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阵痛

2018-03-27 09:55墨胡
女性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生观学业阶段

墨胡

一个人成长方向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青春期正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那个时候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常会有一些叛逆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而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疏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为重要。

青春叛逆期的表现

案例一

欣欣是个女孩,今年15岁。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缺乏感恩之心,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伤害身边的人,并出现早恋等现象。

案例二

明明是个男孩,18岁,正在上高三,却上网吸烟喝酒,染上一系列的不良习惯;平时也不懂节制,铺张浪费爱炫耀;学业上,表现出厌学,逃课等行为,成绩差,没有上进心,缺乏理想。

这两类案例是常见的青春叛逆期的表现。青春期是儿童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这期间会出现一段“叛逆期”,一些之前所没有的激烈的性格在这时候呈现。表现为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反抗父母的命令、刻意追求“独立个性”、情绪不定、做事不计后果、早恋等行为,因此让不少父母感到头疼。青春期主要集中在10—20岁,在14岁左右达到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相比来说女孩比男孩更早进入青春期。

导致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成人意识增强,渴望摆脱家长的控制。

2.家长要求严格,误认为家长对自己不是爱,太苛刻,接受不了。

3.读寄宿制学校的孩子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与父母的交流,感情基础不牢固。

4.受周围的影响,人云亦云,受周围不好的观念和行为影响,把学业看得不再重要。

正确看待青春叛逆期

儿童的认知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青春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应对周围世界,一旦家长们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或者过激的要求,就会出现反抗心理。

青春期的最大表现就是叛逆,叛逆几乎出现在每个孩子身上。确实也有一些从小到大都很听话的乖孩子,但研究表明,短暂的“叛逆”期对青少年的性格养成是很重要的。“叛逆”的孩子更能成长为自信、有主见、不怕挫折的性格。青春期的叛逆是由成长规律所决定,家长们必须正确认识它。

首先,青春期是生理发育成熟,思维与认知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认知的提升使孩子对周遭的看法与之前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因此很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其次,青春期是儿童认识自我的阶段,称为“建立自我同一性”阶段。孩子在这时候不再是完全听从家长的指令行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需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出自信。此外,叛逆是青少年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人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迷茫、敏感、自我怀疑、混乱的情绪以及探索世界遇到的矛盾在青春期一起相撞。通过叛逆可以发泄青少年的这些不良情绪,使心理保持健康发展。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青春期?

1.早恋—一个很难逃避而又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对于早恋的孩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去严加阻止。因为身处早恋中的孩子是羸弱和敏感的。他们需要聆听和调试。一段温暖理解的话语是打开心扉的第一步。要让他们觉得父母和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交流时他们才会把内心深处过于执拗的想法都说出来。我们要尊重孩子,为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告诉他们爱情是神圣的,要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多不容易的事。只有等他们各方面都成熟了,将爱情理解得全面和有担当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拥有这份感情。解决早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孩子和各方面共同努力。

2.我们应该和孩子培养一种类似友情的关系。

建立彼此信任、无话不说的亲子关系的效果,远大于单纯的说教。如果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觉得家长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任何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1)感恩是一种伟大的品格。通过一些教育影片和励志故事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不易,珍惜大家对他的爱。

2)用心陪孩子成长。怎样跟孩子培养关系,需要认真的换位思考。青少年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家长能投其所好,进入孩子的生活,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3)信任。青少年的心智和能力足以担当很多事,有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做成一件事,影响一定是积极的。反之,如果家表现出不信任,事事都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兴趣,丧失斗志。

4)冷静。假如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孩子闹脾气发飙,家长们千万要冷静。最好的办法是,先离开,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和他慢慢交流。如果一味地正面冲突,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轻则双方关系长时间难以恢复,重则孩子离家出走。作为家长,需要经常换位思考,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强烈,一味打压,后果不可预料。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责任,让他们承担一些可以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培养他们的担当心理,这样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懂得可为和不可为的道理,对孩子的叛逆心理也是有效的抑制。

5)倾听。碰上孩子带着哭腔,跟我们嘶吼他们的道理时,不管家长爱不爱听,一定要认真听他诉说。无论这时家长有多想讲出你的道理,多想阐述你的观点,都要忍住。家长静静听完孩子的诉说,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心情也会平稳很多。这个时候他自然也愿意听家长说道理,下面的交流,也会变成很平静的沟通,很信任的倾述。

3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他们树立目标和榜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自然就会自觉学习。怎样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呢?首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时下很多家长把高考的压力过早地放到还未成年的孩子们身上,这无疑是不提倡的。如果刻意把学习作为一种任务,使孩子压力太大,学习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负担,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厌学,逃避,甚至放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然后就是扩展孩子的視野和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多多接触各种事物,比如博物馆,科教馆,音乐会,丰富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

3.要教导孩子正确交友。

这也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生活圈是互相影响的。当下娱乐文化泛滥,青少年薄弱的内心很轻易就能影响,出入不良场所,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平常父母一定要虚心教导,多带孩子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家长们的苦心培养和循循善诱,一定能在孩子们心里留下正确的方向和未来的无限憧憬。

青少年的自我疏导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任重而道远。人生难免会遇到阴郁,彷徨,无助,迷茫的阶段。尤其是青春期,任性和叛逆心理时常出现。这时候更应该学会克制,控制自己的情绪。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爱,让理智和包容占上风,学业与情商为主。尝试沟通,切忌一味的反抗。冷静的区分,重视矫正不良的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自我观念,才能有最健康的身心,最好的状态,来面对学业,来面对未来,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猜你喜欢
人生观学业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人生观(一)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