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018-03-28 02:41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工作者受众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广播电视台,甘肃 天水 741500)

一、引言

全媒体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概念,现阶段的全媒体主要源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因此,全媒体可以概括为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包括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网络等。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的渠道、内容、功能得以融合和延伸,产生新的传播特点。首先,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全媒体将各种媒体加以整合,用于信息的传播。其次,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且有着很好的互动性。全媒体时代下,受众同媒介的互动方式,从传统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互动。受众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注重寻找信息,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最后,受众市场更加细化。全媒体时代下,受众市场进一步被细化,细化到每个个体,也是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全媒体时代下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良好的政治素养

良好的政治素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介有着明显的政治属性,新闻工作者在其中承担着发言人的作用,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既要将政策传递给公众,又要将公众的需求进行表达。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护党的领导,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备良好的政治敏锐性,为社会公众树立正面的媒体形象,引领社会舆论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二)良好的业务素养

业务素养主要是指新闻工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素质要求,也就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认知以及新闻传播的相关技能等。新闻媒体从单一媒体朝着全媒体发展,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工作者开始从理论型朝着技术型发展。全媒体时代下,多平台、多形态的媒体传播形式,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加强对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1.事件还原的能力以及辨别事件真假的能力

新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的特征。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需要第一时间收集新闻相关信息,将新闻事件真实、完整地呈现给受众。新闻必须具备真实性,如果为了吸引眼球,将虚假的新闻报告给受众,不仅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将失去新闻报道的意义。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媒体有着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人们对于其发布的信息比较信任。如果新闻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新闻事件的甄别,容易导致虚假的信息被传播开来,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还会降低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度。现阶段,新闻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广泛,尤其是网络和自媒体的出现,信息量可谓是爆炸,在众多的信息中,进行信息的筛选,甄别信息的真伪,选择具有报道价值的社会事件,将其完整地展现给受众,这是全媒体时代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带来的最大的挑战。

2.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以及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着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可以及时地发现某一事件的新闻价值。新闻洞察力以及解读能力要求新闻工作者有着发现新闻事件的能力,知道时下受众的关注热点,知道哪些事件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挖掘事件背后隐藏的新闻价值等。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那么就很难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应付心理。然而,优秀的新闻工作人员,可以更敏锐地发现新闻事件,构建新闻热点,更好地完成新闻传递的任务。新闻的解读既包括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件的解读,也包括对身边小事件的解读。笔者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得出,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将重点内容放到身边的小事件上,搜索周围的人或者事,立足新的价值点,进行深度的解读,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吸引当地的受众群体,拉近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从而提高收视率。

3.掌握新的媒体技术

全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传统新闻传播,包括新闻采集、编辑、播出呈现给受众,全媒体时代下,利用新的技术,可以实现“采集、编辑、存储和发布”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效率。全媒体时代,建立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平台,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新媒体应用能力以及新闻传播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和熟练应用各种技术,包括新闻采集技术、制作技术,例如,掌握文字记者的新闻采编和评论的技术;掌握摄影记者现场拍摄技术;掌握编辑人员剪辑技术等,才能适用不同的岗位需求。特别是网络时代下,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掌握新闻网站的制作和管理,同时应用网络寻找新闻热点,加强受众互动等等。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新闻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4.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新闻报道

全媒体时代下,对于受众市场的划分越来越明确,受众市场划分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开展新闻媒体的定位。新闻媒体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特殊的栏目和版块,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准确、清晰地进行受众定位,是媒体发展的基础。新闻工作者在经过工作的筹划和设计之后,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媒体的受众群体。只有定位到核心的受众群体,掌握受众的心理,从核心受众不断拓展到边缘受众,进行差异化的宣传报道,才能拓宽新闻报道的宽度和广度,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递的内容和渠道变得多样化,以分栏、版块或者标签的方式,将新闻内容重新划分,有助于受众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围绕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相关的新闻事件报道。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的市场性越来越明显,在促进媒体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市场经济下,新闻工作人员面临更多的外部诱惑,随时可能触及到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底线。例如,为了自身业绩、点击率、发行量等,开始进行恶意的新闻炒作;新闻报道开始不注重个人隐私;有偿新闻或者假新闻的出现等。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职业道德的存在是使新闻工作有意义的根本。新闻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要有职业责任感,有良好的新闻意识,自觉地遵守职业纪律,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杜绝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媒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媒体之间开始互相共享资源,进行媒体融合,全媒体时代由此到来。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的渠道、内容、功能得以融合和延伸,产生新的传播特点。例如,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受众市场更加细化。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全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政治素养,做好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其次要加强业务素养,包括强化新闻真假的辨别能力、新闻解读能力、新闻洞察力、掌握新媒体技术、细分受众群体以及做好媒体定位等。最后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地去学习、实践、完善和提升综合素质,在主动适应中寻求创新和发展,做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做海量信息的过滤者,做与时俱进的复合型新闻工作者。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工作者受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