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幻作品的生存空间哲思

2018-03-26 07:34刘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存空间虚拟世界科幻

刘薇

主持人语:我们预期到猎鹰重型火箭将揭穿一个被常人以为的“谎言”,也预估到阅读这期的读者会依旧沉浸在由SpaceX、马斯克创造出来的一系列不可能事件冲击中,所以安排了这两篇看似不搭的文章,把不一样的教学双方拉近我们,以此类推出必须不一样的教育。

身处高科技时代,科学还仅仅是科学教师的事吗?技术只有等到专业学习时才有可能细分吗?我们的文理相通在实践操作层面又该如何改造和实施?对于这些问题,今天社会的人的主观意志更多地呈现为一种自觉,以及自觉表征下的逼迫。我们必须正视,当今天教师的学识遭遇学生的求知欲时,教师的强势已不再,优势渐弱,与学生的差距正日益缩短,因此,顺应时尚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趋势和必然。那是不是唯有缩减公共学科,增加专业课时这一条路呢?笔者不认可。事实上,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本身的潜力和视域都存在着巨大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之前,语文更多地被狭义定义为一种表达工具,而对其交流手段和传递媒介的属性挖掘甚少,笔者有意在此领域精耕细作,主要映照和反思如何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对接和投射,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地理解科技工具和科技项目的说明性文字,如何厘清穿越文学与科幻著作的高下本质,如何学会以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表达问题为要义的PBL式学习等四个方面,但这还不够。

作为哲学研究生,笔者受到了《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刊载的田保华和刘党生两位老师文章的启迪:如何使语文教育教学和哲学专业有机融合,抑或是如何将其与哲学、科技联系在一起?科技的发展也应是多向的、多维度的发展,应影响到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发展。鉴于此,笔者基于科幻作品作了如下生存空间哲思。

● 科幻作品下的哲思映射

在科幻作品大量涌现和辐射的今天,我们对很多原始问题都进行了再三思考。回看当下,科技作品呈现给我们的不再是简单的神秘和虚无,而应是作品背后映射的哲学思考。

前段时间,笔者重新看了由Ettore Biondo拍摄的延时摄影短片《一切可流》,该片第3分36秒的实拍镜头,从一滴从水龙头滴出的水,折射到城市、人等世间万象,而这一切最后又收入到一位观者的眼中,转化为一滴从水龙头滴出的水。

这个镜头时间并不长,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短的镜头和画面,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和追问。何为万物的本原?我们可依照镜头画面来看,由水映射到宇宙万事万物,从哲学角度来讲,那么自然是水生的万物。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简单逻辑,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科幻实验片。其实,我们也可以依照中国哲学来说明这一点,世界万物均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其顺序为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由此可见,水是为首的。至此,面对“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我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

如果要谈及宇宙及其开端问题,或许我们会想到上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从其得知,世界万物本是一片混沌,天和地本是连在一起的,经由盘古氏,才将那片混沌的世界打破,创生了新世界。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宇宙创生之前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來很形而上、很玄妙,但我们从物理学那里可以得知,宇宙的创生可能表现在先前的无形虚无之中,即从无到有,是从无创生的。既然这样,那随着事物的不断运动发展及其变化,宇宙有没有终点?我们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和生存空间有没有终点?按照我们的日常思维逻辑,有1就有2,有2就有3,有一维空间就有二维空间、三维空间……这样无限叠加,就会促发我们思考:最大的数是多少?宇宙空间究竟可以划分为多少个维度?从具体的1到2再到3,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再到三维空间等来看,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新事物总是代替旧事物的。

● 科学虚拟化的生存空间

在宇宙世界中,无论是以水为首还是其他,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依存。犹如我们所知道的一维空间,即一个点;二维空间是由一个点延伸到面的过程,即两点一线;到了三维空间,不仅有点面、长宽,还增加了高度,即长宽高三维度。如此,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变化衍生出了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当宇宙世界诞生和高维空间出现后,人类以自身主体性的地位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生存空间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人们会生存在几维的空间中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无论是三维,还是四维、五维,作为个体所生活的世界应该且必须是真实的。而我们在科幻作品中所看到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和生存的空间都是虚拟的,它脱离了现实的时空,可以让人们从现今穿越回过去,或是进入到未来的世界或时空中。例如,在诺兰执导的电影《星际穿越》中,为了拯救人类,物理学家漂流于宇宙中,进化到五维空间中。通过五维空间,库珀和女儿进行了联系,并将摩尔斯电码传送给女儿,帮助她破解出能拯救人类的引力方程。故事结尾,人们离开了地球,来到火星,建立了一个太空空间站来作为生活的空间。

此外,关于高维空间的科幻作品还有很多,而对于穿越时空拯救人类或去其他星球寻找新的居住地的问题,并不是在几维空间中可以完成的。

● 科学虚拟化使人类重塑自身生存空间和价值

如今,关于宇宙的科幻作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走向,从之前的外星人入侵地球抢夺自然资源而导致的战争纠纷,到今天的人们开始幻想地球面临崩塌,以及思考如何到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去建立新的生存空间。可见,科幻作品的背后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生活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每部作品依然表达着各自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众多的科幻作品中我们也发现,现在的科技作品创作者所关注的是如何快捷、便利等问题,而对人性伦理道德等有所忽视。环顾四周,你会看到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无法自拔。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在未来时代的人类有可能生活在更高级的虚拟世界中。当然,这种情况在科幻作品中早有体现。例如,在1999年的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就生活在一个由电脑系统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中。人的身体、工作、生活等都是虚拟的,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难以区分现实和虚拟。

科技所带来的虚拟化的背后依然是虚拟和假象,照此无限循环发展下去,我们永远无法得知谁才是最终的创造者。面对今天高新技术所创造出的虚拟世界、虚拟空间等,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和建构甚至重塑自身生存空间及自身存在价值。然而此时影射在我们头脑里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在不停地作响,我们人类要学会在不断反思中认知自身的生命和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回忆至今,笔者获益良多,也映照了初衷。基于科幻作品下的哲学思考和深度认知,让我们不再停留当下,而是看清未来。未来的教育之路,应是拓延和变革,虽基于原有,却不失创新的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生存空间虚拟世界科幻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学会止步,亦是一种智慧
“转换性使用”原则的分析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探索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我国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及发展中的问题
生存空间
雕塑创作与人类生存空间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