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8-03-28 15:03刘珍杰王德良吕红军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刘珍杰,王德良,吕红军,粟 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九龙坡400053)

加强实践教学是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20年后,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进一步强调要“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着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实践教学在加强中改进的要求越来越具体,针对性也越来越强,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20年来,就如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多高校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了解相关情况,笔者通过问卷网平台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QQ群投放调查问卷。据问卷网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问卷共有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QQ群中的100位教师浏览,其中有70位教师接受了调查。笔者结合自己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实际和问卷调查情况,拟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一些探索。

一、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为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所重视,在参与调查的70位教师中,有55位教师表示所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实践教学,占78.57%,但只有29位教师表示实践教学有规范性教学文件指导,在70位教师中仅占41.43%。由此可以看出,相当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实践教学如何进行,并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规范性文件指导,行为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载体到教学评价,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从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到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都没有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没有规范性文件进行约束,其效果可想而知。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必须遵循规范性教学文件的要求。教师只有遵从规范性教学文件要求才能科学施教,学生只有依照规范性教学要求才能建构自己对真实的理解,才能创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知识和获得完整意义的知识[1]。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性比较薄弱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重在理解理论、验证理论”的为32人,占45.71%;应该是“和教材联系,但不一定是教材的内容”的为30人,占42.86%;只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就行了”的为8人,占11.43%。由此可以看出,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实施实践教学的根源和目的的认识,有很大部分教师的认识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从实践教学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方式上进行认识,没有把实践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应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的高度进行认识。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必须基于对实践教学的根源和目的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就是必须强调实践教学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性,必须强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性品质是其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选择应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解释相关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前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力不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70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67位认为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主要障碍是“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占95.71%;有61位认为主要问题是“学校的经费保障问题”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占87.14%;有48位认为主要问题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观念问题”,占68.57%。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就必然会涉及观念问题、经费问题、场地问题、安全问题等等,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讲,实践教学涉及的教学资源要求更广、教学环境要求更高、教学保障要求更多,必须利用和整合相关资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可靠保证。但也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应该结合。如何有机结合?还要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之间的关系,两支队伍之间如何整合,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如何协调配合,从而形成健全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解决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理为实据,以实为先

“理为实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依据的唯一来源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基本理论。实践中,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双轮,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不应该有主次之分。同时,实践教学内容应归属于现有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者的内容应该能够相辅相成,它们可以基于同一个内容,也可以是不同内容;对同一内容选择哪种方式教学,应该重点看哪种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从而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最终以达到教学目标。

“以实为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的确定首先要考虑的是可实践性。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重要区别,也是本质区别。实践教学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和指导,选择好相关内容,以社会调查、主题展示、主题辩论、主题参观、主题考察、主题观摩等实践性强的方式,设计具有较强探究性和研究性的教学项目,优化教学流程,在教学中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2]

(二)教为学伴,以学为要

“教为学伴”,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观察者,学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推动者。为了抓好抓实践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教学管理文件,在全面实行小班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5~8人分组组成学生学习团队,每个学生学习团队推举1名联络人(教学助理)负责与任课教师的日常联系。学生学习团队根据《教学项目选题指南》选定本团队的教学项目,填写《教学项目任务书》,完成研学团队的成员分工、计划制定、成果展示方案等,由教师审定后执行。学校期中教学检查期间,教师会让学生学习团队填写《教学项目任务中期汇报表》,对学生学习团队的任务进度进行督促,对学生学习团队出现的困难进行指导解决。学习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后填写《项目结题申请表》申请汇报结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主要是陪伴、观察、纠正、指导等作用,学习团队按照教学规范文件自主推动项目任务完成[3]。

“以学为要”,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获得感为首要目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项目,指导学生完成相关项目任务,陪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组成研学团队,分析研讨实践教学项目,划分相关任务,针对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团队分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问答、实地调研等方式积极参与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验证书本理论的真伪,真正获得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直观性感受,逐渐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理论的科学性,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评以严,学评以用

“教评以严”,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按照教学规范严格地执行。实践教学既然是教学活动,就应该按照教学程序与教学规律,严格按照教学文件规范进行。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教材等。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间的重要区别。

“学评以用”,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学习团队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是以学生通过项目实践而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运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为主要考核指标。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重点为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与运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掌握,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中,重中之重是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运用,运用理论指导自己构建起科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资源,拓展形式

“整合资源”,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结合需求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要求相对于理论教学来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仅仅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门及其专任教师,就想让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难度可想而知。校内必须在党委的坚强统一领导下,汇集学校主抓教学和主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的力量,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功效;校外必须加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共享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利用校内资源和学校利用校外资源为实践教学服务时一定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花大力气建好相关教学资源,不能只用不建,也不能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4]。

“拓展形式”,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选取,应该结合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为目标。笔者认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要根据内容来确定,如果能够在课堂内进行就在课堂内进行,能在校园内进行就在校园内进行,需要在校园外进行的就应该利用好相关资源在校外进行;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有些学习团队愿意用实践调查报告形式来完成,有些学习团队愿意用制作相关影视作品形式来完成,有些学习团队愿意用活动模拟形式来完成等等;再次要根据学校实际来确定,学校可以根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支持力度不同,采取典型重点形式和全覆盖形式来组织完成。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注重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

三、继续前进及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优化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保障在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教师相对理论教学教师来说,在理论上要求上可能不需要整个课程系统完整的理论,但要求对实践教学基地所有的教学资料、实物等充分的了解,并能运用它们来证明所要阐述的理论的正确性,让学习者直观地获得与理论学习不一样的体验。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熟练地掌握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料?如何让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这是进一步优化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也是真正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如何能真正建立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又熟悉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料的教师队伍,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的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和实践研修。理论素养、教学素养和实践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必备的基本素养[5]。

(二)建设高匹配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是校内校外如何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如何确定,必须要考虑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如何确定,也必须考虑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匹配性。要充分挖掘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切实发挥校内各种资源要素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的生活场所成为受教育的场所,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要把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切实发挥社会各种资源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即学校”。要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场地感受思想政治素质是工作职责要求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教学内容的高匹配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教学基地的高质量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实践教学项目和实践教学流程

实践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学生参与性强不强,获得感高不高,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是否适当,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是否贴近学生,教学过程教师的陪伴是否全程全方位。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适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实践教学项目从哪里来?怎么来?笔者认为,实践教学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相关理论的可实践性,就是应该强调在现有条件下,能否做到有效的实践检验;其次要考虑的是实践内容和实践基地的高匹配性,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教学能否解释或验证相关理论;最后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能力是最大的实际,也就是在实践任务的设定上一定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6]。实践教学由于其教学的特殊性,在时间安排上可能不能统一,那么在规范教学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增强信息共享,增进教与学的互动,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运行监控,抓好教学质量分析和问题反馈,优化实践教学流程。

(四)进一步加强条件和政策保障

实践教学涉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投入更大,需要学校统一协调和指导。学校应该成立党委领导下的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机构,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等相关责任部门工作。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长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过程中学校不同工作部门的分工协作和同向同行。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创新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应该考虑思想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元素,让校园环境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7]。学校还应该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建设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实践教学专项资金,以便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如何构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协同保障体系,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努力方向。

四、结语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是努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是切实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参与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渠道,是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