完晚饭半小时后才能吃。

我儿子那时4岁多,不知道半小时有多久。我告诉他,钟表的长针走到这个地方就是半个小时。于是我儿子一会儿看一下钟,一会儿看一下钟,半小时看了100多次。总算熬到时间,他迫不及待地就去吃。第二天他看了十几次钟,第三天他看了两三次钟,到了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时半会儿吃不上,就出去玩了。等他想起要吃冰激凌的时候,半小时已经过去了。所以,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要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同时给他立规矩,而且一旦立了规矩,就不要随意更改。

特别提醒:家庭教育要避免功利化

记:现在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对此您怎么看?

俞:这是家长容易犯的另一种毛病,叫才能综合征。父母想让孩子变成天才,其实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中国父母有个毛病:凡自己不会的东西让孩子学,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就,所以强迫孩子从小学这学那,没有大的意义。我认为,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成长。

我女儿喜欢弹钢琴,5岁开始学习。开头挺好的,但是弹着弹着就变了,不断考级,每周上课,练琴时一坐一个小时不能动。我女儿失去了兴趣,不想学了,可我老婆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如果不想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10岁就通过十级考试是不是没有道理?另外,你让孩子这么学,导致她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她现在根本就不爱弹钢琴了。

我对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不会演奏乐器,而演奏乐器可以排解人生的郁闷。本来,让你学琴也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幫你找到一个抒发心情的渠道。将来你长大后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时为他钢琴伴奏,那是多美好的事啊!但是如果你现在不学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水平?

我女儿其实是喜欢弹钢琴的,作业做累了,她就会弹半小时的琴,换换脑子。从这以后,她每星期跟老师学一次,学琴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记:综上所述,您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再次是鼓励教育,最后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的是,家庭教育不要太功利。

俞:最近发生了一些事,促使我们反思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的是,你渴望孩子成功、渴望孩子幸福没有错,但是不能只盯着成绩,而要注重对孩子的人品教育,把这当成重中之重,孩子才会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也成为有益于他自己的人。如此,他也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祝福天下的父母们!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俞敏洪人品新东方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新东方在线预计3月28日上市 每股作价9.30—11.10港元
新东方在线上市后隐忧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谨慎
俞敏洪的恋爱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