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东北农业大学的个案分析

2018-03-27 08:39张永强李翠霞
北方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类分流专业

张永强,杨 辉,李翠霞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30)

一、大类招生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自2014年起东北农业大学开始实施大类招生计划。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例,主要分为经济学相关的金融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三个专业;以及管理学相关的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2017年刚并入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五个专业。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对学校管理者进行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了解大类招生人才培养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和选择意向。

(一)热门专业备受欢迎

问卷结果显示分流后,管理类的学生中有63%的学生都选择了会计系,经济类得学生中有71%的学生都选择了金融系,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不论是管理类还是经济类的学生,在分流时都选择了大类里最热门的专业。

(二)就业前景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表1中学生在选择经济类或管理类方向时,有67.5%的学生根据就业前景状况选择学习方向,50%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也有37.5%的学生是根据父母的建议来选择的,也只有20%的学生会选择追随大流,竞争氛围和成绩因素并不是左右学生选择方向的主要因素。

(三)学生对大类招生的认可度低

针对“就您个人而言,请问您认为大类招生是不是有必要”中,选择觉得“没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的比例是一致,都是27.5%,其中个人感知“一般”的学生占了42.5%,少数人觉得“无所谓”。因此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大类招生的关注度比较低,了解程度不是特别深。

表1 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类招生背景下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大类招生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在面对众多专业摆在眼前的情况下,学生会觉得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且在离大学还有一定距离,思想也并未完全成熟,对自己未来职业没有完全的规划且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大类招生更好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选择,可以边学习边发现自己在哪个领域可以有所作为。是一种更负责的行为,对学生的受益良多。

2.大类招生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过早地接触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及了解。而综合看来绝大部分高校的育人理念就是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社会需要能适应社会环境、并且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按大类招生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类招生并不能解决“冷门”专业的境遇

在大类招生的背影下并没有解决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针对热门专业进行选择,依然受之影响,出现了“热门专业人挤人,冷门专业凉板凳”的现象。

2.学生对大类招生的认可度低

在大类招生的大背景下,学生是主要受众群体,可是对学生普及知识的不完善,出现了认可度低的趋势,这是大类招生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

(一)重构“核心+方向”适应性模块化系列课程体系是关键

“核心”即大类招生人才的基本培养方案,“方向”即实现大类招生人才分流培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该模式,一要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课程体系必须与就业挂钩,满足市场需要,三是用模块分解化确定相应课程,四是根据社会需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同时该模式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层层递进,要协调好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且要保证必要的质量监督。

(二)依托“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建构新型培养人才模式

1.优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实训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可提升实操课的数量或定期召开企业培训会,不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社会需求,对未来实际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新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企业经营、决策人才。

2.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要体现多样化、系统化和完整性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教学、实地考察、模拟训练等新手段,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新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3.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力量作为学校实力的主要评判标准,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操业务经验。因此,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将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和技术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相结合,兼顾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和育人教育三项内容,让学生在校提前了解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具体业务,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4.针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解决学生管理方法变更

(1)采取分段管理手段,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经济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相当于采取“1+3”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介于重新分班的考虑,可以采用分段管理的手段,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第一年应淡化班级概念,加强年级间的交流,将活动的开展、档案资料、信息统计、评奖评优都按同一标准来进行,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专业选择的满意度,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地融入新的班集体,则第二阶段的培养方式恰好与第一阶段相反。

(2)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完善教学管理系统。随着大类招生学生数量的增多和学科的复杂性,将网络应用于学生管理中必将成为趋势,将学生档案在校需要的一系列信息填入数据库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正确性,另一方面便于整理专业分流前后的信息,适当的可以增加或减少信息,保证其完整性。

四、结论与讨论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相吻合,但由于学院实施起步较晚且涉及教学改革、学生管理、专业分流、毕业生就业、院系机构调整等一系列环节,因此在接下来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要不断调整,向“订单式、科学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从教师角度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对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持有积极的态度,倾向于因材施教,并且会根据所教授的专业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认为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政策的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专业选择的机会,减少了高考填报志愿盲目性的不良后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学生不论是管理类还是经济类的学生,在分流时都会参考就业情景和个人兴趣,大多选择最热门的专业。其次学生选择各专业的理由以及了解各专业的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类招生下的学生选择专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再次,对于学生分流意愿来说,学生对于大类招生的关注度比较高,大类招生下,其优点和缺点也是都存在的,不能盲目认为大类招生没有缺点,更不能盲目否定非大类招生的形式。

因此,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高校要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专业。如果院校不具备相对齐全的学科,没有高质量的课程设置,就无法搭建起大类招生模式的教育平台。第二,大类招生的培养人才不仅是在招生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变化。第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最后,要想搭建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最不能缺少高效的管理队伍。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积极从事教育行业的教育管理人员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以上条件对于发展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来说缺一不可。

[1]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3]颜兵兵,姜永成,殷宝麟.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方案设计与实例分析[J].高教论坛,2014(9).

[4]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J].南京师大学报,2004(2).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价值的叙事纬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6]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大类分流专业
冷流道分流梭功能分析
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运行机制对策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说泾渭
部分专业介绍
长江河口南北槽分流口工程及瑞丰沙地形变化对分流比的影响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