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挑战,新机遇

2018-03-26 07:34魏雄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课标学业

魏雄鹰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了,在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標准的变化属于比较大的,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版本。与2003版课标相比,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课程内容,都做了全新的设计,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必修模块不仅从1个模块变成2个模块,而且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

本次课标修订,在课程设计理念上,从以往较多关注知识技能的落实,到更多地关注人的培养,也就是课标中新提出的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在课程内容的把握上,围绕着四个学科大概念,精心安排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共12个模块。这些模块的设计,既考虑了学生将来的生涯规划,也兼顾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比原来的6个选修模块更加能体现学科特点,也更贴近生活应用。课程评价的建议,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每个模块的学业要求、整个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各个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指标形成了一个多维的、指导性很强的评价体系。学业要求是每个模块修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学业水平测试和升学考试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水平层级则是学生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后,所应该达到的各级能力水平。

新课程标准的各类变化,对全体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能及早准备,积极应对,就可以将挑战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教师首先可以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相关文本中,领会其中的新理念、新要求,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再积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各类机会、各种资源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课程标准围绕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四个大概念所设计的模块,既有算法、数据结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等经典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源硬件等新技术、新领域,而且这些内容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对教师的专业功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先行自学,也可以参加各级各类师训机构开设的相关面授培训班,同时,网上各类慕课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后,再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各种教学策略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就可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有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课标学业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