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8-03-26 07:17岳振兴岳富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

岳振兴 岳富平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最多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对作文缺乏兴趣。据此,本校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22-01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内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丰富表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性情陶冶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创设有效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兴趣,提供想象、联想和猜想的空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写作。

如我在执教《我的未来》这节习作课,一开始让学生“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环球日报发的百年前古人畅想的未来世界。”引导学生抓住这种瞬间的感受。创设这种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感知,指导学生观察,丰富表象,促进表达。

二、紧扣年段目标,凸显训练重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年段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我执教的五年级,正是这学段的开始,作文教学从目的、方法、内容、形式、速度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1.想象要大胆。2.想象合情合理。3.准确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彰显了学段目标。

三、对比学习范文,开拓学生思路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两种较明显的观点:一是不该使用范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由表达,使用范文会让的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二是认为应该使用范文,因为小学生还小,自己的积累较少,对事物的认识也少,太宽的范围反而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提供范文给学生未尝不可,因为我们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暂时的模仿是为了更切实的发展。再者,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同类的“范文”进行对比学习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既能防止思维受限的毛病,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比如,我结合范文展开教学活动,渗透写作的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在自己生活的真实体验中寻找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小学生相对而言处于一种探索知识的阶段,其对于周围的事物以及课堂知识都存在一种探索性,与此同时其自身喜玩的天性仍然存在,所以教师应该适当的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可以激发起其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一场春雨结束之后,天空放晴时,组织学生在校园中观察被雨水洗刷后的世界。但一定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加仔细的观察、思考。比如,老师可以问,“你们说这雨后的校园,美不美?”此时,每位同学就会对于校园里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同时,他们的活动已经不在仅仅局限于观察事物了,情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四、多元评价,增加评改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习作分享不仅扩大了学生作文的读者,让更多的人读到他们的作品,使之拥有广大的读者,这无疑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一)学生朗读,师生共评

学生写完作文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作文,查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实现自改、自查、自纠的阶段。然后,教师出示评价内容:①观题目、看开头;②用事例、说具体;③善用好词好句以及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④真情实感,结尾升华。结构包括:①文章切题、中心突出;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首尾呼应、结构明了。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教予修改方法。在这一过程,教师要将规范的修改符号演示给学生,并主要进行激励性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二)小组互改,推荐佳作

同桌或者四人小组根据修改方法,运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交叉修改作文,在文章后面写上评语。这种由传统的教师批改转变为同伴评议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的品格。最后小组内推荐优秀佳作,可以粘贴在教师公布栏,为学生创设了习作交流与体验成功的舞台。

五、从阅读到“悦读”,充实心灵体验

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体验的方式,其实是阅读。世事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都一一经历过,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平台,以读促写,做到读写结合。阅读的范围是宽泛的,可以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让学生读自己同学的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并有意识地对课文阅读进行了有选择的拓展与链接,并以交流、朗诵、评价等形使学生走进“悦读”。这样才更有利学生走進阅读,使阅读成为孩子自觉的行动,成为孩子快乐的选择。

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有效情境,才能唤醒学生写作冲动,丰富表象,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论文系2017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效能的实践及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7]GHB279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