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育的思考

2018-03-26 07:17周宝卫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

周宝卫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学效果明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进生活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19-01

在学生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事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活动参与,踊跃发言、积极思考,更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进生活化教育的意义

(一)体现时代的要求

当下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效率越来越快,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将社会热点与生活实际有效的引进教学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课堂教学气氛比较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限制,这就导致教学質量不能有效提高。如果在教学中有机的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时事热点新颖、趣味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力不集中的状态。此外,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去收集有关的资料,学生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高,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让教学和生活有机的结合,改变以往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和生活脱节的现象。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社会,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教育理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既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实际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旨在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修养,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的理解个人与集体、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发展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的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并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周边生活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有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理论的融会贯通。

(二)讨论生活热点问题

讨论可以有效的活跃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对于挖掘学生潜力,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着重要等作用,并且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会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此外,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生活热点问题的收集,查找一些有关的事例和知识,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比如在进行《我与集体共成长》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就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比如班级中有的学生认为“个性特长是自己发展的事情。”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个性特长在集体中才能进行觉醒和完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解对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开展“‘我和集体那个更重要”的辩论比赛,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相互辩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辩论比赛的意义是让学生在资料收集,辩论思考中,深刻地体会到“我”和集体的辩证发展关系,真正地理解“我”和集体的意义。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进行有关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表演或是角色扮演的事物,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排练,让学生将身边的新鲜事物或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实际角色中,体会事物的所处环境,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带入感,激发学生的意志力。通过学生感兴趣事物的表演,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比如在进行《师生之间》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当下的热点“师生之间的手机‘缠斗”的表演,然后让学生在教学中进行表演,既活跃了教学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让学生在面对具体事物的时候,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以系统论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4).

[2]程兰英.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亚太教育.2016(3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构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