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8-03-27 06:48向海琼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初中历史教学

向海琼

[摘 要]历史在初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除了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同样重要。因为现阶段社会需要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具备的人才,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研究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意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推进,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是国家强盛之本,民族兴盛之源,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以社会发展需求和课程改革要求为教育方向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国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存的人才。

一、借助信息技术

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历史课堂的“动静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口述为主的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需要为历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增添趣味性的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动态播放”静态的历史知识,以此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一些视频时应当谨慎,注意这些视频是否与历史事实相贴近,避免为学生播放不符史实的内容,以免学生混淆历史现象。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节选《汉武大帝》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片段供学生观看,这种方式能够发挥视频的形象性,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同时“看电视”这种形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的机会,还可以减轻教师的讲解难度。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体会张骞一路的艰辛和其为中国通往西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借助信息技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善于设置疑问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激励学生思考质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推理知识,整个过程注重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而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和讨论问题,甚至能创造性地寻找出解决问题方法。一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采用提问推动教学进度,但也不可否认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随意,多偏向于填空式提问。再加上选择教师回答对象也只集中于成绩优秀学生,忽略学困生,长期以往造成班级出现两极分化情况。对此要求历史教师提出的问题具备目的性,能促进学生发展,也能通过学生答案调整教学方案。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教学重点为洋务运动内容、目的、失败原因以及主导洋务运动的人。难点为洋务运动对中国企业、军事、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影响,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及李鸿章、曾国潘等洋务人物。教师在完成基础问题提问后就提出:“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现状,难道这项运动真的没有任何成绩吗?中国该寻求怎么样的出路?如果大家在当时的环境,会做些什么?又会思考什么呢?”历史教师围绕上述问题巧设提问,紧抓教学重点难点,更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三、开展课外实践 锻炼学生创新性能力

实践是激发创新意识的源泉,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充分激发创新意识。如果仅仅借助教材理论知识,并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反之学生会因为学习沉闷枯燥的理论知识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对此需要历史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项实践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兴趣爱好,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再加上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锻炼其与他人沟通交流、处理事情能力。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历史教师就在班级中举办了“听老红军讲抗日战争”活动,激励讨论“秦王扫六合”,通过辩论赛让学生关注国庆节、建军节等日子,再借助问卷调查和阅读形式了解节日来源背景、历史意义,之后教师再开展创意演讲大赛让学生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以达到深层次学习历史知识目的,由此一来学生就养成记录习惯,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此外还可让学生借助课外时间去看望老红军,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战争岁月,这种口传方式比课本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加强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为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发挥的空间,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活化历史,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在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正是丰富课堂,使历史教学缤彩纷呈的重要因素,同时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源泉。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划分。总的来说,分组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使小组学习满足学生的群体需要,照顧学生的个性需要。我们较为推崇的是小组成员“参差不齐”的方式,也就是保证每个小组的多元性,每一组都有成绩较高的学生发挥领头作用,同时有成绩不一、能力不同的学生,以此实现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团体共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小组合作不仅能够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还可以为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释放紧张情绪,让历史课堂焕发生机。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氛围中身心得到放松,思维才能活跃,新颖的想法才能源源不断。

五、结语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度、转变角色,从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良选.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8):109-110.

[2]何苗.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

[3]马晓牧.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4):68.

[4]陈志斌.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9):104.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