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3-28 05:12黄昊飞杨乃涛禚淑萍
山东化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分段课程体系院校

艾 兵,王 平,黄昊飞,杨乃涛,禚淑萍

(山东理工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在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之下,充分运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探索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衔接,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

传统精英化教育模式中,大学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人才[1]。我国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本科教育若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显然脱离了社会需要,浪费了教育资源,导致学生就不了业,企业招不到人。因此,普通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向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转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3+2”对口贯通培养作为一种有利的补充、有效的尝试势在必行。

自2013年,一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如江苏省2013年对接100余所院校启动4800名“3+2”招生计划[2],山东省也于当年首次选择了11所示范类、骨干类高职与省内知名高校对接,至2015年已实现招生7850人,进行高职-本科“3+2”贯通培养试点,即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正式录取,以专科生身份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第3年经考核测试,择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衔接本科高校学习2年。5年学习期间,由衔接本科高校和对口高职高专院校联合制定“3+2”分段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案、主干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

山东省自2013年起选择部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3年制高职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要求,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为省内首批“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积极探索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与衔接的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制订了分段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方案,构建了分段贯通的课程体系,制定了针对该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建立了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贯通培养德才兼备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力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推广积累了有益经验。

1 探索与研究了“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规律

贯通式的培养本身就存在着将高职和本科教育进行融合贯通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加和,单纯地采用之前的本科或高职的已有教育理论对这一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指导已经不合时宜。必须深入理解和探讨这一培养模式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实际需要、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现阶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临工程教育改革与认证的要求,更需要把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纳入到新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中去进行研究,从而能够真正为未来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应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充分融合企业、高校、学生对于分段贯通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现有的化学工程类“3+2”贯通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学习产出的OBE教育理念为支撑,结合现有的本科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在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革新、评价机制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实践基础上对分段贯通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通过新的教育和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指导分段贯通培养的课程一体化及管理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2 构建了“3+2”分段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

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明确的分层,实现梯度化衔接,既遵循学生的能力认知发展规律,又契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这种一体化设计是高职与本科有效衔接的重要起点[3]。课程体系是实现分段贯通培养要求的基础,而将高职与本科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贯通融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整合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把学生从一个专业领域的新手按能力发展阶段,培养成高职阶段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继续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成为应用工程师,并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建了课程体系结构。

对原有的高职和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改革,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束缚,使学生能够在两个学段培养的过程中顺利过渡,真正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又要能够满足分段培养的各项目标的达成。基于山东理工大学和淄博职业学院之间的地缘优势,能够方便的调动老师在两所学校之间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程的教学能够打破两个学段培养过程中学生所在不同学校的地域限制,发挥出两所高校的师资和硬件优势,更好地完善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及其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此外,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更加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活动等,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始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4]。

3 建立了“3+2”分段贯通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中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管理过程的脱节、人才培养形式的不同、生源质量的差异、教学水平的高低导致分段贯通培养的教学管理的衔接陷入较大的困难[5]。高职教学管理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宽松。与本科院校管理过程有本质区别,学生常常出现从高职院校毕业后难以适应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初步建立了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及教师在整个分段贯通教育阶段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通过分段贯通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课堂与实践课程教学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生跟踪评价机制、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制度的建立对五年的教学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使教师更加明确的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采用更加适宜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同时,该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可以根据分段培养的目标,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避免了出现由于教学管理的衔接不畅而导致本科阶段学习吃力等现象的产生。

这一管理模式的初步建立更好的向学生表明“3+2”的优势和意义所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用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不仅在教学上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而且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认知度和学习积极性。

4 “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反馈与改进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13年对接成为首批试点学校的试点专业,当年招生90人,2016年实现顺利转段,择优录取87人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总人数87人,3人未参加考核,实际考核人数84人,折合成百分制大于等于70分4人,大于等于60分小于70分51人,小于60分29人。

首批转段的学生在高职和本科阶段学习风气优良,尤其是在高职入校后即知要面临3年后的转段考核,学习压力比较大。对接的两所学校距离不远,在前3年的高职培养中本科院校已派出公共课及专业课教师前去高职院校授课,对于高职不具备开出条件的实验也由本科高校专门腾挪实验室为这批学生进行了实验教学,教学衔接做得比较到位。

截止到2018年6月,首批转段的87名学生,1人未报到,1人休学,1人挂科,其余84人已经顺利取得学士学位。其中11人考取研究生,被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1人出国留学,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继续深造;其余同学到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城科瑞化学有限公司等单位顺利就业。

通过毕业生问卷调查、毕业生座谈会等反馈机制,我们了解到,“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得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首批转段学生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3+2”分段贯通培养为其提供了能够接受本科阶段教育的宝贵机会,为个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强化、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3+2>5”的人才培养目标。

但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转段考核的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转段后如何更快地融入本科阶段的生活和学习,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层次化培养等,在以后的探索中还需要逐渐改进和完善。

基于以上,高职-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高校改革的艰巨任务,需要参与各方投入巨大精力,也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猜你喜欢
分段课程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分段计算时间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